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農業創業計劃書

  創業是一條艱苦的路,不能光考機遇和運氣,更要的是經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一.專案建設背景

  在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創新創業的不斷引導與鼓勵下,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和悉心指導下,龍港鎮大學生村官充分發揮自身的專業優勢,結合當地實情,引導廣大農民積極創業增收,建立斑嘴野鴨生態養殖中心。

  二.專案經濟及社會必要性評價

  鳳江村是個傳統的農業村,富餘勞動力較多。由於種植業收益率低及鳳江村特殊的地理位置所限***易漲水,經常遭受颱風侵襲***,導致大量勞動力外出務工,如何在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時期,破解這一瓶頸,增加農民收入,成為擺在當前的一道難題。

  鳳江村群眾有養殖的傳統習慣,養殖積極性高,但由於品種單一、生產原始、技術落後,且防疫工作不到位,導致成活率低甚至造成魚鴨的大批死亡,給養殖戶造成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嚴重打擊了農民的養殖積極性。此外較小的養殖規模沒有給養殖戶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因此讓農民真正做到養殖增收,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問題,是農村養殖的緊迫課題。

  三.市場需求分析及預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綠色野味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追捧。經過人工餵養結合野外放飛的野鴨,能很好保持純正野性。其肉質細嫩,脂肪少,野味濃郁,並以其低膽固醇,低熱量、瘦肉率高、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含量高等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在我縣綠色野味品種少之又少,市場需求空間巨大,千家萬戶的餐桌、賓館、酒店等到處都是施展魅力的地方。野生水禽養殖產業孕育著巨大的商機,隨著人民對食品安全及健康問題越來越重視,對於生態野味消費需求量將會逐年快速上升,後市一路看好。

  經調研,我們認為根據鳳江村區域位置及市場特點,結合龍港城區的消費水平,非常適宜在此地開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由於本縣鮮有人進行斑嘴野鴨養殖,市面上極少量斑嘴野鴨皆由外地運入,僅見於個別高檔酒店,運輸費用佔產品成本很大部分,造成該產品價格居高不下,極大限制了普通消費者對斑嘴野鴨的消費需求。因此,我們認為高品質的野味養殖業在我縣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和前景。

  四.專案建設內容及規模

  1、養殖規模與方法

  蒼南縣福利蛋鴨養殖場由殘疾人創辦,是全縣規模較大的蛋鴨養殖基地。自2006年創辦以來,在各級領導的關懷支援下,合作社得到較好發展。現養殖場共有水域面積約4畝,雜地面積約3畝,養殖場面積較小,因此需要發展立體生態養殖業,充分發揮有限的土地資源創造最大經濟效益。去年底大學生村官到該養殖場做完調研後認為蛋鴨養殖市場飽和度高,附加值低,建議該社可利用多年的養鴨經驗,合作發展斑嘴野鴨生態養殖。斑嘴野鴨抗病能力強,味道純正,營養價值高。該品種野鴨養殖在我縣尚屬空白領域,市場需求量大,附加值高,增收明顯,前景廣闊。若市場銷路能夠開啟,可擴大生產規模,進行野鴨及鴨蛋深加工處理,帶動本村及臨近村農戶發展相關生態養殖業、禽畜加工業,共同致富。

  所謂生態養殖主要是用穀物、玉米、豆類和黑麥草作為主食餵養野鴨,河道放養經濟魚蝦類。野鴨吃剩食物可掃入河道作為魚食,小部分鴨糞可滋養水生浮游生物供給魚蝦食用,大量節省魚蝦飼料。競爭力弱的小魚小蝦還可以成為輔食供放飛野鴨時它們自主覓食之用,增加鴨子野性。大部分鴨糞還田用作黑麥草肥料或作為鄰近番茄、柑橘等經濟作物肥料。副產品野鴨蛋可直接供應市場或供應食品加工廠進行深加工。野鴨毛亦可銷往附近羽絨被服廠。相信依靠科學養殖和精心管理,野鴨生態養殖一定大有發展前景。

