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恩之心為題的文章

  常懷一顆虔誠感恩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多彩的生活........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感恩之心

  思索人生,品味成熟,體驗成就。但是搜尋記憶的終點卻是那個一生都要銘記的舉足輕重的話語——感恩之心。

  青山之感恩大地,方成其高峻;天空之感恩飛鳥,方成其壯闊;河海之感恩溪流,方成其博大;人只有永存感恩之心,方成其偉大與智慧。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始終陷於事事不如意的囹囹之中,註定終日惶恐不安,生活索然無味。而擁有了感恩之心,感受平凡中的偉大與美麗,發現煩瑣事物中的驚喜與愉悅,一切煩惱就蕩然無存,幸福甜蜜代替酸楚苦辣,豐富多彩代替單調乏味……

  感謝生育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擁有並體驗生命;

  感謝撫養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不斷成長;

  感謝關懷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溫暖;

  感謝鼓勵你的人,因為他們給你力量;

  感謝幫助你的人,因為他們使你走出挫折;

  感謝教育你的人,因為他們祛除你的矇昧;

  感謝珍愛你的人,因為他們讓你體會愛情的可貴;

  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們堅強了你的心志;

  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築就了你的沉穩;

  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長了你的智慧;

  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

  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去自立。

  凡事都有一顆感恩之心,感謝一切給予你成熟機會的人。遇事或好或壞都心存感恩,精彩美麗會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凡事心存感恩,他人必報之以恩!

  :常懷感恩之心

  文/墨竹·潤泉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 連日來,這句歌詞不停地在我心中縈繞,揮之不去。因為,就在最近,我被新聞報道中的一個又一個感謝恩人的故事深深打動。彷彿一縷初冬的陽光直穿心底,暖透了我有些發涼的心田,讓我的心跟著無數顆感恩的心一起在這美好的季節裡歡快的跳動。

  據中新網夏邑10月31日報道,河南夏邑縣一位名叫伊慶民的60歲老闆為感謝48年前飢寒交迫之時為自己送上了熱氣騰騰的玉米棒子的農家婦女,不遠千里趕回來,只為贈送現已80多歲的恩人一套三室二廳的樓房,想把她接到縣城裡去享福。

  無獨有偶。10月7日杭州《都市快報》報道,21年前,浙江臨海女子戴杏芬因好心援助了一名從四川來浙打工的落魄小夥何榮鋒10元錢。21年後,已從乞丐變成身家上億的瀋陽企業家何榮鋒,卻不忘當初戴杏芬對他的幫助,經過多方苦苦打聽,找到戴杏芬後,當場給了她一張百萬支票以表達當年的感激之情。在戴杏芬的再三推卻下,仍堅持送了她一幅上書“恩重如山”的牌匾。

  這些都是平凡的善良人對身處困境的平凡人援手相助的故事,也是接受了別人點滴恩惠,牢記幾十年,加倍回報的感恩故事。這是一種最本真的善良,一種人性的光輝,傳遞著人間的大愛。本來這是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不值得在這裡抒寫。然而,當我們看到10月25日晚64歲老人陳忠貴幾度跳進長江救起3名落水青年,自己卻不幸溺亡,獲救青年不僅沒有表示感謝,反而冷漠的離開時,當我們屢屢聽到“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訛”的“故事”,以及由此引發的“該出手時不敢出手”的複雜社會心態時,我們是否會覺得,今天發身在我們身邊的這些“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故事是那麼讓人感動,是那麼彌足珍貴,又是那麼發人深思呢?

