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書的古風手抄報

  讀書是獲取資訊,增長智慧和培養個性品德的重要途徑。學習不限於讀書,但讀書是學習的基礎,要獲取知識,就離不開讀書。讀書手抄報該怎麼做?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讀書的古風手抄報內容:名人讀書故事

  張廣厚吃書

  數學家張廣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關於虧值的論文,覺得對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處,就一遍又一遍地反覆閱讀。這篇論文共20多頁,他反反覆覆地念了半年多。因為經常的反覆翻摸,潔白的書頁上,留下一條明顯的黑印。他的妻子對他開玩笑說,這哪叫唸書啊,簡直是吃書。

  高爾基救書

  世界文豪高爾基對書感情獨深,愛書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間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書籍,其它的任何東西他都不考慮。為了搶救書籍,他險些被燒死。他說:“書籍一面啟示著我的智慧和心靈,一面幫助我在一片爛泥塘裡站起來,如果不是書籍的話,我就沉沒在這片泥塘裡,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給他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圖片欣賞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讀書的古風手抄報資料:讀書的樂趣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代詩聖杜甫對讀書的至深感悟。“書籍是全世界人類的營養品。”——英國文學巨匠莎士比亞對書更是高度讚譽。在我的眼裡,書是一葉小舟,帶我在知識的海洋裡暢遊;書是一把鑰匙,讓我開啟智慧的大門;書是一雙翅膀,帶我在文學的殿堂裡自由遨遊。讀書,是我童年生活的一大樂趣。我愛在書山中汲取知識的養料。

  《三國演義》就是我最喜歡的書之一。它描寫了從漢靈帝到晉武帝之間共一百多年的歷史。我被書中一個個栩栩如生的鮮活人物形象所深深吸引: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忠膽俠義的關羽……可媽媽反對我看閒書,只讓我看學習方面的書。便把此書收在收櫃的最高層,以防我拿到。

  有一天,我獨自在家翻箱倒櫃,想找到《三國演義》,可是讓我失望了。我氣呼呼地坐下來,眼睛卻環顧四周。哦,一定是藏在書櫃的最頂層了。我不禁有些欣喜,可轉念一想:書櫃那麼高,差不多有兩米多高,我身高才只有一米三呢。怎麼拿得到?有辦法了,我拿來一把高椅子,放在書櫃旁,踩上去,輕而易舉地就拿到了。

  類似這樣的讀書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我喜愛讀書,但我更注重讀書方法。

  讀書,我首先看內容提要和目錄,然後讀兩三遍。讀的同時,我會積累一些好詞好句,如果有的段落十分精彩,我會把它背下來。我也會隨時隨地做批註,把自己的感想及時地寫下來。最後,我會在讀書登記本上寫下自己的讀書心得,再找出這本書的精髓所在。

  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歷史經驗的總結。讀書可以洞曉世事滄桑,讀書可以徹悟人生的意義,讀書可以廣濟天下民眾。因為有了書,所以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因為有了書,所以我們的成長曆程充滿了歡愉。

  我在濃濃的書香中尋找樂趣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