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市創業優惠政策

  鎮江市有沒有關於創業的優惠政策出臺呢?詳細的內容是什麼?小編把整理好的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記者從鎮江市京口區有關部門獲悉,該區規定凡畢業2年內並在1 月1日之後在區工商部門登記註冊的大中專畢業生,不論戶籍性質,在享受的基礎上,均可享受區創業扶持資金一次性獎勵;對畢業2年內在本區創辦科技成果轉化或從事文化創意類專案的大學生,經評估後可給予5萬元以內的資助;不論社群還是行政村,每成功扶持一人創業均給予一定的獎勵……

  據瞭解,該區近日出臺的創業扶持政策具有政策更優惠、覆蓋更全面等特點,其目的就是要在全市率先達到國家級創業型城市標準。該區主要工作目標是:到年底,全區所有街道達到創業型街道標準,力爭1個鎮達到創業型鎮標準,全區建成8個創業孵化基地,新建面積1000平方米以上的創業實驗基地1個;到上半年,所以街道***鎮***達到創業型街道***鎮***標準,在全市率先建成國家級創業型城區。

  鎮江市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

  一、初始創業補貼

  凡2010年1月1日起領取《營業執照》初始創業、穩定經營在6個月以上符合補貼物件的初始創業人員,可按每戶一次性給予1000元的初始創業補貼。

  二、社會保險補貼

  對大中專技職校畢業生在畢業後兩年內創業並繳納社會保險的,比照靈活就業困難人員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三、創業擔保貸款扶持

  創業擔保貸款發放的個體物件為大中專畢業生、退伍軍人、婦女、大學生村官、反鄉農民工、殘疾人等所有符合條件的城鄉創業者。目前我市規定,創業擔保貸款額度一般在2-5萬元,經營專案較好的、規模較大的貸款額度可達到20萬元,並由政府給予全額貼息***個人不付利息***。

  四、免收相關行政事業性收費

  畢業2年內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除建築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咖、氧吧等***,自其在工商部門首次註冊登記之日起三年內免收管理類、登記類和證照類等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專案有:

  1.工商部門收取的個體工商戶註冊登記費***包括開業登記、變更登記、補換營業執照及營業執照副本***;

  2.衛生部門收取的行政執法衛生檢測費、衛生質量檢驗費、預防性體檢費、現場調查費;

  3.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收取的職業資格證書工本費;

  4.各級政府及財政、物價部門批准設立的涉及個體經營的其他登記類、證照類和管理類收費專案。

  五、個體工商戶升級創辦私營企業補貼

  個體工商戶升級創辦私營企業補貼,可按每戶一次性給予2000元的創業升級補貼。

  六、各類新創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新錄用就業困難人員崗位補貼

  凡市區各類新創辦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持續生產經營6個月以上的,每新錄用1名就業困難人員,並與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同時繳納社會保險的,一次性給予企業或個體工商戶500元的崗位補貼。

  七、“三新”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補貼

  符合條件的“三新”企業每吸納一名全日制應屆大學畢業生,並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的,分別給予企業3000元補貼、給予大學生個人1000元補貼。

  八、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見習補貼

  對本市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進入經認定的市級就業見習基地見習,每人每月發放生活費補貼300元,補貼期限為3個月,最多不超過6個月。

  九、創業孵化基地補貼

  對市、區、街道***鎮***社群***村***投資新建或改建的創業孵化基地,經評估認定為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的,與吸納符合條件的下崗失業人員人數掛鉤,可按政策規定享受一次性補貼,新建的最高補貼不超過30萬元,改建的最高補貼不超過15萬元。進入創業孵化基地自主創業者,可享受創業扶持政策,孵化基地實行動態管理機制。

  十、創業實驗基地補貼

  對大中專***技、職***院校投資新建、改建的創業實驗基地,安排大中專技職校學生進入創業實驗基地創業實驗,經評估認定為創業實驗基地的,可按規定享受一次性補貼。按新建的最高不超過10萬元、改建的最高不超過5萬元給予補貼。

  十一、創業實訓基地補貼

  經認定的創業實訓基地吸納創業培訓學員參加創業實訓後,創業成功人數高於80%的按參加創業實訓總人數給予補貼,低於80%的按實際創業成功人數給予補貼。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補貼期限為3個月,最多不超過6個月。

