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養殖方法是什麼

  鸚鵡飼養簡單,管理粗放,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且容易繁殖。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鸚鵡的正確飼養方法,歡迎閱讀。

  鸚鵡飼養八大要點:

  1.鸚鵡的糞便、羽毛在溫暖潮溼的居家環境中是細菌滋生的溫床,為保證鸚鵡及家人的健康,對籠子、棲架和鸚鵡接觸的其他物品要經常清洗消毒。當鸚鵡在家人經常活動的區域如地板、沙發和床上游玩時,要用報紙、塑料袋或布片等進行襯墊,防止被鸚鵡的遺留物汙染。

  2.食物中毒和消化系統疾病是鸚鵡的常見病,主要是由誤食了不潔食物引起。積極的做法是避免鸚鵡在各種情況下發生誤食。

  3.鸚鵡的食物加工方法與我們習慣的烹調方法應有所不同,不能新增油脂和各種調料,煮熟的食物要放涼至室溫後才能喂鳥。有的鸚鵡在進食了熟食後會出現腹瀉症狀,可以在幾個方面尋找原因,食物未煮透,尤其是魚、肉、蛋等葷腥原料;有些食物被放入冰箱儲存,取出後未解凍就餵給鸚鵡;有的食物不宜熟食而被煮熟餵給鸚鵡。

  4.瓜果蔬菜最好是生喂,但在餵給前先要洗淨、消毒。食物的消毒不能採用通常的家用洗滌劑和消毒液,您可以在清潔的盆中放入冷水,加入幾匙精鹽和少許檸檬汁釀成浸泡液,水果和蔬菜在其中浸泡5-10分鐘、葉菜浸泡3分鐘左右後取出,再以流動的自來水衝漂乾淨。

  5. 室內的溫度不適可以使鸚鵡的體質下降、免疫力變差,嚴重的還會導致鸚鵡死亡。

  6. 給鸚鵡美容的方法就是剪羽。剪羽是最直接最有效保護鸚鵡的方法,防止幼鸚鵡飛逃,以及飛行可能帶來的危險和傷害例如撞牆撞玻璃,或者飛逃後餓死、遇上動物等。鸚鵡的飛行目的是為了逃避敵害和尋找食物,當沒有敵害和食物充足的時候,翅膀就會退化,

  7.鸚鵡其實是很怕熱的,炎熱對鸚鵡的傷害遠甚於寒冷。環境溫度超過35℃時,大多數鸚鵡就會煩躁不安;超過37℃時,個別體質差的鸚鵡就可能因為中樞神經麻痺而死亡。預防鸚鵡中暑的做法很簡單:夏季注意室內通風,別把鳥籠和棲架放在光照強烈的地方,飼料中多給新鮮蔬果,有條件的可用空調或冰塊給室內降溫,當鸚鵡出現熱現象時可以朝它噴水霧。

  8. 訓練鸚鵡是必須的。在固定時間給予固定的食物量,這食物量遠較之前的量為少,讓鸚鵡學習瞭解此時的食物就是這麼多,如撥掉了,就得等下餐,漸漸地會比較珍惜食物而改變其行為,這需要家人一起配合;如果是脾氣很大的鸚鵡,建議不要一下子將量減少太多,循序漸進才好,或是選用開口有內縮的飼料盆。

  鸚鵡養殖方法之籠子

  應採用較大的方型金屬籠,籠的大小為長40釐米、寬35釐米、高35釐米,籠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託糞板,便於清理糞便。虎皮鸚鵡的巢箱為橫窩,巢箱大小為長25釐米、寬14釐米、高14釐米的一個長方形小木箱,中間有隔板,分為內外兩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圓洞,直徑6釐米,外室與內室中隔板上開一個同樣圓洞,直徑4釐米,為鳥出入之門戶。每天應更換清潔飲水,每週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晒鸚鵡。

  鸚鵡養殖方法之食物

  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餵。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穀殼,青菜在喂前要洗淨,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乾,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衛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虎皮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溫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溫度不要低於0℃。

  鸚鵡養殖方法之溫度

  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於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以上時要加強通風。虎皮鸚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穀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喂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取。虎皮鸚鵡4個月齡達性成熟,開始發情、交配,可作為種鳥進行繁殖了,虎皮鸚鵡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窩可產4~7枚蛋,蛋呈白色,每天或隔天產1枚蛋,在產第三枚蛋時雌鳥開始坐窩孵化,孵化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18天。

  鸚鵡的繁殖

  虎皮鸚鵡容易繁殖,但要避免雜交,保持本品種純正。為了後代健康,宜選擇1--2歲的親鳥配對。雌雄交配以後,不久雌鳥就開始產蛋,隔天一蛋,共產4--9枚。

  雌鳥產蛋開始後就不離巢,一直到孵化結束,這期間全靠雄鳥叼食餵養。孵化期為18天左右。虎皮鸚鵡的雛鳥屬晚成鳥,孵化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親鳥育雛的方法是:雄鳥喂雌鳥,雌鳥再喂雛鳥。雛鳥生長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獨立生活。長到5--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

  飼養鸚鵡誤區:

  1.當你的鸚鵡亂咬時,不要打它的嘴或身體的其他部分。也不要將它摔在地上或搖晃它,更不要把它關在櫥櫃或者浴室裡,不要將它扔到鳥籠裡。這些行為都是具有強制性和侵略性的。你的鸚鵡將抗拒你的暴力、反擊你的侵略,而且變得不斷亂咬、困惑和害怕,它會單純地把你和那些讓它恐懼的舉動聯絡在一起。

  2.餵食幼鸚鵡時不要擔心它們飢餓而過量餵食。在自然界中,父母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鸚鵡的餵食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餵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餵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3.只餵食葵瓜子是錯誤的。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4.大多數種類的鸚鵡都有一定的抗寒能力,有的鸚鵡主人不瞭解這一點,於寒冬季節額外在鳥籠附近加溫,結果是當鸚鵡往來於籠子和活動場所時,太大的溫差變化使鳥感冒。只要保證鸚鵡不捱餓,不被寒風直吹,冬季保持5℃以上的室溫,就能讓鸚鵡舒適地越冬。

  5.不要讓鸚鵡站在肩上,對於長髮的主人來說,髮絲可能纏繞到鳥翅鳥腳而不自知,等到組織壞死才發覺。沒有人會忘了自己手臂上站了一隻鸚鵡,但肩上的鸚鵡就可能沒注意,不小心出門,它就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