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中的創業人才

  或許你經常聽過這樣的現象,讀書的時候是學霸,但是畢業之後反而平平淡淡,甚至找不到工作,而那些差生則早早接觸社會,幾年之後卻搖身一變成為老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文章。

  案例1:尷尬同學會:學霸找不到工作 差生創業當老闆

  大年初二,今年即將從國內一所名校畢業的碩士生楊佳在杭州參加了高中同學會,讓她十分吃驚的是,曾經班上的“差生”部分如今已小有成就,而不少成績優異的“學霸”、“尖子生”包括自己在內卻還在迷茫中。

  “好幾個‘差生’都自己開公司做了老闆,而我卻還是一個連工作都沒著落的實習生。”楊佳說,這場同學會著實讓她這個“待業青年”受到了刺激。

  讓楊佳印象最深的是她的同桌,這個和她同是26歲的男生,如今創業做了花卉園藝栽培,生意料理得有聲有色,還常常被報紙雜誌採訪。“那個時候我是班長,老師總會把班上成績最差的同學安排給我當同桌,讀書的時候總是我管他。現在感覺情形完全顛倒了,聽他手舞足蹈地講創業故事,覺得特尷尬。”楊佳說,作為名校的高材生,她曾有很強的優越感,但如今卻覺得無地自容。

  楊佳說,儘管她學歷高,但對於未來,她並沒有多大信心。在最近的兩個月,楊佳參加了多個應聘,卻都沒有成功。“更難受的是,很迷茫,不知道喜歡什麼,以前只知道讀書,只知道成績,現在卻找不到方向。所以還挺羨慕那些有目標的‘差生’。”

  同樣被這個問題困擾的還有“海歸”程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程璇以此自嘲。程璇年前剛從一家企業辭職,對自己的未來也迷茫。

  程璇說,小時候的好學生們嘴裡不說,但心裡總有個坎,覺得一輩子都要優秀,怕失敗,很多時候邁不開手腳。“所以工作挑來挑去總感覺都不滿意。兩年前有個跨國公司要我,但前提是要當一年的最基層銷售員,我當時覺得要去商場裡推銷太難堪了,沒答應。”楊佳說,這種“一直要優秀”的壓力讓她總想逃避現實,所以她寧可待業也不想去一個讓她沒面子的公司工作。

  記者發現,每到春節、十一長假等同學聚會多的時候,關於“優等生”和“差生”的話題總會被很多網民提起。而“優等生”長大後不如“差生”也一定程度上成為一種社會現象。

  “唸書的時候,聽話守規矩會讀書的是好,到了社會上膽子大臉皮厚敢於破舊立新的是好;唸書的時候不談戀愛的孩子是好,一畢業,戀愛結婚生子越早越好。學生時代和進入社會之後,好多評價標準都瞬間倒置了。”網友“晴天”說。

  心理諮詢師蔡春曉分析認為,“優等生”們有這種焦慮是因為,初入社會的他們往往會因為顧慮多、好面子等原因,在自我認同上產生迷茫,“優等生”的名頭也會成為一種負擔,影響著他們的心態和選擇。同時這也反映出應試教育的一些問題,社會看重的不僅是學生的成績,更重要的是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等,而這些只顧成績的學生可能掌握比較少。

  “不過總體來說,受過良好教育的肯定還是佔優勢,高材生們需要去扭轉這種失衡的心態,腳踏實地地去努力,未來自會見分曉。”

  案例2:“差生”一學期掛6門課 如今創業營業額2000萬

  “明年9月,我會飛英國繼續讀碩士。等讀完,我還想試著申請哈佛、劍橋的博士。”昨天,在浙江萬里學院的一個小咖啡館裡,21歲的大四學生黎冠文說起未來的打算,顯得從容而堅定。

  你絕對想不到,眼前這個年輕人,3年前還是一個典型的“差生”,不愛讀書、隔三差五逃課、掛科,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混過來”的。

  所幸,他在創業中找到了自我。今年,他和朋友一起經營的POP海報培訓公司年營業額已達到2000萬元,而他的個人年薪也已高達百萬。現在,他越來越感覺到學習的重要性,“我還不能算成功,需要多走出去看看,多學習。”