  現在養殖場已經著手擴建原鴨舍。5月底引進種苗1500羽進行試養,加蓋室內飛棚。先在網棚內飼養,等技術成熟再進行放飛養殖。

  2、 具體建設內容

  ***1***養殖棚舍建設

  初步建設鴨舍3棟,雛苗舍1棟,加蓋室內飛棚,河道修整及清淤,第一期投資6萬元。

  ***2***種苗及食物費用

  第一年引進三期共9500羽種苗19萬元,人員管理費***3人***一年4.8萬元,野鴨食物及魚蝦苗成本20萬。

  ***3***其它費用

  防疫費0.5萬元/年,保險費0.5萬元/年,河道及場地租賃費1萬/年,交通、通訊、技術培訓費等1.7萬。明年準備建造一座孵化廠約8萬元,這樣能大幅減少種苗成本。

  以上幾項共需資金61.5萬元。

  五.專案投資效益分析

  該品種野鴨飼養90-120天左右可上市,據目前市場價,每隻可賣80-120元,每天食物和管理費用約為0.3元/只。一年能養3批,每批4000只,一年能養12000只,初步計算純利在40-50萬元左右。如果市場反應良好,養殖經驗成熟,準備在明年擴大養殖規模並向鄰近農戶尤其是低收入農戶推廣經驗,大量供應市場,走共同致富之路。

  六.專案實施的組織管理

  該生態養殖專案由大學生村官與養殖場合作實施,鎮科委負責政策指導。專案負責人溫從回,畢業於華北科技學院的優秀學生,負責抓好養殖場配套設施建設和銷售管理工作。養殖場創辦人陳志光負責日常飼養及防病防災工作。

  七.意義及申請資金扶助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專案規劃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見效快,抗風險能力強,在專案實施第三年即可收回投資,更主要的是能起到示範帶動作用。依靠中央對三農政策扶持,闖出一條致富路,激發鄰近村民創新創業的熱情,展現我縣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服務農村的務實精神。鑑於該社由殘疾人創辦,時間短,資金少,力量小,基礎設施和技術都較落後。創業之初資金、人手、物資都倍感緊張,因此懇請縣科技局能給予該社資金支援和技術指導。

  篇2

  一、生薑種植專案概況

  ***一*** 專案名稱:生薑種植

  ***二*** 專案負責:XXX

  ***三*** 主管部門:XXX

  ***四*** 專案內容、規模、目標:

  1、內容:生薑***習稱姜、鮮姜、柴姜***是我國傳統大宗藥食兼用品種,又是藥材、蔬菜、調料。同時生薑有具有多種功能與療效。著眼於本地區生薑市場價值,故計劃種植生薑以供應市場需求。生薑具有很多價值,比如:

  ***1*** 降溫提神 增進食慾

  因為姜中含有姜醇、姜烯、水芹烯、檸檬醛和芳香等油性的揮發油;還有薑辣素、樹脂、澱粉和纖維等。所以,姜在炎熱時節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等作用;可緩解疲勞、乏力、厭食、失眠、腹脹、腹痛等症狀;生薑還有健胃,增進食慾的作用。

  ***2***抗菌防病 治療腸炎

  美國和丹麥的科學家通過試驗證實,生薑乾粉可緩解暈動病之頭痛、眩暈、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效率達90%左右,且藥效可持續4小時以上。民間用吃生薑的辦法防止暈車、暈船,有的用生薑片貼內關穴,有明顯的防暈效果。盛夏季節,細菌生長繁殖異常活躍,容易汙染食物而引起急性腸胃炎,此時適當吃些生薑或用乾薑加茶用沸水沖泡後飲用,能起到防治作用。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尤其對沙門氏菌效果明顯。

