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自主創業環境分析

  在現今社會經濟不斷髮展就業形勢卻不容樂觀的情況下,大學生創業也自然成為了大學生就業之外的新興的現象。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的外部環境分析

  ***1***、人口環境

  中國的人口一直是世界之最,從大學生方面看,中國在2010年大學生人數將達到3000萬,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對商業而言,這將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機會。全球人口持續增長,意味著人民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增加。90%的新生人口在發展中國家增加,使得需求層次的升級受影響。

  隨著生活條件和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口的平均壽命大大延長,老年市場比較有前景。

  ***2***、經濟

  近三十幾年,中國的經濟發展迅速,對外開放進一步加深,加入WTO,成功舉辦奧運會,世博會,與世界的進一步接軌為中國的廣大創業者也帶來了巨大商機。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均收入大大提高,此時的大學生創業無疑是不錯的環境。

  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問題也日益暴露。GDP的增長以巨大的資源負擔為代價,國外的大型跨國企業擠佔中國市場,新生的大學生創業者面臨的是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和來自國內國外的雙重挑戰。

  同時,雖然國家實施了許多鼓勵創業的政策。但目前的經濟現實是大量的政府補助的資金流向本已財政雄厚的國有企業,各中小企業經營在稅收等各個方面都沒有國有企業的優惠,使其經營更為困難,創業就更為不利,權力資本的暴利在擴大而中小企業普通民眾的盈利空間被擠壓。

  ***3***、自然環境

  中國人口眾多,擁有廣泛的市場,而大學生創業地點又多選在較為繁華的大都市或省會城市,市場潛力巨大。以北京為例,北京人口密集,在那裡開飯店經營得當沒有賠錢的,只在乎賺得多少而已。

  從總體上看,中國自然資源十分豐富,但資源利用率低,大量資源遭到浪費,這一方面是中國的開採技術不夠,另一方面也是中國人受傳統資源觀影響,認識不到資源的稀缺性。自然資源提高利用效率十分必要。如今面臨資源短缺、環境汙染嚴重、能源資源成本上升的難題。實行生態營銷、綠色管理是大勢所趨。

  ***4***、科技環境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發展對經濟發展有巨大影響。當前,世界新科技革命正在興起,生產的增長越來越多的依賴科技進步,以網際網路為例, 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伴隨而來的就是資訊的大爆炸,網上各種創業機會,風險投資,加盟資訊業越來越多。而創業者也可通過網際網路更好的掌握經濟狀況和市場行情,為自己的創業提供更多的競爭資訊。作為大學生能更好的緊跟科技的發展。更多的考慮應用尖端技術,以適用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

  ***5***、政治法律

  中國國內環境穩定,有利於經濟發展和人民貨幣收入。

  政府對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各方面的保障,如:簡化不必要的程式;建立自主創業教育培訓中心免費為大學生提供專案風險評估和指導;儘快落實國家相關針對大學生創業的稅收減免的優惠政策;大學生創辦的企業被認定為青年就業見習基地的,就可以享受市有關補貼;對大學生創業失敗經機構審查非人為故意的,可免除所貸資金利息等。高校畢業生***含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研究生***從事個體經營的,自批准經營日起,1年內免交個體戶登記註冊費、個體戶管理費、經濟合同示範文字工本費等。此外,如果成立非正規企業,只需到所在區縣街道進行登記,即可免稅3年。 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最高可為7萬元,並享受貸款貼息。

  ***6***、社會文化

  十七大上,國家“以創業帶動就業”,表明這個社會對創業地位的進一步重視,創業已成中國社會的一部分。高校和社會越來越注重大學生的創業。例如舉辦“挑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歐萊雅“全球商業策略競賽”等可以為大學生創業積累專案和經驗;又有像“贏在中國”這樣的節目為創業尋求投資。

  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事實:當前大學生創業少有高技術的專案,無論是在校的還是畢業以後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經營缺乏技術含量的小本生意。大學生在校所學的技術仍未很好的應用到創業中去,創新意識也不夠強烈。

  大學生創業還缺乏系統的創業教育,而我國社會目前對創業教育方面的發展還很不足。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宗教色彩濃厚,影響人們的消費活動,這也是一個商機。

  大學生創業的環境分析

  1.大學生的就業形勢

  就業形勢嚴峻的現象已經延續多年,大學的擴招,我們也常常看到這樣的社會現實:北大學生當屠戶賣肉,當油漆工人;人大的學生蘇微微靠脫衣服自理;成千上萬的大學生爭著競聘掏糞的環衛工和殯葬工,數以萬計的大學生湧入打工流,和農民工搶飯碗;還有更多的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去年經濟危機剛剛來襲,政府雖然都有提高警惕,早做準備,不僅政府機關超常招人,而且村官、社群職務等也準備擴招,但是這幾年大學擴招出的大學生一時半會還很難消化。畢業生的數量還是有增無減,就業形勢只能越發嚴峻。其中原因還包括:一方面,就業幾近飽和的一線城市還是很多畢業生的首選就業地點,他們寧願漂在一線城市也不願意去二三線城市發展;另一方面,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狀況。

  2大學生創業的背景

  嚴峻的就業形勢是大學生創業的驅動力。

  隨著中國教育的不斷改革,高等院校不斷的擴招和畢業生人數的不斷增加,應屆大學生已經成為我國人力資源的最大主力軍。所以當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表面上很多都已經找到自己的崗位,但是整體上來看,形勢不容樂觀。雖然今年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但在今年高校畢業生急劇膨脹的形勢下,根據資料統計面對660萬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依然非常嚴峻。

  3.國家政策的支援和鼓勵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鼓勵政策,加大了對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扶持力度。例如,國務院辦公廳早在2002年就明確規定:“鼓勵和支援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工商和稅收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積極給予支援。”但是在實際操作在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其中表現在相關政策還不夠完善,雖然在工商和稅收方面得到一定的優惠,但並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機制。政府機關要繼續加大對大學生創業支援的力度,把政策落實到位。

  4.金融危機降低了創業的門檻

  每一次的金融危機都是一次經濟復甦的潛伏期,隱藏著巨大的能量與生機。金融危機造成的低廉物價,降低創業的成本;市場需求的不足造成經濟活力下降,恰好為創業者提供一個較好的競爭環境,失業率上升造成人才的流動,有利創業者僱傭員工;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結構調整也為創業提供了較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