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圖書館建設過程中的城鄉圖書館資訊資源共享服務初探

    [摘 要]文章指出了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通過分析目前農村圖書館事業發展狀況,對城鄉圖書館如何實 現資訊資源共享以更好地促進農村圖書館建設作了重點論述.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 城鄉圖書館 資訊資源共享
[Abstract] The author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libraries for the building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aly- ses the status quo of rural library cause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how to carry out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be- tween urban libraries and rural libraries to better promote the rural library cause.
[Key words]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Urban and rural libraries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1 新農村建設中圖書館的重要作用 
1. 1 圖書館是農村資訊資源中心 圖書館收藏的文獻資料是資訊的主要載體,是 農村發展各項事業所需資訊的重要來源。它不僅必 須滿足有著不同愛好、不同文化程度的廣大農民群 眾的資訊需求,對農民群眾進行繼續教育,還須為農 村經濟建設提供各類資訊服務,為普及科學文化知 識提供資源支援。只有具備充分的館藏資源,並且 在發展中不斷積累,才能保證圖書館在新農村建設 中全面發揮作用.
    1. 2 圖書館的發展有利於城鄉文化的融合 目前中國的城鄉貧富差距仍然是一大社會問 題。貧富差距似乎是一個經濟問題,但事實上,經濟 建設和文化建設從來都是互相促進、並行不悖的,任 何一方的缺席都會導致社會發展的失衡。城鄉居民 之間由於生活環境的不同和文化素質的差異,在文 化和價值觀念方面存在差別。隨著大量農民工湧入 城市,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轉為城市居民,如果城鄉 文化得不到很好的融合,將會引發尖銳的文化問題 和社會問題。圖書館作為農村地區的文化陣地,在 城鄉文化的融合問題上義不容辭.
    1. 3 圖書館是農村經濟建設的重要工具 十六屆五中全會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 村是我國現代化程序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統籌城 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 改革,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 入。調整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帶領廣大農 民致富奔小康則是當前農村工作的首要任務。圖書 館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發揮知識收藏與大眾傳播的 職能優勢,對文獻資訊進行儲存、積累和利用,為農 村經濟的繁榮發展提供必要的知識儲備.
    1. 4 圖書館是農村教育事業的中心 圖書館扮演的各種角色中,主要社會職能是教 育職能[1]。它作為文化教育職能機構,作為最廣泛 的人民群眾接受終身教育的最理想場所,在建設社 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成為農民群眾最好的第二 學校和培訓基地。首先,圖書館作為農村教育事業 的中心,是提高農民素質的重要途徑。它可以幫助 農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文化知識水平,提高生 產技術水平,瞭解黨的政策資訊和有關法律法規,提 高農民的法律意識,以適應新農村建設發展的需要.
    要培養具有建設新農村意識,“有文化、懂技術、會經 營”新型農民,農村圖書館任重而道遠。其次,圖書 館有助於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它不僅向農民提 供文學、美術、音樂、體育、棋類等文娛書刊,供他們 學習閱讀,並且可以定期組織各種讀書活動和文娛 體育活動,是農民勞動之餘的好去處。這些文體活 動給農民營造了一個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豐 富了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進了農村精神文 明建設.
    2 農村圖書館事業的整體發展狀況分析 20世紀80年代,我國鄉鎮圖書館曾有過較大 的發展,但後來由於各方面的原因,鄉鎮圖書館的發 展變得參差不齊。據有關資料估計,我國目前有鄉 鎮圖書館近7000個,村級圖書室120, 000餘個。這 些鄉鎮圖書館***室***的情況,可粗略概括為:數量少, 資金缺,人才乏,水平低,條件差,雖是星星之火,未 成燎原之勢[2]。經濟基礎決定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水 平。我國幅員遼闊,經濟發展不平衡,西部、中部地 區的廣大農村長期處於閉塞、貧困的狀態。因而農 村圖書館事業也存在著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象。相 比較而言,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村圖書館辦的有聲有 色,像江蘇省1987個鄉鎮至1998年底已建館654 個,建館率高達33%。廣東、上海、山東等省的一些 發達鄉鎮,還建成了萬冊圖書館,海南的一些鄉鎮圖 書館實現了計算機管理。中西部及邊遠經濟欠發達 地區,真正能夠按照公益圖書館模式運轉的農村圖 書館鳳毛麟角。由於資金投入不足,管理不當,政府 重視不夠等諸多原因,導致圖書館空殼現象嚴重.
    縣級公共圖書館由於沒有持續穩定的文獻資源補充 機制,在中西部地區,幾年甚至十幾年沒有買書或很 少買書的絕非少數,“空殼化”現象是縣級公共圖書 館經費短缺,特別是資源購置費沒有最低限度的基 本保障的必然結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