  ***3***開胃健脾 防暑救急

  夏天,人們貪涼,喜愛電扇空調對著吹,很容易受寒,引起感冒。這時及時喝點薑糖水,將有助於驅逐體內風寒。中醫認為生薑能通神明,即提神醒腦。夏季中暑昏厥不省人事時,用薑汁一杯灌下,能使病人很快醒過來。對一般暑熱,表現為頭昏、心悸及胸悶噁心的病人,適當吃點生薑湯大有裨益。我國傳統的防暑中成藥——人丹,裡面就含有生薑的成分,目的就是驅風健胃和提神醒腦。同時還是生活中做菜時必不可少的一味調料。

  2、規模:100畝***1畝=667公頃,100畝=6670公頃***露天土地。

  3、目標:以帶動經濟發展為目的,增加就業為手段,使農業發展更快更迅速。爭取做到帶動本地區經濟發展,更好的解決我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為大家提供創業致富的途徑。以科學的思想去發展,以反季節蔬菜為優勢,以綠色農業為導向。引進新品種,提高單位產量和品質。

  ***五*** 專案實施地點:貴州省

  二、種植專案基本情況

  ***一***行業相關資訊:

  2010年生薑價格由5——6元/千克暴漲至12——14元/千克的天價,被網友戲稱為姜你軍引起眾多姜農的囤積惜售,期盼11年價格上漲,然而11年生薑市場飽和。

  資料顯示,2008年之前全國主產區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100——150萬畝左右產銷基本平衡,所以生薑價格穩定。2009年生薑價格開始上漲,又08年的3——4元/千克漲到5——6元/千克極大刺激了農民的種姜熱情,種植面積激增到239萬畝,10年生薑價格暴漲更加激活了農民的熱情種植面積再增至300萬畝以上, 2011年已攀升至400萬畝左右。因為供需不協調,致使大量生薑庫存飽滿,價格隨之下跌,包括貴州與在內的全國各地從11年年初的6元/千克的收購價暴跌至0.8——1元/千克生薑價格的下跌,是因為產大於求導致的市場正常現象,預計在幾年或明年,生薑價格會有上漲。

  ***二***專案發起人及發起緣由:

  1、專案發起人:XXX

  2、發起緣由:

  ***1***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2***增加就業。 ***3***滿足當地市場需求。 ***4***增加新型農業產品。 ***5***推動農業發展的多元化。

  三、生薑種植專案可行性分析

  ***一***經濟可行性:生薑價格雖然在去年出現了下跌的情況,但是就***本地區來說,升降市場仍未飽和,價格的下降必然還會帶來生薑種植量的減少,根據市場規律,以及近期政府對農產品的支援政策來看,生薑價格會有提升,加之本地生薑種植的空白,所以,經過認真分析,本地生薑種植有良好前景。

  ***二***政策可行性:政府對農產品實行的價格補貼,大大打消了農民的種植擔憂,政策性的保險和財政補貼,讓種植生薑成為一項可行的專案。種植後只要參加生薑政策性保險,即便出現了一定的損失,有了保險賠償,我們的種植熱情依舊很高。

  ***三***技術可行性:生薑的種植及管理並不是很複雜,農民可以通過相關資料獲取種姜常識,可請鄉農科站的工作人員到田間地頭做指導,瞭解種植的注意事項。所以技術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四***組織和人力資源可行性:種植面積決定了此專案不是一家一戶能完成的,初步計劃是一戶牽頭,帶動發展最好是***地區能形成一定規模,產生規模效應,輻射到周邊各兄弟村。種姜農忙時人手不夠,可僱傭一部分村民幫忙種植及管理。

  四、生薑種植的專案優勢

  ***一***人力優勢:***地區農田多被用作農業生態示範區的建設用地,導致原本種地的農民閒臵,所以,本專案可以充分利用這種人力優勢。

  ***二***市場優勢:本地種植生薑的農戶極少,但是需求量大,大多的供應只是依靠一些散戶的少量種植及其外地流入,本地生薑有待開發。

  ***三***價格優勢:生薑產銷基本平衡,生薑價格穩定,不見大起大落。2009年生薑價格開始上漲,由2008年的3——4元,上漲至5——6元,畝效益高達2萬元左右,極大地刺激了產區廣大農民種植生薑的積極性,種植面積激增至239萬畝,2010年生薑價格暴漲至12——14元,畝效益暴增至6——7萬元之後,更加激活了農民種姜的熱情,種植面積再增至300萬畝以上,2011年已攀升至400萬畝左右。

