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食怎樣吃才健康

  甜食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據《詩·幽風·七月》載:“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那麼,?

  運動前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付出大量體能,而運動前又不宜飽餐,這時,適量吃些甜食可滿足人體運動時所需的一定量的能量供應。

  過於疲勞與飢餓時

  這時體內熱能失去過多,人體虛弱,吃些甜食,其中糖可比一般食物更快地被血液吸收,迅速補充體能。

  頭暈噁心時

  這時飲糖分高的水,可提高血糖增強


甜食


 

  甜食如何不胖

  愛吃甜食的你,一定要多注意哦!營養學家說,上午十時左右,和下午四時左右是食用甜品的最佳時間。此時間段適當品嚐一點甜食,可以消除疲勞、調整心情、減輕壓力。但只能是“點”到為止,不可多食。

  1.血壓過低有不少人都有過這樣的遭遇。接近中午時,突然會覺得頭昏,手腳冰涼,連說話的力氣也沒有了。這時有經驗的人會提醒你,去吃點東西最好是甜食,頭昏的情況一般都會好轉。這是因為血壓過低,寒冷時尤其會出現這種現象。

  2.血糖過低由於過分控制糖分攝取,而出現低血糖導致的休克症狀時,飲糖水或其他甜性飲料,可使患者度過危機。

  3.運動前人體在運動過程中付出大量體能,而運動前又不宜飽餐,這時,適量吃些甜食可滿足人體運動時所需的能量供應。

  4.頭暈噁心時這時飲糖分高的水,可提高血糖增強抗病能力。

  5.嘔吐或腹瀉時這時病人腸胃功能紊亂,有脫水症狀,如喝一些鹽糖水,有利於腸胃功能的恢復。

  6.糖尿病患者人們總是覺得糖尿病患者們必須一點甜都不能沾,可事實上,醫生總會提醒那些糖尿病患者,平日應經常測血糖和尿糖,出門時還要帶塊巧克力或糖塊。如果在馬路上出現頭暈、無力等症狀,可先吃塊糖。

  7.過於疲勞和飢餓時這時體內熱能失去過多,人體虛弱,吃些甜食,其中糖可比一般食物更快地被血液吸收,迅速補充體能。

  甜食吃多了,有什麼害處

  俗話說,“食蔗高年樂,含飴稚子歡”。甜蜜蜜的糖,人人愛吃。吃甜食有補充氣血、解除肌肉緊張和解毒等功能,而且糖果可以豐富人們的生活,點心中適當加些糖可提高食慾。但吃得過多,甚至嗜好成癖,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各國人口死亡率竟與該國糖的消耗量成正比。世界衛生組織在調查23個國家人口的各種死因後指示,嗜糖比嗜煙更可怕。長期嗜食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要比正常食糖者縮短20年左右。

  據英國和加拿大醫學科學家研究證明,老年人的某些癌症竟與多食甜食有著不解之緣。日本學者認為,糖是一種酸性食物,如果大量食用,會使體內酸鹼平衡失調,呈現中性或弱酸性環境,這樣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削弱白細胞抗擊外界病毒進攻的能力,加之鈣量不足,均可成為致癌的誘發因素。

  吃糖過多,糖在人體內表現為較強的有機酸,它促使胃酸增多,加重胃病患者的疼痛,造成胃潰瘍等疾病的發生,減低胃腸的蠕動,造成便祕。吃糖過多,在腎臟中產生高濃度的草酸,草酸與鈣產生化學作用,生成草酸鈣沉澱,就是尿道結石和腎結石的成份。據統計,結石患者多愛甜食。

  經常吃糖可為口腔的細菌提供生長繁殖的良好條件。這些細菌和殘糖在一起,能使牙齒、牙縫和口腔裡的酸性增加。牙齒經常受酸性侵蝕,就容易引起齲齒和口腔潰瘍。

  吃糖過多會影響視力。因為糖在體內代謝需要維生素B2參與,而糖本身不含維生素B2,故吃糖過多會造成人體維生素B2缺乏。體內維生素B2缺乏時,可使血液、神經或消化系統的組織內丙酮酸和乳酸等積蓄,從而抑制膽鹼乙醯化酶,阻礙乙醯膽鹼的合成,導致視神經傳導障礙。因此,過量吃糖易發生神經炎,尤其是球后神經炎,使視力下降。此外,糖在體內與鈣發生中和反應,致使體內鈣大量消耗,鈣元素的減少,又使眼球壁失去正常的彈性,眼球易伸長,引起軸性近視。

  長期攝入糖量過多可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的增加。國外有人報告,正常人吃高糖膳食3周,血清中甘油三脂由原來的80 mg,升高到173 mg,增加一倍多。國內調查也有類似情況。由攝入過多糖類而引起的高脂血症,醫學上稱為“糖致高脂血症”。西歐和美國等國的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肥胖病、糖尿病的發病率之所以高,與他們的高糖高脂飲食有關。

  經常過多吃糖能使人發生營養不良和貧血。每1克糖在體內經過氧化可產生16.5千焦耳熱量,所以能代替一部分飯菜,以減少食量。這樣做,身體所需要的總熱量雖然夠了,但身體所需要的其他營養素,如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就不夠了,會引起營養失調,天長日久,就會發生營養不良和貧血。

  有些學者認為,吃糖量如果達到總食量的16~18%時,就可使體內鈣質代謝紊亂,妨礙體內的鈣化作用。由於缺鈣而導致骨質疏鬆,所以老年人容易發生骨折。

  甜食影響智商。德國法蘭克福的名醫雷爾特博士研究發現,兒童多食糖果和甜食,必然會降低食慾,一日三餐大受影響,結果減少了蛋白質和維生素的吸取量。他說,在兒童時期,腦是身體發育最旺盛的部分。但如果缺少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就會使腦發育遲緩,智商不高。因此,家長不要一味地讓孩子吃糖果,以免影響腦部發育。

  糖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食品。那麼究竟每人每天吃多少才合適呢,國內外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一般情況下,以每天每公斤體重控制在0.5 g為宜。這樣才有益健康,避免某些疾病。

  有的病人不宜吃糖。如風溼病***包括風溼關節炎患者***,因為體內鹼性物質貯備少是疼痛原因之一,如果再多吃糖,中和去一些鹼,無形中加重了病情。此外,感冒、肺炎和各種急性感染者也不宜吃糖。齲齒、心血管病、糖尿病人最好是不吃或少吃糖。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白糖也不宜“生吃”。平時吃饅頭、餈粑,不少人喜歡夾或蘸白糖吃,這種生吃白糖的方法很可能對健康不利。因為白糖在生產、包裝、運輸、貯存過程中,容易受病原微生物的汙染,尤其是存放一年以上,顏色變黃後的白糖,極可能有蟎蟲生長。如果吃了這種白糖,就會引起胃腸不適、腹瀉等症狀,甚至因吸收蟎蟲屍體分解物和分泌物過多而引起泌尿系統的無菌性炎症或全身性過敏反應。所以,營養學家們指出,白糖不僅不宜存放過久,更不宜生吃。只有在吃前加熱到70 ℃,時間超過三分鐘,才可殺死蟎蟲,破壞過敏原,免此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