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

  北京的大學生現在做創新創業有什麼好的優惠政策可以享受的呢?小編為你帶來了“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的相關知識,這其中也許就有你需要的。

  大學生創業優惠政策詳解

  黨的明確提出,要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支援力度。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加快教育體制改革,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造就規模巨集大、富有創新精神、敢於承擔風險的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多次強調,“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核心在於激發人的創造力,尤其在於激發青年的創造力。

  教育部日前公佈新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並向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及部屬高校徵求意見。新規定要求學生應履行恪守學術道德、堅守學術誠信的義務。此外,針對近年來興起的大學生創業潮,規定也給予了支援,明確大學生創新創業可折算成學分。

  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可以細分為物質上的鼓勵和精神上的支援,其中物質上的鼓勵包括提供場所、設立獎金等。北京市教委與北京市財政局近日聯合印發《北京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專案管理辦法》,將對優秀大學生創業團隊給予最高20萬元獎勵,對高校示範性創業中心給予每校50萬元的支援。該辦法於9月1日起施行。

  除了物質上的鼓勵,還要照顧到大學生創業者的心理感受。從12月1日起,北京市將為創業的高校在校生辦理《就業創業證》,持證學生可按規定申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據瞭解,《就業創業證》是由《就業失業登記證》發展而來,先向有需求的畢業年度內高校畢業生髮放。相比於《就業失業登記證》,新的證明更容易被大學生創業者所接受。

  1.大學生創業稅收優惠

  持人社部門核發《就業創業證》***注 明“畢業年度內自主創業稅收政策”***的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年度內***指畢業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創辦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的,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型微利企業,按國家規定享受相關稅收支援政策。

  2.創業擔保貸款和貼息

  對符合條件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創業擔保貸款,貸款額度為10萬元。鼓勵金融機構參照貸款基礎利率,結合風險分擔情況,合理確定貸款利率水平,對個人發放的創業擔保貸款,在貸款基礎利率基礎上上浮3個百分點以內的,由財政給予貼息。

  3.免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以內的普通高校學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3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4.享受培訓補貼

  對大學生創辦的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交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對大學生在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內參加創業培訓的,根據其獲得創業培訓合格證書或就業、創業情況,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

  5.免費創業服務

  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免費獲得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提供的創業指導服務,包括政策諮詢、資訊服務、專案開發、風險評估、開業指導、融資服務、跟蹤扶持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6.取消高校畢業生落戶限制

  高校畢業生可在創業地辦理落戶手續***直轄市按有關規定執行***。

  7.創新人才培養

  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實施的系列“卓越計劃”、科教結合協同育人行動計劃等,同時享受跨學科專業開設的交叉課程、創新創業教育實驗班等,以及探索建立的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交叉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新機制。

  8.開設創新創業教育課程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挖掘和充實的各類專業課程和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以及面向全體學生開發開設的研究方法、學科前沿、創業基礎、就業創業指導等方面的必修課和選修課,享受各地區、各高校資源共享的慕課、視訊公開課等線上開放課程,和線上開放課程學習認證和學分認定製度。

  9.強化創新創業實踐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共享學校面向全體學生開放的大學科技園、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各類實驗室、教學儀器裝置等科技創新資源和實驗教學平臺。參加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高職院校技能大賽,和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以及高校學生成立的創新創業協會、創業俱樂部等社團,提升創新創業實踐能力。

  10.改革教學制度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高校建立的自主創業大學生創新創業學分累計與轉換制度,和學生開展創新實驗、發表論文、獲得專利和自主創業等情況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專案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的新探索。同時也享受為有意願有潛質的學生制定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等系列客觀記錄並量化評價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情況的教學實踐活動。優先支援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

  11.完善學籍管理規定

  有自主創業意願的大學生,可享受高校實施的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程序、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等管理規定。

  12.大學生創業指導服務

  自主創業大學生可享受各地各高校對自主創業學生實行的持續幫扶、全程指導、一站式服務。以及地方、高校兩級資訊服務平臺,為學生實時提供的國家政策、市場動向等資訊,和創業專案對接、智慧財產權交易等服務。可享受各地在充分發揮各類創業孵化基地作用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建設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相關培訓、指導服務等扶持政策。

  2016年各地扶助中小企業創新創業政策彙總

  中國中小企業資訊網訊

  7月,北京市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以及首次設立的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這種“前有政府服務,後有市場承接”的工作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將為大學生打通創業的“最後一公里”;陝西省釋出《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十三五”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拓寬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大就業空間,增加到基層、小微企業、新型行業產業就業及自主創業的人數。