  ***四***其他優勢: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是至關重要的,還有農民的種植熱情高漲等等。

  五、生薑種植專案的生產流程

  ***一***專案選址

  1、地理位置:***地區寬廣低平地帶

  2、自然情況:地勢平坦,地形廣闊,水源充足,土地資源良好,降水和熱量豐富,光照充足。

  3、資源情況:水熱資源豐富,土地資源,以及光照資源豐富。 4、經濟情況:需要有足夠的經濟費用支援,作為種植成本投入。。 ***二***生薑種植 1、生薑播種 生薑是一種喜溫怕寒的作物,發芽溫度適宜為15——18度。10度以下低溫以及土地適度太大都會導致根莖腐爛。在強光下葉片容易枯萎,因為生薑的根系不發達,對土壤的水分要求極高過幹過溼都不利於其發育,播種時通過塊莖的無性繁殖,所以播種時要千萬注意選好土地,注意土地的輪作,要下足基肥,合理密植,要選擇良種,提早種植,可增加產量。另外注意水分的控制。

  2、田間管理

  ***1***適時追肥,合理排灌。人畜糞水是很好的選擇,將其與尿素一同很合後淋施。

  ***2***抓好姜疫預防工作,田間打藥,及時摘除染病植株,採用石灰粉滅菌,增施草木灰等鉀質肥料。

  ***3***實行套作,提高經濟效益。

  3、產品銷售

  生薑農產品種植採取以下銷售模式:

  ***1***以貴州省現代農業展示區為依託。

  ***2***為當地農家樂供貨。

  ***3***包裝好的成品進入貴陽市各大超市直銷。

  ***4***外地大客戶訂單批量銷售。

  六、專案其他輔助事宜

  ***一***生薑種植中的環保問題評估及解決措施:這次種植我們將使用農家肥料,減少多有機肥的使用,將對環境影響降至最低,不會產生影響土地的廢水,相反地,這有利於增加土地的肥沃,我們將重複利用水資源,把水土流失減到最少。真正做到生態農業,生產出無公害的農產品。

  ***二***生薑種植基地專案總成本費用估算:此次生薑種植經費經預計,總共在25萬元左右,也是該專案總費用。

  ***三***生薑種植地的輪作問題研究:可根據生薑前期生長較緩慢,植株低矮,耐陰性強的特點,早春可在壟邊種植瓜菜、豆角、茄子等作物,達到增收的目的。

  篇3

  一、專案簡介:

  浙江省常山縣球川鎮饅頭山村位於杭金衢高速的尾部,離縣城10多公里,離球川鎮政府所在地2公里,原來不通公路,出行的道路就是一條彎彎曲曲、高高低低的小路,日常生活物資全靠背扛肩挑。現已將公路開至山裡,現裡面只有兩三戶人家,其餘的全部搬遷至外面居住,裡面所有的田地基本荒蕪,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山清水秀,風景優美,空氣清新,無工業源,沒有汙染源,天然飼料充足,適合放養野雞、野兔、牛、羊等,特別適合特色水產養殖。1---2年開荒養殖,2---4年擴大養殖規模,4----6年建設休閒山莊《就算是再熱的大夏天,晚上睡覺依然要冬天的棉被》、通過網路媒體,如新浪網/阿里巴巴等以及電視新聞媒體作宣傳,擴大高山休閒山莊知名度。打造國內頂級休閒山莊!

