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樹黃葉掉葉子怎麼辦如何處理

  橡皮樹是常綠木本觀葉植物,放置在家居里面是很有生氣的一種植物,但是橡皮樹葉子變黃了該怎麼辦?下面小編整理了橡皮樹發生黃葉掉葉子的處理,一起來看看吧。

  橡皮樹發生黃葉掉葉子的處理

  長時間未進行換盆造成土壤板結

  【發生原因】橡皮樹生長初期每年需換盆一次,盆徑要一年比一年大,生長6~8年後可每三年換盆一次,如果長時間不換盆,會使盆土嚴重板結,土壤通氣狀況不良,導致橡皮樹的鬚根窒息壞死,不能吸收水分和營養,引起植物葉片枯黃脫落。

  【解決方法】當氣溫達15度以上後,進行翻盆,剪去枯死的根系,抖掉大部分宿土。摘掉變黃的葉片,對莖幹做適當短截,用新鮮肥沃的培養土代替原先板結的盆土,經常保持土壤溼潤,可促成其重新發出新根系,恢復健康狀態,生長成為多分枝的植株。在以後的養護中要保持盆土通透良好,在保持盆土適度溼潤的同時,可每隔15天至20天鬆一次盆土,以免因反覆澆水導致盆土板結而促成爛根或根系萎縮。

  長時間未施肥

  【發生原因】橡皮樹喜大肥大水,長時間不施肥會造成營養不良,導致葉片變黃。

  【解決方法】在換盆的時候加入適量底肥,去除黃葉,此後每半月追施液肥一次,以磷、鉀肥為主。

  過冬溫度偏低

  【發生原因】橡皮樹最低適應溫度為6~8度以上,如果冬季室溫低於5度,就會發生葉片枯黃脫落現象。

  【解決方法】提高過冬室溫,務必保持在6~8度以上。

  澆水或施肥過多

  【發生原因】橡皮樹雖是喜水喜肥植物,但是如果澆水施肥過多,尤其是在8月至9月間,天氣仍比較悶熱時,澆水過多,盆內形成積水;或者是在越冬時候澆水過多,而植株處於休眠時期,蒸騰作用減小,盆內水分不能及時排出;或是誤澆了生肥、大肥、濃肥,都會因水害、肥害發生爛根,導致葉片枯黃。如果是肥害造成的爛根,根部會伴有難聞的氣味。

  【解決方法】先剪去已腐爛的根系,直至創口斷面新鮮且有白色乳汁滲出為止。稍加攤晾待創口乳汁收幹,也可於創口上塗抹硫磺粉末消毒,或用乾淨的草木灰、木炭屑抹在創口上,同時剪去一部分枝幹,藉以減少對水分的蒸騰消耗,再換盆栽種;重新栽種時,宜選用乾淨並略帶潮氣的細沙先圍好根部創口,外側用新鮮疏鬆的沙壤栽好,加強遮陰和噴霧管理,盆土不幹不再澆水;只要植株根系不是損害得太嚴重,一個月後根系的創口處即可生髮出新的細嫩鬚根。以後養護時經常保持盆土輕度溼潤即可,不可過分澆水,可在早晚多向葉面噴水。

  缺少水分

  【發生原因】由於室內空氣過分乾燥,盆土水分不足以供應全部葉片的蒸騰使用,導致一部分葉片尤其是下部的老葉片發黃乃至脫落。

  【解決方法】不時察看盆土的溼潤程度,及時補水,每天早晚向葉面噴水,如果還是不足則可在正午前後再向葉面噴水。注意:澆水和噴水的水溫應基本與土溫室溫持平,若澆水、噴水的水溫與土溫、氣溫懸殊較大,易導致其出現不良的生理反應。

  室內通風不良

  【發生原因】室內如果長時間不通風透氣,積聚了一些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碳濃度過高,也會發生黃葉現象。

  【解決方法】及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的通風和空氣清新即可有所改善。冬季可於氣溫較高的中午開啟門窗更換室內空氣。

