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勵志故事

  人們只看到程式設計師臉上風光的時候,卻不曾想到程式設計師背後勵志的故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尼克·達洛伊西奧一位成功的程式設計師***碼農***,在他僅僅只有18歲時就擁有了這一切:智慧、權力、數以百萬計的美元儲備。這是一個關於從15歲開始寫程式,17歲拿到3000萬美元融資的年青程式設計師的成功勵志故事。讓我們要看看他的人生經歷,年青創業者們可以學到什麼,尤其是那些年青的程式設計師們,碼農也會有春天!

  你可能聽說過達洛伊西奧將自己開發的叫作“viral Summly mobile news summarization”的手機新聞彙總APP以3000萬美元出售給YAHOO的訊息,當時尼克·達洛伊西奧只有17歲。澳大利亞出生的達洛伊西奧是英國程式設計師神童。是的,在中國,我們一般稱這種人為碼農。在他還只有15歲在倫敦的家中時,他即在他父母的臥室裡開發應用程式。

  尼克·達洛伊西奧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白手起家的百萬富翁之一。他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風險投資支援的創業者:2011年他首先從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地平線創投為他的Summly籌集30萬美元的種子資金;然後在2012年,從不同的A-list名人投資者獲得123萬美元投資,這些投資人包括小野洋子,魯珀特·默多克,史蒂芬·弗萊和阿什頓·庫徹。尼克·達洛伊西奧現在是雅虎的移動專案團隊的關鍵專職委員,最近被華爾街日報評為“年度創新人物”。

  以下是企業家雜誌對尼克·達洛伊西奧的訪談:

  企業家:雅虎收購Summly的時候你是怎麼慶祝的?

  尼克·達洛伊西奧:我的經驗是有點超現實。從我開發Summly時起,我其實只是認真的去工作,並繼續專注於我的工作。當我的Summly被雅虎收購,並演變成現在的雅虎新聞摘要APP,這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時刻。

  企業家:你覺得雅虎新聞摘要APP有什麼是值得人們期待的?

  尼克·達洛伊西奧:雅虎新聞摘要每天在你的移動裝置更新新聞最重要的新聞。我們提供所有你需要知曉的新聞,方便使用者對當天所發生的事情前一個明確的總結。我們將每天的內容製作成一個小的模組,每個模組包含多種內空的聚合,包括照片、視訊、微博、地圖等。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面對資訊過載的情況。雅虎新聞摘要客戶端希望給使用者提供的是:對所有新聞進行全域性性的總結。我們的新聞摘要是有限的,但內容豐富,同時也有一個選 項,可以讓使用者深入挖掘他們感興趣的新聞。

  企業家:你對準備創業的年青人有什麼建議?

  尼克·達洛伊西奧:不管是通過網路上的學習、或者參加一些培訓,創業者們需要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例如程式設計,業務開發,設計,營銷等。

  企業家:工作之餘,你的業餘愛好是什麼?

  尼克·達洛伊西奧:我現在過的是一個典型的18歲倫敦年青人的生活。周未我會出去與我的朋友聚會,而我還沒有完成學業,所以有很多時間需要發在學習。

  企業家:對於那些正準備吸引風險投資的創業者,你有什麼建議?

  尼克·達洛伊西奧:我覺得有些企業家過於注重的想法,但還沒有發實可行的實施計劃或量化標準來實現他們的成功。指標、計劃、專長和實現,是是與IDEA一樣重要的事情。

  尼克·達洛伊西奧人物簡介:

  尼克·達洛伊西奧***Nick D’Aloisio***,一個年僅17歲***2013年***的英國少年。他憑藉自己設計研發,創造了一種新聞精簡技術,可將較長的新聞簡化為標題明確、內容簡單的新聞摘要。這項技術受到香港首富李嘉誠賞識投資近30萬美元,以及雅虎執行長瑪莉莎·梅爾捧著9億元買下他寫的App***應用程式***。

  尼克·達洛伊西奧 ***Nick D'Aloisio,1996年— *** 是蘋果手機軟體Summly***新聞聚合應用***行政總裁,雅虎工程師。現年17歲截至目前為止,重新整理全球最年輕富豪,及雅虎最年輕工程師記錄。15歲時在自家臥室中獨立研發出一款叫“Summly”的手機新聞閱讀軟體***Apple App***可以將任何新聞內容自動濃縮成400字概要,令App使用者可以速讀新聞。2013年3月25日,將其賣給美國雅虎公司,賺得3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因此,一躍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千萬富豪。

