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校園美術教育學術論文範文

  學習美術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訓練,而是一種文化的學習,只有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來學習美術,感悟美術、理解美術,才能真正體驗美術的精髓。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

  摘要:美術教育應該對學生當前及未來的生活有所幫助,有利於他們身心發展,從而提升審美能力,美術教師不僅要營造一種課堂的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有意識營造相應的校園美術文化,這既有利於學生成長,也有利於校園文化建設。美術教育要更好地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形象,就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造美術資源。美術教育影響著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也促進美術教育發展。

  關鍵詞:美術教育;主體;美術資源;主導因素

  21世紀是科技高速發展的世紀,社會的快速發展要求培養出全面發展的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質人才。因此,培養創造型的新一代成為重中之重。學校作為這樣一個主要場所,藝術教育對提高學生的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其中的一名美術教育者,就更應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讓美術教育更好地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也使美術教育能夠服務於校園文化建設。校園作為學生生活學習的主要環境,內在的文化和外在視覺上的文化建設是學校是否具有特定的精神環境和文化氛圍的關鍵,所以建設校園文化,應該作為學校一項重要的常規工作存在,作為一名藝術學科教師,應該主動承擔一份責任,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揮好校園美術文化的教育作用,致力於校園文化建設的發展。

  一、校園文化應融入美術教育之中

  前幾年的美術教材中,仍然以美術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為主,這可能讓許多學生失去學習美術的興趣。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小學美術教育是一種國民素質教育,絕大多數人將來不會以美術專業作為自己的終身職業,這不禁讓我們認識到我們對學生實施的不應只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更多的應是文化生活美術的素質教育。我們的美術教學應該對學生當前及未來的生活有所幫助,有利於他們身心發展,所以美術教師不僅要營造一種課堂的美術文化,同時也要涉及相應的校園美術文化,這既有利於學生成長,也有利於校園文化建設。

  課堂美術教學是整體培養校園文化生活的欣賞評述者和積極參與者,因為美術教育在促進校園文化生活的過程中須在一種互動和交流的情境裡進行。如學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校園,既創造很好的藝術氛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提升了校園視覺形象。這不僅讓學生有種成就感,更讓他們在互相欣賞的過程中心情愉悅,在互動和交流的過程中受到校園文化的洗禮和薰陶。事實證明,好的校園文化生活對促進美術教育特別是課堂教學的進步,有巨大的作用力,最終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美術教育影響著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建設也促進美術教育發展。

  二、課堂美術教學是學校美術教育的主體

  1.“寓教於樂”對美術顯得尤其重要,美術學科沒有考試的強制壓力,老師講得不“提神”,內容太單一,學生絕不愛聽。

  2.“重美感,輕技法”。對基礎不均的中學學生來說,“技法”在美術課堂太被看重,就顯得相對枯燥,會使美術專業基礎不理想的學生失去興趣。要用“美”去吸引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是最好的方法。

  3.“精講多練”。少年皆好動,長久灌輸,學生十分厭倦。

  4.“美”“育”並重。老師應該具備廣博的知識,用各種渠道、各種辦法融“育”於“美”,可以開闊學生視野,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教無定法,美術教師除了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向優秀同行學習,認真研究教學大綱。還要根據自身特點和所在地區、學校甚至不同班級的學生的具體情況,不斷調整和豐富自己的教學,讓自己成為一位有特點、講方法的教師。

  三、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造美術資源

  美術教育要更好地服務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形象,就應該很好地利用和創造美術資源。首先,利用美術專職教師、具有一定美術才藝的教師和有一定藝術特長的學生。此外,還應有各種課外美術活動小組,藝術團體等,這些都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中很好的美術教育資源,它關係到校園文化建設的質量和品位。

  比如,我們藝術節舉辦一些師生美術作品展,以及參加成都市優秀藝術人才選拔賽,還有各種電腦美術設計等課堂活動,班級每月一次的主題黑板報比賽等,就是充分挖掘校內具有一定美術才藝的教師和學生的潛力與積極性,給他們一個展示自我的空間,也營造一種藝術氛圍,讓同學們獲得美的感受,同時也推動美術教育繼續向前。

  以上這些利用學校現有的美術資源固然是關鍵,美術教育本身還應因地制宜、多渠道、多方式地加以開發和培養。

  美術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有創新意識,更要有超前意識,這就成為一個關鍵因素。這種超前意識還可以帶動校園文化建設的不斷髮展與前進。

  美術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應該在學校、社會、家長和學生的重視下得到極大的發展。我校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特別是將校訓、理念等融入視覺識別系統,校園內的宣傳櫥窗、標語,教室內的黑板報都無不營造出了濃厚的文化氛圍,融思想道德教育和美育於校園文化建設之中,更具特色。這種良好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催人奮進,積極進取的育人作用,使學生在校園內處處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它對塑造學生美的心靈,陶冶學生高尚的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同時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也是美術教育積極的補充。

  我校還設有專業美術、書畫室,定期舉辦各種展出,組織學生參加省市藝術人才選拔賽等,這些都為學生自我展示提供了很好平臺,同時也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藝術薰陶,真正將美術教學納入了素質教育,而不是一種形式。

  我校舉辦的“電腦美術設計培訓班”,作為資訊時代,這將是同學們受益終生的事。隨著時代發展,我們又應該思考和探索美術教育發展的新方向,以及美術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更深層次的聯絡。有時,校園文化建設又是美術教育的縮影。它一定程度上記錄了美術教育的發展過程和方向,也增進了大家對多元文化的瞭解、認同和尊重。在對待學校下發給美術教師的各項宣傳工作上,我們不是報著完成一項任務去工作,而是把這些事情與校園文化建設、提升校園形象方面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並帶著特殊的感情去做。它在樹立良好的校園視覺形象的同時,也是對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鼓勵和肯定。

  四、挖掘校園美術視覺環境文化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無論是種植花草樹木,還是懸掛圖片標語,或是利用牆報,我們都將從審美的高度深入規劃,以便挖掘其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並最終連學校的牆壁也在說話。”七中實驗學校對校園環境進行精心包裝,每個角落都有校園文化的滲透。小到草坪內的溫馨警示牌,大到大廳文化、教學樓走廊文化或是建築牆壁上的藝術字的內涵等,都富有美感和品味。使人感到校園處處給人展示出良好的視覺環境文化,這一切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給人以高尚的文化享受。像“潤物細無聲”的春風細雨,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陶冶著學生的情操,塑造著學生的靈魂。這些高雅、生動的校園視覺環境文化,對學生來講,又是另一層意義上的美術教育,是課堂美術教育的延伸、拓展和補充。

  五、教師的作用

  無論是美術教育,還是校園文化建設,它的主導因素都是人。一方面,要求美術教育工作者有紮實的基本功,特別是具有現代美術綜合運用能力所不可缺少的素質;另一方面,美術教育工作者應該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校、熱愛學校的領導、老師和學生。只有這樣他才能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地去奉獻,這須要一種境界,一種精神。有了這種境界和精神,才能讓教師在美術教育工作的同時,積極地更好地服務於校園文化建設;有了這種境界和精神,才能讓教師體驗工作之餘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

  教師首先要具有堅定的、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是美術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只有從思想上真正樹立起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和審美藝術人生觀,才能保證美術教師實施素質教育,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自覺性,保證美術教育不脫離素質教育的軌道。保證美術教育課堂教學的含金量。美術教師還要常常提高專業技能培養,加強學科橫向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學校美術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探索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審美、創造等綜合素質方面促進了美術教學的創新發展,也促進和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有利於校園文化建設。美術教學將在促進校園文化生活方面起著積極作用。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