  長時間遮蔭

  【發生原因】橡皮樹屬熱帶樹種,喜陽光充足,不耐陰蔽,如果在室內長時間見不到陽光,由也會有黃葉現象。

  【解決方法】把植株擺放在有陽光照射的地方。

  可能感染了灰黴病

  【發生原因】灰黴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溼型病害,病原菌生長溫度為20~30℃,溫度20~25℃、溼度持續90%以上時為病害高發期。

  【解決方法】發現病葉應及時摘去燒燬。增加室內光線,提高室溫。或用50%的農利靈乙烯菌核利可溼性粉劑1200倍液,或40%的百菌清可溼性粉劑600倍液,交替噴灑,7天至10天一次,連續噴灑2次至3次,可有效控制該病的蔓延。

  橡皮樹的養殖方法

  擺放位置

  盆栽可以將橡皮樹擺放在東向、南向、西向陽臺上進行管理,其中以南向陽臺的栽培效果為最好。它的植株較為高大,適合在十分寬敞的陽臺上栽種。在其生長旺盛階段,要將植株置於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少於2小時之處。夏季應該保持環境通風。冬季氣溫稍低並無妨礙。

  盆栽管理

  宜選用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做栽培基質。如果有條件,所用盆土可由腐葉、細砂、園土按體積計以1:1:2的比例配成。橡皮樹植株較為高大,生長迅速,通常選用大型花盆進行定植。橡皮樹喜微潮偏乾的土壤環境,夏季是其需水最多的階段,可多澆水;冬季是其需水最少的時期,要少澆水。除定植時在花盆底部施用50克左右的馬蹄片等作為基肥外,生長旺盛階段還應每隔lO天追施1次稀薄液體肥料。橡皮樹喜直射日光,亦耐廕庇環境。如果有條件,最好讓植株能夠接受全日照。保持環境適當通風即可。橡皮樹性喜高溫環境,其在16℃~30℃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5℃。每年春季新芽未萌動前,將植株老枝短截2/3或1/2,以促發新枝,同時將內膛枝、細弱枝進行修剪。在陽臺栽培中,橡皮樹通常很少罹病,但其易受蠐螬的侵襲。每年春季3月應該給三年生以上的大株翻盆1次。在操作時可剪去部分老根,換上一些新土,並將植株的枝條進行中剪,以促發分枝。這樣植株才有更強的生長勢,從而使觀賞價值大為提高。

  橡皮樹的繁殖方法

  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春季3~4月進行。可以用細砂做繁殖基質。所用盆器的規格可根據具體需要而定。結合修剪,將橡皮樹剛剛木質化的枝條剪成單節的段,每段帶葉片1枚。莖段切口會流出白色黏液,可用溫水將其洗去,再往切口表面蘸上少量木炭粉備用。往小花盆中裝滿細砂,再豎插l根20釐米左右長的竹棍,把修剪好的橡皮樹插穗莖段保持極性埋入土中,葉片中部包住竹棍,用細繩捆綁好。然後將裝有插穗的花盆碼入塑料棚內,經常噴水保溼,在25℃~30℃的條件下,橡皮樹插穗經過4周左右即能生根,待小苗長出2~3枚新葉時即可磕盆定植。亦可採用壓條法進行育苗。

  用扦插和高枝壓條法繁殖。5月份氣溫轉暖後,剪取1年~2年生枝條,每3節為一插穗也可單芽插。去掉下部葉片,上部兩葉片合攏起來用細捆在一起插在插床上。為防止倒伏,可另立一支棍。插床用塑料膜密封保溼。溫度在25℃左右,約4周~6周可以生根盆栽。家庭中使用高枝壓條法繁殖比較方便,成功率也高。選擇2年生的枝條,先在枝條上環狀剝皮,寬1釐米~1 5釐米,再用潮溼的苔蘚、泥炭等包在傷口周圍,最後用塑料膜包緊並捆好上下兩端。6月份壓條,7月~8月份生根後剪下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