  李嘉誠旗下 Horizons Ventures 公司在2011年已經向尼克·阿洛·伊西奧公司注資25萬美金;其他投資者包括約翰·連儂***John Lennon***的妻子小野洋子***Yoko Uno***、Zynga行政總裁Mark Pincus。

  尼克·達洛伊西奧年僅17歲,是倫敦國王學院的一名學生。由於父母都是澳大利亞人,達洛伊西奧7歲之前是在澳洲度過的。來到英國後,他的父親在摩根士丹利的一個部門擔任分析員的工作,母親則是一名律師。[1]

  尼克·達洛伊西奧創業動機:

  故事的一切,須從一次歷史考試開始。“那時候我正準備考試,嘗試在Google***谷歌***查詢一些難以理解的名詞;問題是,查到的資訊多半都是不相關的。”就像一般的高中生,當時15歲的尼克試著在Google上找答案,很顯然地,他碰了壁。

  “我就想,如果我在搜尋每個資訊時,能簡單做一個預覽,迅速知道內容的大概,那就好了。”就是這個念頭,讓尼克著手寫了一個iPhone App,叫作Trimit,也就是Summly的原型。

  你一定很疑惑,一個15歲的少年有這樣的本事嗎?答案是肯定的。就在尼克12歲那年,他就寫了一個“手指跑步機fingermil”的簡單小遊戲,在App Store上架的第一天,賺進79英鎊。

  這對年僅12歲的尼克來說,已經是不得了的事情。“我把自己的App放在平臺上,沒有人知道躲在螢幕背後的開發者,只有12歲。”正是因為第一個App帶給他極大的信心,讓他開始對寫App有了興趣。“只有這樣,我才有機會和那些世界級的大公司及開發商平起平坐。”

  從手指跑步機到Trimit,又間隔了3年。為了解決自己搜尋資訊的需求,尼克花了4個月寫程式,直到2011年7月,才正式上架。

  尼克·達洛伊西奧最終融資並創業成功:

  就在李嘉誠投入了30萬美元后,尼克有了資金奧援,也建立了屬於他自己的團隊,他整整花了12個月重新改寫Trimit,還加入一些新技術,自動把冗長的文章濃縮成只有400個字母的摘要,成了今日聞名世界的Summly。去年底,尼克遇上的瑪莉莎·梅爾,更直接坐進了雅虎辦公室,成了雅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工程師。

  篇二

  女性在技術人員中本來就是少數,更何況是青春貌美、聰慧可人的技術範兒女大學生,再加上人家還沒畢業就被校招進入阿里這樣的知名IT企業,簡直是羨煞旁人。目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專業讀研三的王建敏,就是這樣一個讓人羨慕的大學生“程式媛”。

  王建敏的研究方向是網路安全,主要做個性化推薦系統和雲端計算平臺下的網路流量分析。她生活上的愛好是看電影、閒讀非技術書、爬山還有騎行。今年7月份,王建敏參加了CSDN組織的“ 開源夏令營”,從而有了一段難忘的暑期經歷。

  熱愛開源,結緣CSDN開源夏令營

  在參加CSDN開源夏令營之前,王建敏就已經是一個“開源積極分子”。她表示,自己真正開始加入和倡導開源是從去年開始的,《大教堂與市集》是她的開源啟蒙書,該書通過分析Linux的成功引出了開源世界的誕生與蓬勃發展,讓王建敏從中一窺開源的世界。

  王建敏心目中的開源包含著幾個關鍵詞:開放、平等與責任。她說:“開放讓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欣賞優秀軟體背後的設計思想、設計方案和程式碼規範,並從中學習來不斷提升自己。平等能讓我們每個人不區分背景和環境一起參與同一件事,在這裡歡迎你暴出新的Bug、炫出更好的設計思路、新增新的功能。一旦你參與進來,就多了一份責任,我覺得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比如你給某個開源專案添加了某個功能,你就應該為這個功能負責,要能經受住大家的討論與評價並作積極反饋”。