  江蘇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提升至10萬元

  江蘇為更好的扶持創業者,特推出“創業九條”。其中,包括事業單位人員創業,人事關係保留3年;創業扶持物件擴大;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額度提升為10萬元等。

  日前,我省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通過“創業九條”來支援和鼓勵大眾創業,吸引和集聚高層次人才來江蘇各地創新創業。其中,最大的亮點就是,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離崗創業的,經原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

  事業單位

  專技人員離崗創業保留三年人事關係

  支援高校、科研院所等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職創業、離崗創業是“創業九條”中最大的亮點。

  據瞭解,對於離崗創業的,經原單位同意,可在3年內保留人事關係,與原單位其他在崗人員同等享有參加職稱評聘、崗位等級晉升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新規還鼓勵利用財政性資金設立的科研機構、普通高校、職業院校通過合作實施、轉讓、許可和投資等方式,向高校畢業生創設的小微企業優先轉移科技成果。完善科技人員創業股權激勵政策,放寬股權獎勵、股權出售的企業設立年限和盈利水平限制。

  另外,新規還將進一步落實創業創新稅費優惠政策,將企業吸納就業稅收優惠的人員範圍由失業1年以上人員調整為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同時大力培育企業家精神和創客文化,打造“創業江蘇”品牌,營造濃厚的大眾創業氛圍,爭取到2020年扶持成功自主創業60萬人,帶動就業300萬人以上。

  登記改革

  推動“一址多照”“一照多址”

  新規還優化創業創新環境,儘可能簡化創業者的證照申領程式。在全面推行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稅務登記證“三證合一”基礎上,逐步統一社會信用程式碼,實現“一照一碼”。允許各地結合實際放寬新註冊場所登記條件限制,推動“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叢集註冊等住所登記改革,分行業、分業態釋放住所資源。

  新規優化工商註冊流程,推進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運用大資料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服務和監管。全面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再取消下放一批制約經濟發展、束縛企業活力的行政許可事項,大幅減少投資專案前置審批。規範審批行為,推廣“一個視窗”受理、網上並聯審批等方式。

  創業扶持

  扶持物件擴充套件到城鄉各類勞動者

  今後,凡是有創業意願和培訓願望並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城鄉各類勞動者,包括畢業前2年的大學生,參加人社部門認定的創業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的,都可以獲得創業培訓補貼。對外省籍高校畢業生在江蘇創業的,同等享受創業扶持政策,並准予在創業地落戶。

  新規對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等首次成功創業並正常經營半年以上的創業主體,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補貼標準由當地人民政府確定。

  新規鼓勵城鄉勞動者投身“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創業。對勞動者創辦社會組織、從事網路創業符合條件的,給予相應創業扶持。對已進行工商登記註冊並辦理《就業創業證》的網路商戶從業人員,同等享受各項就業創業扶持政策。

  對未進行工商登記註冊,但在網路平臺實名註冊、穩定經營且信譽良好的網路商戶創業者,符合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政策;其從業人員可認定為靈活就業人員,享受相應的政策扶持。

  載體建設

  眾創空間享稅收優惠政策

  據瞭解,目前各地已經建立科技企業孵化器、大學科技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等各類創業載體,這些創業載體享受稅收減免等優惠政策。

  新規明確,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同樣適用科技企業孵化器稅收優惠政策。鼓勵有條件地區對眾創空間的房租、寬頻網路、公共軟體等給予適當補貼。每年評估認定一批省級創業示範基地,給予一次性獎補。

  新規還鼓勵各地、各部門積極探索運用購買公共服務成果的方式,用市場化辦法支援創業載體建設。引導各類創業載體和眾創空間等新型孵化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的創業服務。

  融資保障

  個人貸款最高額度調整為10萬元

  新規要求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機制,運用財稅政策,支援風險投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等發展,引導社會資金和金融資本支援創業活動,擴大創業投資規模。新規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採取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入股的方式,與社會資金、金融資本共同建立眾創投資基金和眾創公益基金,增加資金的可獲得性,促進初創期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支援新興產業領域早中期、初創期企業發展。開展股權眾籌融資試點,推動多渠道股權融資,積極探索和規範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發展新型金融機構和融資服務機構,促進大眾創業。

  擴大創業貸款擔保基金規模,我省要求各省轄市和縣***市***擔保基金總額要在2—3年內增加到不低於3000萬元和1000萬元。個人貸款最高額度統一調整為10萬元,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適當提高。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