  曾經的他

  一學期6門課不及格

  創業經歷兩次失敗

  黎冠文,浙江萬里學院會展經濟和管理專業大四學生。一張稚嫩的“鮮肉”臉,即便配上一身黑色,貌似也跟“創業精英”搭不上邊。

  “我的確不算什麼精英,以前真的是混過來的。”黎冠文靦腆地笑了笑,用手指向上推了推黑框眼鏡。

  黎冠文說,他從小就不愛讀書,初中時唯一興趣是畫POP海報***英文point of purchase的縮寫,即在購物場所能促進銷售的廣告***。那時家裡沒錢送他去學,他就上網自學。

  高考結束,他開始做自己想做的事——和4名同學一起,辦個了POP海報培訓班,一個暑假賺了兩三萬。遺憾的是,為了錢怎麼分,幾人最終分道揚鑣。

  上大學後,黎冠文經常逃課去天一廣場、城隍廟閒逛,一學期下來掛了6門課。

  不過,閒逛也並非毫無收穫。他發現,在天一廣場、城隍廟這些寧波最繁華的商圈,很多店面都沒有POP海報。“實際上,這塊市場很大,但做這方面培訓的卻很少。”

  大二那年,他再次與人合作,開辦POP海報培訓班。這一次,錢怎麼分的問題解決了,但團隊凝聚力不夠,不了了之。

  大三暑假,他去北京玩,認識了兩個做平面設計的朋友。三人一拍即合,成立“北京Deano手繪POP培訓工作室”。

  回到寧波,黎冠文又開始招生。他的微博“手繪POP大雜燴”,將自己畫好的海報模板上傳到微博上,免費供別人參考,目前粉絲已上萬。

  現在的他

  公司年營業額超2000萬元

  業務遍佈全國20多個省市

  這一次,黎冠文在網上釋出招生資訊後,有上百人報名參加培訓。他們來自全國各地,有學生,有已工作的白領。對外地的報名者,他用網路授課;本地的,就藉助學校教室上課。工作室進賬6萬多元培訓費。

  那麼年輕,憑什麼讓別人信服?黎冠文嘿嘿一笑,”每次上課,我都穿西裝打領帶,大家都以為我至少有個二十七八歲。”

  吸取了前兩次失敗的教訓,他不但每週去參加學校開設的黑馬創業班,還瘋狂看書。

  公司逐漸走上正軌,如今,黎冠文的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漢、重慶等20多個省市都有業務。明年,他還打算開發香港、澳門的市場。

  “現在,公司每個月有110場次左右的培訓,每場次人數從二三十人到七八十人不等。今年的營業額已經超過了2000萬元。”黎冠文說,他的個人年薪也達到了百萬。

  這個成績讓很多人望其項背,算是非常成功了。但黎冠文有一股強烈的危機感,“POP的培訓門檻比較低,我想很快就會有人來做這個。”

  為了不被他人取代,他們借鑑新東方上課的模式,同時還開起了出售馬克筆、書等周邊產品的微店。目前,公司課程培訓和周邊產品銷售額的比例是1:1。

  甚至為給課程增值,黎冠文還和企業合作,向有需要的企業推送有POP海報特長的員工。今年,公司已為2000多名學生推薦工作崗位。

  未來的他

  明年9月將飛英國讀研

  已有6所知名大學拋來橄欖枝

  原本就不愛念書,現在又創業成功,大學畢業後,是不是打算繼續創業,將公司發展得更強更大?

  黎冠文搖搖頭,“感覺學的東西不夠用。創業後,我反而愛上學習了。”

  今年,他向英國的大學發起了讀碩申請。

  看中他的創業經歷,目前,已有愛丁堡大學、倫敦大學卡斯商學院等6所英國知名大學向他拋來橄欖枝。

  雖然沒確定去哪所學校,但黎冠文能肯定的是,他會前往英國繼續唸書,讀完研究生,他還想再試著申請哈佛、劍橋的博士生試試。

  那公司怎麼辦?黎冠文也不打算放棄。“我們的模式非常靈活,哪裡報名要參加培訓的人多,我們就把培訓師派出去。即便人在國外,我也能遠端掌握公司的動向,何況還有值得信賴的小夥伴。”

  “我是個不喜歡標準答案的人。”黎冠文說,現在的他就是想出去看看,多提升自己。“我希望多年後,跟我一起創業的夥伴們,不會因為跟了我而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