  去年,王建敏開設了自己的GitHub個人主頁*** 王建敏的GitHub主頁***,貢獻了她覺得拿得出手的個人專案,也獲得了別人的Fork。她平時很關注開源活動,雖然今年沒有機會參加CSDN舉辦的“開源技術大會2014”,但她說活動截止後大會上分享的幾乎所有開源技術視訊,開闊了視野也堅定了要為開源持續貢獻的決心。

  有了這些經歷做基礎,王建敏參加CSDN開源夏令營似乎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她選擇的專案是“ Tair LDB基於Prefixkey的範圍查詢效能優化”,聽起來小有技術難度的一個專案。王建敏說選擇這一專案主要基於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該專案是分散式K/V快取系統相關的,自己之前有使用過快取系統Memcached ,對該領域有一定的瞭解,另外自己有云計算平臺的專案經驗,對分散式系統也相當感興趣,覺得這個專案很適合自己;二是當時小論文剛弄完,有一定的閒暇時間加上自己本身就是個開源積極分子,覺得此次的開源夏令營是個不可多得的鍛鍊機會。

  儘管對專案已經有一定了解,在提交方案的時候王建敏仍然小心謹慎。她說,整個方案花了好幾天才寫好,當把將方案發給導師Review時,心裡還有點不自信和不安,怕方案不可行或某個地方理解有誤,當終於獲得導師的認可和讚賞時則十分欣喜,覺得自己以後一定要自信。

  在開源夏令營中學到的專案經驗

  開源夏令營的專案持續了暑期兩個月,王建敏說這是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也是自己個人能力提升較快的兩個月。雖然在專案程序中也遇到過幾個瓶頸問題,但在導師宗岱的耐心指導下,也都順利解決了。

  “都說通過實際專案學習東西是最快的也是最高效的,這的確不假”,王建敏說。她把通過這次夏令營的專案學到的一些做開發方面比較重要的或應該遵循的一些東西,總結分享如下:

  ***1***專案開始前要先做好實施計劃和進度預估。以前自己做專案從來不列計劃,想到哪做到哪,既不能預估專案完成期限也不能確保專案進度和階段性的成果,而此次專案的導師沒有讓我立即開展專案而是讓我先根據之前的簡單調研初列一份專案實施計劃表,需要確定每個階段的預期成果和預估完成時間,開始不是很理解,後來才發現這份計劃表在整個專案實施過程中起了非常關鍵的指導作用。

  ***2***先設計方案後代碼。對於一個大的專案系統,即使你有一些好的想法也不要急於馬上付諸實現,最好先把你的想法寫下來進行細化形成一個合理的設計方案,然後讓經驗人士Review並不斷完善最後形成一份可行的專案設計書,據此方案再寫程式碼既高效又輕鬆。

  ***3***遵循低耦合的程式碼設計原則。之前寫過一篇文章“ 程式設計師該有的藝術氣質—SOLID原則”講述幾個比較重要的軟體設計原則,這些原則本身很容易理解,關鍵是如何正確的運用到實際專案開發中,這方面的經驗我還尚缺,不過這些原則的根本目的其實就是為了降低耦合這麼簡單,因為只有低耦合才能更好的適應變化,更好的重用和擴充套件。因此我在寫程式碼時也時刻遵循這樣一個簡單的設計原則。

  ***4***時刻注意溝通。不明白就多問,不要浪費過多時間一直死磕一個想不通的問題,導師的一句話可能就消除了你困擾好幾天的疑慮與不解,交流的確是必不可少的。”

  談起參加這次開源夏令營的體會,王建敏認為,這次夏令營讓包括她在內的60多位在校學子有了一次寶貴的開源活動經歷,相當於有了真正進入開源社群的通行證。此外,她還建議夏令營結束之後選擇某個合適的時間舉辦一個線下交流活動,願意參加的人可以互相交流經驗、拍照留戀,也能為下次的夏令營起到小小的鼓動宣傳作用。

  校招入阿里,分享面試經驗

  參加CSDN開源夏令營後不久,在一次阿里的校園招聘活動中,王建敏順利拿到阿里的Offer,成為同學們眼中羨慕的“幸運兒”。王建敏表示,初次找工作,只投了5家感興趣的公司也只面了5家,與那些身經百戰的麵霸們相比,她認為自己經驗方面還略顯不足。但幸運的是,她面的幾家公司都成功拿到Offer,也算是初戰告捷。

