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蘭家庭養殖方法是什麼

  虎尾蘭又名虎皮蘭,錦蘭,千歲蘭、虎尾掌、黃尾蘭或岳母舌,是百合科虎尾蘭屬的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那麼,虎尾蘭的家庭養殖方法是什麼?

  虎尾蘭養殖方法

  選擇排水性較好的土壤,虎皮蘭對土壤要求不太嚴格,但最好還是選擇排水性較好的土壤,可選用腐葉土和一些沙的混合。

  應保持光照充足,虎皮蘭較喜陽光,應放置在室外有陽光照射的地方,但夏季正午時陽光太強,應給予一定的遮擋,放置在室內時,應靠窗放,讓其接充分觸陽光,如果長期不能接觸陽光,葉子會發黃變暗。但是如果長期放置在室內無陽光的地方,要往陽光處移動時,應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不能直接拉到陽光下。

  宜在溫暖環境下生長,虎皮蘭喜溫暖,適宜放置在16度-30度的溫度下生長,冬季時應給予一定的防凍措施。一般低於5度就會出現寒凍害,可以把它放置在陽光下,以增加植株溫度。

  視溫度和季節變換澆水量,在春、夏季節應保持盆土溼潤 ,但不可積水,秋冬季應在盆土完全乾燥後再澆水。日常可用水清洗葉面,以保持植株美觀,也使植株生長的更好。在冬季溫度低於10度時不要澆水,以免產生凍害。澆水應選擇在早晨或者晚上。

  少量施肥,虎尾蘭對肥料要求不高,種植時可在土壤中加入少量基肥,日常每一個月施肥一次即可,生長季節可多施一次。最好使用複合肥。

  虎尾蘭病蟲防治

  細菌性軟腐病

  症狀特徵

  染病後葉片由綠色變為淺黃色至灰黃色,近地面的莖基部出現水浸狀軟腐病,後期受害病葉易倒折。根莖部染病,呈草黃色軟腐,根部腐爛枯死。根系受水浸亦呈黑腐狀枯死。特別春、夏季高溫多雨、颱風大雨天氣發病較為嚴重。病原是由細菌引起的。

  防治方法

  冬、春季應保持10℃以上,控制澆水,盛夏高溫天氣應稍遮陰。春、秋生長期旺,應增施磷鉀肥,提高抗病能力。最好選擇無病土或火燒土或經熱力滅菌後再種植。發現病葉應及時剪除燒燬。

  發病初期,可選用醫用硫酸鏈黴素2000倍液、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或30%綠得懸浮劑500倍液,每隔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防治。

  鐮孢斑點病

  症狀特徵

  鐮孢斑點病又稱葉斑病,最先在葉片發現圓形病斑,直徑可擴大到12毫米。稍下陷,淺紅褐色,有淡黃色邊緣。病斑散生,遍及全葉,斑中央乾枯脫落,形成穿孔。幾個病斑相互融合,環割葉片,則病部以上枯死。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球殼目真菌。高溫多雨季節易發病。

  防治方法

  降低土壤溼度。發病初期,可選用波爾多液、53.8%可殺得2000幹懸浮劑1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溼性粉劑700倍液,連噴2-3次,每隔5-7天噴一次

  炭疽病

  症狀特徵

  病斑開始於葉尖或葉緣,褐色,斑面現明顯或不明顯的輪紋,其病葉上形成有散生或排列規則的小黑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真菌,稱虎尾蘭刺盤孢菌。南方高溫的天氣蔭溼條件下有利發病,尤其4-6月發病較嚴重。

  防病方法

  冬春季剪除病部葉片及枯病葉,增施磷鉀肥,發病初期及時噴施5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8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70%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11000倍液

  矢尖蚧

  症狀特徵

  成蟲、若蟲群集嫩枝和葉片刺吸汁液,使葉片變灰綠色或黃色,致使全株枯萎。

  防治方法

  以若蟲分散轉移期施藥最佳,蟲體無蠟粉和介殼,抗藥力最弱。可用40%樂果乳油500-10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乳油600-8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25%亞胺硫磷或殺蟲淨或30%苯溴磷等乳油400-600倍液、50%稻豐散乳油1500-2000倍液。也可用礦物油乳劑夏秋季用含油量0.5%,冬季用3%-5%或松脂合劑夏秋季用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如化學農藥和礦物油乳劑混用效果更好,對已分泌蠟粉或蠟殼者亦有防效。松脂合劑配比為燒鹼2:松香3: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