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級攝影作品

  人物攝影,就是以人為主題的攝影,例如兒童、藝人等。概念介紹隨著照相機的發明和普及,人像攝影已經成為一種最經濟和最容易去記錄人像的方法, 相比曾經被廣泛推崇的肖像畫。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1

  
2

  

3

  

4

  

5

  人像攝影畫面均衡技巧

  均衡,是力學上的一個概念,應用於人物攝影構圖,就是指畫面中的被攝物件處於相對平衡狀態,從而使人物照片能在視覺上產生穩定感、舒適感。為了掌握人物攝影畫面均衡,一般要注意安排以下幾個方面:

  1、人物頭臉方面

  人物攝影的頭臉,在視覺上,臉部為重,後腦較輕。因此,拍攝側面像時,影像需偏後一些,甚至後腦的後面可不留空間,使臉部前方空間大於後腦。這樣,既可給臉部的視線以伸展餘地,又能保持畫面的輕重平衡。但也有些表現“衝力”情節的題材,人物臉部前方空間小於後腦,以致畫面有失重之感,這是根據主題需要而作的特殊位置安排。

  2、主體方面

  人物攝影不等式畫面結構形式***參見本書《人物攝影有哪些畫面結構形式?》條***中,被攝物件俯、仰或傾斜等姿勢,往往導致失重不穩的感覺。為此,可通過主體自身的肩頭可自身的手以及與主題有關的書、花、茶杯、扇子等陪襯物體作“襯墊”,就能使失重的主體起到穩重作用。

  3、主體與陪襯方面

  有景物作陪襯的人物攝影題材,在視覺上,人物為重,景物較輕。為此,可將人物所佔空間的面積安排得小些,而對景物佔有的空間則安排得大些,以取得畫面均衡。例如,拍攝人物寫字的半身場景,其中較大面積的人物,可安排偏於一邊,與此相應,在桌子的另一邊,可放置墨水瓶或硯臺等物件,使畫面得以保持均衡。

  4、明暗深淡方面

  人物攝影構圖中,對於明暗深淡,視覺上的輕重也有所不同,一般以深色為重,淡色較輕。通常,可用小面積的深色塊面與大面積的灰色或淡色塊面進行平衡。如遇某一部位太深或太淺,輕重不夠協調,可在太深的部位選擇淡色的景物作“襯墊”;也可在太淡的部位選擇深色的景物作“襯墊”。但要嚴格注意,深底淡景與淡底深景,都要有一定的對比度,才能起到增減重量、平衡畫面的作用。

  5、色彩方面

  不同的色彩,視覺分量也不同。通常,暖色、豔色為重,冷色、晦色較輕。其平衡的規律,也要以小塊面的暖色或豔色對應大塊面的冷色或晦色。例如,人物臉部小塊面的暖色周圍,可安排塊面較大的冷色;當拍攝暖調人物照片時,應儘可能使臉部膚色鮮豔,而將周圍的暖色處理得晦暗些,既便於突出主體,又可使畫面得到色彩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