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出海邊婚紗照片暗色質感效果

  攝影的知識與繪畫的三大構成理解,是一名修圖師應該瞭解的學問!因為學習修圖不理解攝影與繪畫,就等於研究兒子不瞭解父親與爺爺的關係一樣,不理解光影怎麼可以調整好色彩?因為沒有光就沒色。對人體結構沒入目三分的理解很難明白人體的比例、透視、液化的點到為止!技術好學藝術難學阿。

  在圖片的調修過程中,要求修片師的每一步驟都要細緻入微,不可隨意忽略,不管做任何情, 唯有用心才能做到極致。認真的力量是可怕的,以下是我演習lr實現光影調色標準化的修飾過程,在此與大家分享、研討。

  效果圖:

  步驟1:圖中拍攝的原片為RAW原始格式,這裡我所使用的是LR4.2匯入照片。 圖1拍攝時間在下午3點半,天氣不佳色溫設定是5400K***中午及中午前後***的色溫。

  色調偏移-8 白平衡偏綠,是為了海水的色彩。修片基本思路,我看了照片第一感覺是人物狀態很幸福,需要利用環境來渲染 加強幸福感從而突出氛圍。

  步驟2:第二步驟是整個修調的核心。使用RAW轉換格式的同時,對照片整體色彩進行調整。照片是逆光,突出逆光的氛圍感。

  1、把照片的色溫拉到朝陽及夕陽的暖調,具體如下。色溫8239偏暖,色調+46偏品。這時看到照片的溫暖的逆光氛圍加強,環境的氛圍與人物的幸福感比較符合。

  但是看到天空過曝,從而度亮減5,對比減1。還是過曝太多,不急先跳過去,下文有絕招。繼續把鮮豔度提高到12讓逆光色彩加強。為什麼不是飽和度?飽和度與鮮豔的是有區別的。 飽和度是所有色度等比例增減,是線性的,增加飽和度的同時,本身就很飽和的部分就可能變成一片純色沒了細節***溢位***。

  鮮豔度不是線性的,它主要調的是色度不高的部分,本身就很飽和的部分會受到一定保護***調的時候變化不大***,同時膚色也會受到保護***變化不大***以避免溢位,效果相對比較自然,

  2、繼續調整色調曲線。高光+19,亮色調+7,暗色調+24,陰影-34.這步主要是加強對比。單獨調整畫面的高光與亮調、暗色調與陰影。

  我想從字面上就可以理解這4個關鍵詞的區別。 該方法可以讓影調高光有層次,暗部有細節的同時,讓畫面有明快的對比。

  3、此圖原圖的色彩元素及少,所以沒有動色相、飽和度、明亮度。拉動數值也是效果甚微,反而會調出噪點影響畫質!所以我用的是分離色調。

  分離色調,可以給照片的高光部分和陰影部分分別新增不同色調。比如讓照片高光暖的暖起來,暗部冷的冷下去。或者反之讓亮面加青冷下去,暗面加暖來達到文藝小清晰風格的照片。或者結合飽和度等來做萊卡色的反轉片效果,可仿出歐美頂級相機的膠片大片效果。藝無定法,可以多多探索。

  我這裡數值是高光189飽和度6 平衡9陰影137。引數偏暖,高光暖到極致需要加入淡青來調合,否則物極必反畫面會焦掉而且區域性層次會損失嚴重。

  4、調整到現在色調傾向基本成形,需要進一步加強優化。開啟控制面板的右邊的鏡頭校正,裡面有一個選項叫鏡頭暗角。雖然鏡頭暗角是傳統攝影鏡頭的敗筆所賜,但是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用它來突出主體未嘗不可。本圖鏡頭暗角的數量為-17 中點是控制暗角的範圍,這裡沒有動,因為接下來還有比他好的工具叫漸變濾鏡,裡面可控內容有過之無不及。

  5、開啟細節控制面板,在LR裡面的減少雜色可是個降噪神器, ISO400已上是高感光度。在這一段噪點明顯,使用這樣的設定,拍攝的題材內容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影像的質量,畢竟有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太差,拍到一張質量稍差的照片,總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婚禮攝影師高感光更是家常便飯,夜景更是如此。相信很多攝影師數碼師遇到過這樣的問題。怎麼辦LR的來解決,只要引數設定好絕對對得起降噪神器的稱號。

  不再重複ps中也有降噪濾鏡的這樣的話題,LR提供的功能ps基本是可以完成的,只是LR的效率和方便性是我們選擇的主要原因。

  我這裡減少雜色引數是:明亮度24其他未動。

  步驟3:前文說壓暗四周有漸變濾鏡,LR的漸變濾鏡真是強大啊,感覺總有一種蛋蛋的憂傷~ 使用“漸變濾鏡”工具,可以在某個照片區域中漸變地應用“曝光度”、“清晰度”和其它色調調整。您可以隨意調整區域的寬窄。可以把它理解為傳統暗房的遮罩,來做區域性曝光與調整。與LR的“修改照片”模組中應用的其它所有調整一樣,區域性調整也是非破壞性的,不會永久應用於照片。而且做不好還有歷史記錄可以返回。數值我想就不必咯咯索索了只要明白原理與道理可以靈活應用。

  步驟4:其實畫筆才是精華!畫筆博大精深已後在講。三言兩語說不清楚。 畫筆除了漸變濾鏡所有的功能外還可以去青春痘、柔化面板、提亮眼白、美白牙齒、潤飾脣色、加深/減淡等。

  本圖只用了畫筆功能的一小部分而已,設定畫筆為曝光度-0.09通過畫筆把海灘的石頭壓暗減淡飽和。通過上下滾動滑鼠輪子來控制“選區”。設定畫筆曝光度1.47飽和度1,為逆光人物面板補光。

  步驟5:

  1、進一步用漸變濾鏡壓暗天空,曝光度設定-0.66飽和度-96引數只做參考根據不同照片量情而定。說點有用的,在此我分享“漸變濾鏡”工具簡便的操作技巧。1拖動標記可移動效果的中心點。

  2、將指標定位在白色中心線上,直到出現一個彎曲的雙向箭頭 ,然後拖動該箭頭以旋轉效果。

  3、向照片邊緣拖動白色外線可擴充套件色譜末端的效果。向照片中心拖動可收縮色譜末端的效果。

  4、按 H 鍵可隱藏或顯示標記和“漸變濾鏡”參考線,或者從工具欄上的“顯示編輯標記”選單中選擇顯示模式。

  5、按 Ctrl+Z ***Windows*** 或 Command+Z ***Mac OS*** 還原調整歷史記錄。單擊“復位”可刪除選定工具的所有調整。

  6、通過選擇“調整畫筆”或“漸變濾鏡”的標記並按 Delete 鍵來刪除這兩種效果。

  接下來就需要做收尾工作了。二次構圖增加畫面的視覺衝擊力,利用畫筆的加深/減淡功能做區域性,再畫龍點睛的畫出太陽被雲層遮住突圍的夢幻光線效果。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午後暴雨之後,需要有生活視覺積累才畫的逼真。有一點經驗可以借鑑,那就是減少畫筆的清晰度,來模仿大自然空氣中的透明塵埃之感。實現若隱若現的神祕撲朔迷離光影意境。

  最後告訴懶人一個祕密,那就是您剛才所看到的所有操作都是可以做為一個預置儲存下來的!也就是說做一張,之後所有照片完全可以一模一樣。畫筆做適當位置的調整即可!二次構圖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