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特網的基本概念

  因特網是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它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ARPA,現在稱作DARP***於1968年主持研製的用於支援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是,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7.1

  因特網是全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網路,它起源於美國國防部高階研究計劃局***ARPA,現在稱作DARP***於1968年主持研製的用於支援軍事研究的計算機實驗網ARPANET。ARPANET建網的初衷旨在幫助那些為美國軍方工作的研究人員通過計算機交換資訊,它的設計與實現是基於這樣的一種主導思想:網路要能夠經得住故陣的考驗而維持正常工作,當網路的一部分因受攻擊而失去作用時,網路的其他部分仍能維持正常通訊。

  1985年在美國政府的幫助下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組建了第一個計算機網路,並將其命名為NSFnet,伴著TCP/IP的不斷完善,1986年NSFnet取代了ARPANET成為真正意義上早期因特網的主幹網。1991年由於資料業務量大增,骨幹網上的負荷過大,迫使NSFnet的骨幹網升級為45Mbit/s的鏈路。一直到20世紀90年代早期,NSFnet還僅供研究和教育之用,政府部門的骨幹網保留下來用於面向具體任務。由於不同部門之間需要資訊交流,需要聯網。於是出現了許多因特網業務提供商***ISP***,如Sprint、MCI、BBN等通過網路節點進行連線。後來為了簡化不斷增加複雜程度的網路,NSFnet網路的核心網路逐步轉移到ISP的網路結構中,NSFnet網路就演變成為現代的因特網當今世界最大的計算機網際網路。而NSFnet在1995年4月停用。

  因特網的網路互聯是多種多樣、複雜多變的,其結構是開放的,並且易於擴充套件。典型因特網的構成如圖7-1所示。開放性的結構將ISP***Internet業務提供商***、ICP***Internet內容提供商***、IDC***Internet資料中心***等使用者連線起來,這種連線是通過電信網路作為承載網路連線起來的,因此因特網已離不開電信網路而獨立存在。

  圖7-1典型因特網的構成示意圖

  總而言之,因特網是由眾多的計算機網路互連組成,主要採用TCP/IP協議組,採用分組變換技術,由眾多路由器通過電信傳輸網連線而成的一個世界性範圍資訊資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