  “知恩圖報,善莫大焉。”無論是“一套房子回報一個玉米棒”,還是“百萬支票回報10元資助”,都是給那些沒有私心、樂於助人的善良人的最好禮物,也是“投我以桃李,報之以瓊瑤”這句古語的最好見證,更體現了這些常懷感恩之心的人的美好情操。這種善舉無疑是給我們這個利益多元化,被物質至上、金錢至上觀念充斥的社會送來了暖意,送來了春風。讓我們知道,只要我們不吝惜向身處困境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只要我們懂得感恩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就會發現生活並不缺少感動和溫情。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去生活,不僅能使自己遠離不必要的煩惱,收穫快樂,還能在與人交往時溫暖對方的內心,給對方帶來愉悅。所以,親愛的朋友,請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吧。感恩大自然給了我們陽光雨露、四季輪迴和山河日月,讓我們觸控到陽光的溫暖,欣賞到春花秋月,感受到山的深邃、水的澄澈;感恩父母給了我們寶貴的生命,含辛茹苦的將我們從萌芽澆灌成苗;感恩老師傳授給我們知識,讓我們從懵懂無知到成熟厚重;感恩同學和我們一起走過青春飛揚的日子,陪我們度過苦悶單調的寒窗生活;感恩朋友與我們風雨同舟,陪我們度過生活的低谷;感恩領導和同事工作中給予我們指導、幫助與理解,讓我們能力得到提升,特長得到發揮;感恩那些只有一面之交或者素不相識的人在我們困難時給予的無私關懷和幫助,讓我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情。同時,我們也要感恩那些傷害過、欺騙過甚至蔑視過自己的人,因為他們磨練了我們的心志,增進了我們的智慧,覺醒了我們的自尊,讓我們變得堅強勇敢,獨立自主。

  感恩其實並不難。回到家裡,為父母倒一盆洗腳水,冒出的騰騰熱氣就融著濃濃的恩情;路途見到老師,熱情的向他打個招呼,感恩之情便緩緩蔓延;寒冬時節,默默的為愛人披上一件外衣,感恩之情便無以言表;逢年過節,給領導、同事或是朋友打個電話、發條微信,感恩之情便流淌而出;對熱心幫助你的那些素不相識的人回以燦爛的笑容或道聲“謝謝”,就是深深的感恩。隨著感恩之心慢慢強烈,感恩之情慢慢變濃,你就會發現人間四季如春,人生如此美好,你也跟著美了。

  感恩,是愛的體現;感恩,是情的昇華。一份恩也許看上去很渺小,但它卻是心靈深處的真情吶喊。長路漫漫,我們一起走過,恩情早已累累。所以,親愛的朋友,請像尹慶民、何榮峰一樣,多些感恩吧,哪怕別人只給了你一個玉米棒子或是10元錢的幫助,也應銘記於心,知恩圖報。常懷感恩之心,必將一生幸福。

  :常懷感恩之心

  在黨校學習時,同學李久桂大哥說的“做人,要常懷感恩之心”這句話,讓我深有同感……

  古人云: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在中華民族悠遠厚重的文化底蘊中,先輩們“銜環結草,以恩報德”之類的古訓從小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傳承多年的傳統美德,知恩感恩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要求。

  一個人從呱呱墜地起,就沐浴太多的恩情:父母的養育呵護,師長的傳道授業,夫妻的相濡以沫,朋友的義氣相投,鄰里的真情幫扶,素昧平生者的無私援助,乃至大自然的陽光雨露、春華秋實。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人都應當常懷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撫養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關懷你的人,感激幫助你的人,感激與你朝夕相處的人!

  感恩是道德良性互動的潤滑劑。拒絕感恩,這是道德的失落,是文明的缺失。學會感恩,並不是要做付出與所得的價值交換,而是要更懂得尊重和珍惜,並從中認識到每個人的社會責任。

  要做到感恩,就必須學會理解和包容,始終以平和的心態、真誠的情感、信任的目光,去看待一切。那些愛護、幫助過我們的人,要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對生活更充滿信心;那些有意、無意傷害過我們的人,更要感謝他們,是他們讓我們學會了更好的生活、更珍惜身邊的一切。

  讓我們常懷一顆虔誠感恩的心,感謝上蒼的賦予,感謝生命的存在,感謝陽光的照耀,感謝多彩的生活!更要感謝那些,曾給我們太多太多關心與關愛、支援與幫助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