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心理諮詢論文

  人際交往關係問題是大學生面臨的一個具體生活問題,人際交往關係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大學生人際關係心理諮詢案例分析》

  【摘要】本案例以大學生人際關係而引發的情緒起伏為切入點,通過傾聽、共情技術,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和角色扮演法對來訪者進行諮詢後,緩解了來訪者的情緒困擾,達到了預期諮詢效果。

  【關鍵詞】大學生 心理案例 人際關係

  1、一般資料

  來訪者,女,20 歲,大學二年級。穿著整潔,體態偏瘦。情緒焦急,主動求治願望強烈,未見明顯的精神病性症狀。主訴;睡眠質量差;人際關係緊張、情緒波動較大,經常一個人偷偷哭泣;與男友經常吵架;學習效率低,自我控制能力差。

  2、個人自述及他人反映

  2.1 個人自述

  我是外地人,獨自來求學,家人朋友都不在身邊,自己認為獨立又害怕孤單。從入學一直到現在,宿舍一般在凌晨兩點左右睡覺,某位舍友經常磨蹭到很晚,總在自己快入睡時去洗漱,洗漱聲音很大嚴重影響到自己,其他舍友也因此鬧矛盾,自己認為不想舍友關係鬧僵,但自己變的比較敏感,入睡時特別關注舍友洗漱聲音,只有等舍友躺下後才可以慢慢入睡,嚴重影響到自己的休息質量,上課時候注意力集中不起來,學習效率低,對此比較苦惱。與朋友相處中發現朋友比較自我,不太關注周圍人的感受。因自己戀愛,與朋友呆在一起的時間變少,發現自己慢慢被疏遠。感覺與朋友之間只是形式上的朋友不是心靈精神上的朋友,對這些比較在意,困惑自己的朋友質量。由於自己的朋友都是學霸,自己也想努力表現得比較好,但是學習效率比較低,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學習方面也比較擔心。與男友之間的感情沒有問題,總是因為一些小事天天吵架,例如自己約會總是遲到,男友就會比較生氣,知道也自己有拖延的老毛病,但看到男友生氣的表情就懶得解釋,迷惑戀愛中這種情況。這些都是一些小的事情,但很多事情堆積起來有時候自己心情會比較低落,焦慮,內心變的黑暗。又不知道怎麼和朋友講,所以經常自己一個人偷偷哭,哭完感覺會好點,可是一旦遇到事情又回到原來的樣子,反反覆覆,前來諮詢的目的就是想要徹底解決自己的問題。

  2.2 諮詢師的觀察和他人反映:

  諮詢師的觀察:來訪者表情焦慮迷茫困惑,表現自然,邏輯思維正常,穿著整潔,有禮貌。

  3、評估與診斷

  3.1 心理評估:

  青春期的女生;性格外向但較敏感、不自信。由於對自我認識不足,人際關係溝通不暢導致產生了煩躁、焦慮、情緒起伏不定等情緒困擾。其他舍友因洗漱問題進行爭吵,影響了舍友之間的關係。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再次發生,即使被舍友影響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不滿。

  3.2 診斷

  來訪案例本來訪者主訴:睡眠差、焦慮不安、情緒起伏不定等軀體症狀。心理諮詢中觀察舉止得體,思維清楚,表達有邏輯;情感較豐富又敏感,當說到自己渴望友情又被朋友疏遠時,表現出的情緒起伏合乎情境,並未泛化且在可控範圍內;來訪者遠離家鄉,獨自在外對自身與人際關係溝通的存在不良認知,但較切合實際的。來訪者睡眠質量差、學習效率低,情緒偶爾起伏,存在人際緊張的焦慮狀態,是可控的,通過上觀察述評估,初步診斷為一般心理問題[1]。

  4、諮詢過程

  本案例運用合理情緒療法[2]以及角色扮演方法[3],諮詢時間安排是每週1 次,每次50分鐘,可視具體情況進行調整。諮詢目標是緩解來訪者的情緒困擾、學習和掌握有效的人際交往技巧、認識並改善自身不良的性格特徵、完善自身。

  首先通過攝入性談話,運用談話法、共情、傾聽等技術,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採集來訪者的基本情況,成長經歷,特別是重大生活事件等個人資訊;通過談話內容與心理測試,對來訪者進行評估和診斷,共同並協商諮詢目標。本案例中來訪者主要是自我認識不足、對人際衝突存在不良認知、缺乏人際溝通技巧。根據來訪者問題,佈置作業“寫下20個我是誰的句子”以及思考自己的優缺點,讓來訪者更深入認識自身性格特徵。針對來訪者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感受交流,讓來者認識到自身認識不足,情緒不穩定,過於敏感。 因為遠離家鄉,所以來到學校後非常渴望人際間的溫暖,卻存在認為人際關係中應該儘量避免衝突發生,人際溝通間的默契是不用表達出來等不合理認知。通過合理情緒療法讓來訪者正確認識自身存在的不合理信念,認識到人際間產生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在於你怎樣看待出現的矛盾,情緒是受對事情看法影響的,解決問題矛盾的點不在於客觀對事,不針對人本身。

  再次來訪者與諮詢師在設定情景中角色扮演,讓來訪者站在對方的立場來感受自己的人際溝通方式,從而認識自己在人際溝通方面的問題,心理諮詢師教受人際溝通技巧,通過角色互換來體會和運用正確的人際溝通方式和技巧。最後引導來訪者表達諮詢過程的體會與成長,清楚認識自己問題根源更深層次認識自己,靈活將諮詢中學到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技巧運用到今後的生活中。

  5.諮詢效果評估

  一個月後,諮詢師通過回訪與跟蹤發現來訪者睡眠質量有所提高、能清楚合理認識自身、情緒較穩定,朋友間關係有所緩和,心理諮詢達到了預期效果。

  【參考文獻】

  [1]郭念鋒.心理諮詢師***三級***[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2] CormierS,Cormier B. 心理諮詢師的問診策略[M].張建新,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0;47

  [3]科瑞.心理諮詢與治療經典案例[M].6 版. 石林,譯. 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4:117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