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與輔導員工作論文

  大學生心理問題呈逐年上升趨勢,高校輔導員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做好學生的心理指導和調節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析輔導員工作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作為學生工作的一線工作者,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輔導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機干預的方法與途徑。

  關鍵詞:輔導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4***15-0213-02

  一、引言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基礎,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尤為重要。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具有長期性、艱鉅性和複雜性。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大學生心理問題呈逐年上升趨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面臨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高校輔導員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要不斷探索適合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斷提升自我素質,做好學生的心理指導和調節工作,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社會適應問題

  當代大學生基本都是9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自小在備受寵愛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父母與學校受到高考指揮棒的指引,往往要求學生專注於學習,其他生活與社會方面的問題一概不管不問。而進入大學,學生面對全新的環境,需要獨立生活、學習與社交,同時大學以綜合標準評價學生,對學生提出了跨越式的綜合要求。

  ***二***人際交往問題

  人際交往在大學生活中佔據非常重要的地位。進入大學後,面對新的環境,同學關係和師生關係等都與以前有顯著不同。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在語言、風俗、飲食、習慣及性格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學生有及時建構和擴大人際交往範圍的溝通需求,也有提升社會化能力的需求,在差異矛盾與交往訴求的多重作用下,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常常困擾著許多大學生。

  ***三***情緒問題

  學生在面臨不良的社會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緊張的學習壓力等情況時,如果處理不當,會引起緊張、煩躁、壓抑、恐懼等消極情緒,若不能及時調整和排解,會引起心理問題。

  ***四***情感和性的問題

  隨著大學生的性生理髮育成熟,性心理和性行為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在戀愛問題上,由於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最終往往會給雙方造成傷害。還有一部分學生由於自卑心理,陷入單相思的情感中,內心焦灼不安,不但影響身心健康,也會進一步影響學習和生活。而性教育的缺失使許多大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性反應,產生性罪惡感。

  ***五***自我意識問題

  大學生往往有較高的自我期許和定位,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許多大學生在入學初就設定了許多高遠的目標,但由於個人能力和精力的侷限,理想與現實常有不小差距。過高的自我意識使大學生不能正確的認識和評價自己,難以平和的面對,抗挫抗壓能力低也影響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三、輔導員多方面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當前高校大多為學生開設了專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但作為大學生心理與思想教育工作的執行者,高校輔導員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有著直接的關係。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不僅要明確問題,更要能找出合適的方法來處理解決。

  ***一***提高認識,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輔導員應充分認識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到學生心理健康素質是衡量大學生成長成才的重要指標,是衡量大學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輔導員引導幫助大學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質,是大學生能夠健康成長、全面成才的重要前提與基礎保障。通過學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學院所開展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斷增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促進持續高度重視與推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加強學習,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目前我國高校已基本建立了大學生心理諮詢中心***室***,但心理諮詢的隊伍規模與治療水平參差不齊,而且作為一線學生工作者,輔導員極有必要參與到心理健康工作相關的培訓。學校與輔導員個人都應當積極創造條件,使輔導員接受專業的心理學知識的培訓,提高專業技能,提高輔導員在心理輔導方面的工作能力和信心,也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關於學生心理問題的研究能力,為進一步抓好學生心理評估、預防、心理危機干預及管理網路體系的建立提供知識儲備。

  ***三***搭建平臺,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與危機干預的工作體系

  ***1***建立並培訓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督導隊,輔助及早排查幫扶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2***以形教課、年級大會為載體,將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全面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3***以走訪寢室、參與學生活動為抓手,深入瞭解與掌握學生動態,及時發現潛在問題。

  ***4***引導學生廣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配合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教學,有助於學生調整自我,找準位置,提升抗壓與抗挫能力,培養健康的自我意識。

  ***5***廣泛開展適合大學生特點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文娛體育、專業興趣等多方面內容,引導大學生參與其中,當學生身心投入時,能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適應環境從而提升社會適應能力。同時,豐富的活動尤其是體育活動,能夠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與幫助,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體育運動也是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有效緩解情緒障礙和心理疾病,減輕抑鬱程度,維持心理平衡,從而達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

  ***6***鼓勵學生選修大學生婚戀觀方面的課程,對大學生戀愛問題不迴避、不打擊,以學生朋友的身份與之溝通,引導學生理性面對感情問題。對性心理等性教育內容以科學的、包容的態度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宣講和探討,引導學生正確面對性問題。

  ***7***一對一輔導存在問題的學生,根據學生情況實施三級預案。一級:有潛在問題,尚未影響學生及他人安全、學習、生活者,由督導隊成員與輔導員共同擔任聯絡人,每月報情況材料彙總;二級:問題呈現,影響到學生及他人者,做通學生思想工作並指導學生到學校心理健康中心諮詢;三級:問題嚴重,學校心理諮詢中心老師判斷需送醫院診斷治療者,迅速送心理健康衛生醫院就診。

  ***8***建立學生心理檔案並及時報送資訊至家長等相關處,做好跟蹤瞭解及資訊報送工作。對存在問題的學生,在學生督導隊的協助下,完成學生心理健康情況檔案,及時更新與彙總,將態勢變化情況及時做好記錄並報學校相關部門與學生家長。

  ***四***務求實效,將解決心理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部分與其學習、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存在困難有關,而心理問題一旦產生,也勢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情況。在這樣情況下,單一從解決心理問題角度出發,不僅不能夠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髮展,甚至連幫助學生脫離心理問題的困擾也是難以實現的。通過團隊輔導、適當體育運動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使課堂教育與課外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學習、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心理素質,充分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其健康發展。同時,為了務求實效,也為了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度過心理不適期,輔導員在與學生溝通中,應注重從學生個人情況出發,梳理困難點,例如學習成績落後而心理落差太大導致自我否定、懷疑與放棄,例如性格過度自我造成的人際交往困難等,在指導學生心理與思想工作的同時,將實際問題的解決作為突破口與試金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進一步落實。

  參考文獻:

  [1]魏元棟.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3.05:41-42.

  [2]劉國軍.課外體育鍛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干預研究[J].改革與開放.2009.07:191-192.

  [3]宋智靈.略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個問題[J].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006.04:92-93.

  [4]闞曉華.大學生心理健康探析[J].才智.2008.03:176-177.

  [5]魏莉莉.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對策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06.10:79-8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