  善於總結的王建敏又總結分享了她每次都順利通過的小技巧:

  ***1***找機會展示自己的亮點。不管是在自我介紹還是在後面的閒聊中,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說出自己的一些亮點或閃光點,比如有些ACMer大牛、XX大賽獲獎啥的,不要低調一定要說出來好為自己加分。其實這些牛的經歷我都沒有,不過我也會說我自己平時十分熱衷於寫技術部落格、翻譯過多篇優秀的國外技術文章、熱愛開源並參加了CSDN開源夏令營專案……

  ***2***簡歷上的專案一定要知根知底,非常熟悉。需要到什麼程度呢?至少你能畫出專案的框架圖、能清晰闡述專案採用的演算法或技術***有啥新穎點、有啥技術難點等***,如果涉及到了一些具體的資料,還要知道資料的儲存格式、程式中是如何處理的、採用了什麼資料結構等。如果對有的專案把握不大,那還是別寫上去了。我當時阿里二面時就問了這些問題。

  ***3***畫圖和舉例子是兩個很好的技巧。如果你的表述能力不是很強,可以藉助畫圖和舉例子來表達你的觀點,邊說邊畫,既能幫你整理思路也能顯示你的專業性。

  ***4***HR面時,一定要條理清楚,一些經常問的問題要提前做好準備。當面試官問的問題一時不好回答的時候,千萬不要面露緊張、抓耳撓腮、沉默不語等,如果真的不能立馬解答可以先說“讓我想一會”以示禮貌,然後理清思路,有條理的回答即可,有時候答案本身不重要,只要條理清楚不混亂就行。

  在被問及參與CSDN開源夏令營的經歷是否對找工作有幫助時,王建敏回答道:“肯定有的。我當時在簡歷的實習經歷和專案經驗裡寫上了夏令營的精彩經歷, 有好幾個面試官都對我的這段經歷或所做專案十分感興趣。特別在阿里面試過程中有個面試官還認識我的導師,相談甚歡。可以說,這次夏令營經歷在我面試過程中起了很大的幫助”。

  職場初戰告捷的王建敏對未來發展有何規劃?王建敏坦言,之前也認為做IT技術是個吃力不討好的活兒,想過先做技術,後面找機會轉行業或轉管理。但經過這幾年在技術上和閱歷上的磨練,發現自己以前的想法太過幼稚和單純,在重新思考過後,她決定:結合自身的能力與興趣,希望能夠在IT這個行業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因為我喜歡操弄電腦、對各種新的技術都十分感興趣,通過我的部落格也可以發現我涉獵的技術比較泛,沒有對某個領域做太深入的理解與剖析,我想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優點是眼界廣、全棧化機會多,不會束縛在某個狹小的領域一旦脫離這個領域就不知所措;缺點是泛而不專,每個領域都只學皮毛誰也追不上,最終只會被淘汰。因此,我給自己設定的職業規劃是:在以後的工作與學習中,選擇某一個或某幾個必要的和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專研,爭取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並不斷分享自己的技術研究成果”。

  這就是王建敏,一個善於思考,勇於吃苦,勤於實踐的女大學生。看完了她的故事,你有什麼想說的?

  篇三

  在整個社會都在關注喬幫主的時候,我想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就在我們程式設計師身邊的故事。和我在《如果你看不見你還能編嗎?》一文裡介紹的那些盲人程式設計師一樣,同樣是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但我個人更認為我今天想要給大家講述的這個故事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更有意義一些。我真心的希望大家認真看完這個“從刷廁所到程式設計師”故事後,我們能從中感悟到點什麼。

  因為朋友的原因,我和一個創業團隊經常有些往來,通過這個團隊,我認識了這個故事的主人翁——王平。其實,很早前他在Google Reader和Buzz裡follow了我,但我從沒和他交流過。而他的經歷我卻是在上週末去看望這個創業團隊的時候才聽說。我問他們要了王平的電話,聯絡了王平,詳細地瞭解了王平的經歷,並徵得他的同意,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他的故事。