  江蘇精準發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貸款給予50%貼息

  又是一年畢業季。2016年江蘇省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4.8萬人,同比減少0.4萬人,降幅0.8%。然而,就業壓力仍不減往年。對此,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在4至6月聯合開展了“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宣傳月”和“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月”活動,分類施策,精準發力,幫助高校畢業生實現早就業、快就業、就好業。

  近年來,江蘇省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在引導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就業、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扶持自主創業、實施就業援助、提供就業服務等方面,構建了一套全面覆蓋、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

  今年江蘇省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的幫扶政策舉措主要包括:對科技型小微企業和勞動密集型小企業,當年吸納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不超過10萬元、期限不超過2年、最高不超過200萬元額度發放貸款,並由財政按基準利率給予50%的貼息;對小微企業新招用畢業年度內的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企業為其實際繳納部分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初創企業,有條件的地方政府可給予一次性就業補貼;對見習人員見習期滿留用率達50%以上的見習單位,按每留用1人補貼10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見習補貼等。

  江蘇省在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方面,同樣實惠多多。對畢業年度享受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高校畢業生、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500元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對畢業年度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現靈活就業,並按規定辦理就業失業登記、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不低於其實際繳費的1/2、不超過2/3的社會保險補貼,社保補貼期限最長不超過2年。

  北京市首設大學生創業板

  7月,北京市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以及首次設立的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這種“前有政府服務,後有市場承接”的工作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將為大學生打通創業的“最後一公里”。

  近年來,北京市通過加大培訓力度、給予資金補貼、提供貸款支援等多措並舉,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業活動日趨活躍。但受自身和外界條件所限,不少初創企業都會面臨缺少資金、缺乏抗風險能力、欠缺政策統籌支援等困難。

  為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與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聯手打造的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和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此舉引入市場機制,實現政府推進與市場機制“雙輪驅動”,幫助大學生實現創業夢想。

  建立創業服務平臺,可以促使就業創業、人事人才等各項政策更精準的服務於大學生。該平臺主要為北京地區高校在校生、畢業未滿5年的高校畢業生***含留學回國人員***、在崗大學生村官、流動發展後未滿5年的大學生村官四類群體提供免費服務。服務包括人力資源政策諮詢和人事人才服務,同時依託中關村股權交易服務集團,為服務物件提供工商代辦、融資對接、規範輔導、培訓鍛鍊、諮詢指導等專業指導。

  北京市首設的大學生創業板則作為大學生創業企業的資本市場孵化器,幫助其規範健康發展、實現股權或債務融資,對接更高層次的資本市場。創業板完全採取資本市場的運作模式,在北京四板市場設立獨立板塊,為掛牌的大學生企業提供融資、培訓輔導、股權管理、轉板上市等專業服務。掛牌企業均能享受中關村特有的“科技創新、科技金融”相關政策,更好地解決融資難等問題。

  北京還將發揮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機制作用,整合相關職能部門政策支援,逐步豐富服務專案,明確服務流程,創新服務手段,確保服務平臺和創業板有序執行。

  陝西多措施確保就業局勢穩定 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7月,陝西省政府辦公廳釋出《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做好“十三五”期間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提出要進一步拓寬陝西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增大就業空間,增加到基層、小微企業、新型行業產業就業及自主創業的人數。每年全省高校畢業生的初次就業率保持在80%以上。

  意見提出,從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面向全體學生設定創新創業課程,納入學分管理。各高校要積極探索本校創新創業學分轉換、實施彈性學制、保留學籍休學創業等方面的具體措施,優先支援參與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

  目前不少高校都已經設定了創新創業課程,並且配有專職教師。不過,儘管很多高校已經採用了學分制管理,但對於課程、學時的要求仍不夠寬鬆。業內人士認為,對於因個人原因休學的學生來講,大多數高校都會為其保留學籍。因此,彈性學制能夠使在校大學生按照自己的時間完成學分,從而擁有更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創業。

  此次意見要求,落實大學科技園的稅收優惠政策,將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校內新型孵化機構納入創業孵化基地管理範疇,並按規定享受孵化基地相關優惠政策。通過合作、轉讓、許可等方式,向學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通過學校自設、校外合作、風險投資等多種渠道籌集資金,扶持大學生創新創業。

北京大學生創新創業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