經營道德的體現和種類

  經營道德的實質,是解決企業利益同消費者等公眾利益及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問題。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探討。

  經營道德的體現

  現代經濟社會中,企業與消費者等公眾以及社會整體之間,有利益相互一致的一面。但在某些情況下,各種利益之間呈矛盾甚至背離趨向,特別是企業利益與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與競爭對手利益、企業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之間,其矛盾和背離在某種程度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普遍。而企業在經營活動中遵守良好的道德規範,就不應以單純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或滿足消費者等公眾的直接需求為目標,還要切實關心與維護所有消費者、相關公眾及全社會的長遠利益。現代企業的經營道德應當以求得各方面利益的協調統一和共同實現為最高標準。具體體現為:

  首先,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合理取得利潤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堅決杜絕任何為追求自身利益,採取欺騙、強迫、不公平手段侵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其次,經營活動應不僅僅以滿足消費者的直接需求和保證其既得利益為目標,同時還要考慮消費者需求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於其長遠利益,對其他消費者及相關公眾的利益有無損害。

  再次,企業作為社會成員之一,應當自覺承擔起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責任。企業的經營活動應有助於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生活品質,推動社會風氣的淨化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促進自然環境的保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進而實現人與企業、企業與自然及社會環境的和諧統一,共同發展。

  這些方面體現了現代企業經營道德的最高境界。為實現這一境界,企業需要建立和完善現代經營道德體系,並自覺加以遵從,以此規範和約束自己的經營行為。

  需要指出的是,在現代法制社會中,法律規範作為國家制定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帶有規定性、反覆適用性和典型意義的行為規則,在調整人們行為過程中形成的權利和義務關係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是規範所有社會成員及社會組織行為的基本約束力量,因而也是企業調整與社會相關公眾之間利益關係時所必須遵從的基本準則。但是,法律規範只是指明允許怎樣做,應當或禁止怎樣做,同時昭示違反規範的法律後果。因而與道德規範相比,法律規範只是規定了前者的最低標準或下限。換言之,合法的社會行為不一定都是完全合乎道德標準的。因此,就企業行為而言,法律不能全面約束企業的不道德經營行為,更不能強制要求企業不斷追求經營道德水平的提高與完善。

  此外,法律規範的作用具有明顯的外部性,它藉助於法律事實而進入實施過程,通過懲處、制裁等法律實施手段來調整權利主體和權利客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係,並使之得到實現。而道德規範強調將其內化於企業的經營思想和員工意識之中,成為企業全體成員自覺約束自身行為、努力追求最高道德境界的主動力量。顯然,在規範企業經營行為方面,道德規範具有法律規範無法企及並難以替代的特殊作用。

  經營道德的種類

  經營道德主要包括質量道德、競爭道德與經營管理道德等方面。

  質量道德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概括地說,質量道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部門、服務部門在具體經濟行為或行政行為過程中,所實際形成的與產品質址、服務質址和工作質量等相關的道德要求.

  競爭道德又稱公平競爭道德,是指競爭關係的參與人在市場活動中所應遵循的基本準則。競爭道德是隨競爭關係的出現而出現的道德觀念,是規範人們的競爭行為,調整競爭社會關係的行為規則的總和。

  經營管理道德是指經營主體在經營活動中應該履行的道德原則和規範。它包括經營管理、經營決策、商業營銷、商品宣傳、廣告、商品貯存等領域的道德問題,也包括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其他專業經營人員的職業道德規範問題。

  經營道德基本原則

  由經營道德與社會文化、特別是傳統文化及倫理道德的上述內在聯絡決定,在倡導和構建現代企業經營道德體系時,應當注重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一是經營道德的基本導向與企業所處的特定社會文化環境相一致;

  二是經營道德的層次水平與社會文化的總體發展層次和水平相適應;

  三是現代經營道德的創新與發展應建立在對傳統文化與倫理道德的繼承和發揚基礎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