  王平是一個貴州人,03年大學畢業,體育專業,沒有任何家庭背景,只能在貴州的山區裡的一箇中學裡當體育老師,月薪150元。可能和大多數心懷夢想的年輕人一樣,他並不甘心,從03年到05年間,他有好多次到北京,他覺得在大城市裡有他的夢想。於是,他在04年底,05年初,他正式來到了北京,因為大學專業的問題,他無法找像大學生一樣找到不錯的工作,那時的他只能在北京一家很小的餐館當清潔工,他在餐館裡洗盤子,掃地,刷廁所,一個月400元錢。

  因為他的學歷是這個小餐館裡學歷最高的,所以,餐館裡出了什麼事都會讓他對去搞,所以,財務使用的電腦有了故障也讓他去修,當時的他根本對電腦完全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但是自從接觸了電腦以後他就迷上了電腦。他和我說,他這個人就是好奇心強,好動,什麼都想弄一弄,所以,時間長了,弄得多了,也能為餐飲解決一些沒有懂的問題,維護財務電腦就是其中之一。日子一長,雖然還是刷廁所,但是薪水也漲到了800元一個月,就連餐館的大廚也對他說,他不屬於這裡,他將來一定會有前途的。當時的他還覺得不可能,笑了笑就過了。

  直到07年的一天,餐館的會計對他說——“看你對電腦那麼有興趣,你應該去學習一下電腦”,這句話點醒了他。於是他在報紙上找到了一個教做網頁的培訓班,培訓分成三期,近一年,每期需要7000元錢,好心的那個會計給了他6000元錢,讓他可以在週末參加這個培訓班。他和我說,這個會計是他的貴人,換錢的時候她也比較推辭,至今他也還和那位會計老師保持聯絡。

  不過好景不長,只上了一期,問題來了,餐館週末也要上班,他無法去參加培訓班了。所以,他只好辭職,去了中日友好***,當一個送藥工,就是用板車把藥從這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全是體力活,一個月只有200元錢,不過他有了週末可以去培訓班的那個時間。但是錢也花完了,上了兩期都沒法繼續了。他和我說,當時覺得只要能活著就行,吃不飽無所謂。

  此時的他雖然上了網頁製作的培訓班,但是因為沒有實際做一個東西,所以就算是培訓了也什麼都不懂。這時他看到Java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向,所以,想學Java。於是,08年初的時候,他用自己以前辦的信用卡向銀行申請了個人貸款,去報了一個需要14000多元的Java的培訓班。此時,他認識了我的朋友——閻斌,我這個朋友當時在這個培訓公司裡做講師,講Java。

  沒有計算機基礎的王平學習Java的難度可想而之,非常地痛苦,所以,閻斌看到他懂點網頁開發,就讓他別學Java了,搞搞Web的前端網頁開發。而且,我這個朋友閻斌是個創業狂,所以,經常拉著王平一起去和他做網際網路上的產品,並讓王平去研究一些別人做的網頁,於是王平從此學會做了Web前端,並開始能獨立開發一些前端網頁,有了實實在在的鍛鍊,王平他開始真正會用html + css,還會一點點js。

  09年4月份的時候,王平在北京西四環找到了第一份像樣的工作,是一家做保健品的小公司,需要做一個公司的網站,月薪3400元。這讓他得以還清了欠銀行的錢。他還和我開玩笑說,他和我做的都是電子商務。當然,這對於他來說他並不滿足。而我那個創業狂的朋友閻斌,又叫他出來創業,可惜創業再次未果。他只好又回去打工。

  2010年4月份的時候,他到了12580做前端開發,月薪4000元左右。他說,12580的前端開發只有他一個人,今天12580的網頁90%以上還是他寫的,大家可以去官網看看,你能想得到這個網頁是出自一個以前對電腦一竅不通在飯館裡做清潔的人之手嗎?

  此時的王平,對Web前端開發已經是駕輕就熟,非常熟練,就連後端的工程師對他也非常佩服。 覺得他用CSS和JS用得直是相當的不錯。當然,王平並不滿意這份工作,在10年的11月份,他換到了現在的工作單位——百度和日本Rokuten的合資公司——樂酷天。還是老樣子,他一個人負責所有的前端開發,不過這次的跳槽,他找到了一份相當不錯的薪水。我對這份薪水的理解是——高階前端開發程式設計師。我引用我另外一個在微軟和出過國並和王平一同工作過的朋友的話——“王平太猛了,CSS和JS用得巨熟無比,每次我們請他幫我們搞定一個網頁效果,我們問他2天行不行,結果他2個小時就搞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