  專案名稱:特色養殖農場

  專案資金:由1-3人合作經營,約1-10年完成專案的整體規劃

  二、專案前期規劃:

  1、前期工程主要做好與村民、村委會和各級政府的土地流轉工作,以優惠的價格租下荒地;

  2、做好整體規劃,請專家做好充分論證,論證通過後開始養殖;

  3、具體專案為以養殖為主,生態種植為輔;

  參考專案一:引入野雞、土雞,,土鴨,野兔,牛,羊,石蛙,穿山甲等作為主要養殖項

  參考專案二:利用現有的水田挖水潭養殖清水魚、淡水魚,甲魚,等水產養殖

  參考專案三:引入立體休閒山莊模式。

  4、圍繞養殖場及現有空餘土地種植名優果樹,如梨、板栗等種植專案,形成生態迴圈。

  三、現狀/市場分析

  農業現狀及政府政策:

  農業現狀主要以手工農業為主,難以規模化生產,生產成本較高,效率很低。

  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建設新農村,一定要鼓勵發展高效生態農業。

  1:以建設新農村為機遇,生態農業以作為國家第一類鼓勵發展專案,政府已採取措施,如:2008年中央一號檔案--《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在多方面對農業專案進行扶持,組織有關技術部門,推廣適合當地農村發展的生態農業技術,扶持相關農民合作協會,提高農民的產銷組織化水平,加大對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2: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文中指出,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營銷理念與渠道:

  1、全程以公司化運作,註冊產品商標,以區分同類產品;建立動物產品成長ID卡及商標卡,做好產品出貨檢驗,保證產品質量;製作產品宣傳介紹彩頁。

  2、營銷理念突出產品高山產品、原生態,綠色、健康、營養保健等理念;

  3、與附近酒店/賓館籤長期供貨協議;適時與酒店/賓館合作搞促銷/宣傳活動,可以到養殖地參觀,釣魚,採摘果實,擴大現金消費量,提高高山養殖農場知名度;

  四、專案中後期計劃未來發展方向:

  通過前期3-5年時間發展,以動物養殖為主***80%***,果樹種植為輔***20%***,年銷售額達到100萬,利潤達到30萬。

  後期工程發展方向為以立體休閒山莊核心,大力發展生態農業,休閒度假,鄉村養老,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第三產業;預計總投資約1500萬元,資金靠前期積累或引入投資。

  五、生態模式及環保措施

  該專案在規劃設計時會充分作全域性規劃,並且請專家做一些論證;建設過程中對自然環境不會產生破壞,依託當地現有自然資源進行建設,做到最小化的建設改動;

  在營業過程中,對外不排放廢氣、廢渣、廢水等有毒物質,對周邊環境無影響,是一個典型的環保型生態農業旅遊休閒觀光專案。

  借鑑福建招寶-劉老根山莊的模式,引入一套使養殖、種植、沼氣等資源迴圈利用、變廢為寶、全面增值的生態經營模式,也稱農莊小迴圈技術。它是運用EM生物技術、沼氣技術、生態迴圈技術,使農莊內自己能生產肥料、飼料、燃料,並且沒有一點的汙染與廢物,能以最少的投入來生產出最多的產品,且都是質量好、市場大、價格高、競爭力強的綠色食品,實現多次的增值,使其效益達到普通種養場的510倍。

  六、建設地址及專案進展

  選址很重要,有山有水,還要適合長期發展及將來可旅遊開發。

  本專案進展順利,預計2009年開始執行。

  1、準備現場考察其他已經很成功的山莊,近期將考察華東生態農業,休閒旅遊企業,學習種養技術。

  2、聯絡各個特色養殖單位,瞭解牛、羊、土雞、水產等引種事項,學習畜宿建設知識及養殖技術。

  3、準備啟動資金20萬元。

  4、和村委會/各級政府溝通土地流轉問題

  目前亟待完成的工作:

  1、選址、租地,總體規劃/論證,初期建設。

  2、完善策劃書,與政府/投資人合作,爭取最大支援---資金/土地/經營權。

  3、學習種養技術,引種。

  4、挖掘資源,與農莊及高校商洽達成合作意向。

  5、取名/商標設計,取得商標權,開始公司化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