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乙肝有那些危害

  我國乙肝患者數目比較多,非乙肝患者都害怕自己被傳染,為什麼他們那麼怕被傳染,乙肝到底有什麼危害?接下來小編帶大家瞭解一下吧。

  乙肝的危害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侵襲肝臟所造成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入侵肝細胞後,令肝臟細胞表面發生改變,引起免疫系統對肝臟的襲擊及破壞。成人急性感染乙肝病毒後,有90以上的人能夠通過機體的免疫系統來清除病毒,從而達到自愈。但遺憾的是,我國大多數乙肝病毒攜帶者是由母體垂直傳播獲得的,有相當一部分感染者呈慢性化,也就是說中國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絕大多數是慢性乙肝攜帶者。如果不治療,這些患者體內的病毒一般不能得到清除。

  乙肝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這個病帶來的後果:有一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處於肝硬化和肝癌的危險之中。不管是在肝炎活動期或肝病處於靜止期,肝臟細胞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存在炎症,不斷地被破壞,在肝炎活動時則破壞更甚。長久以往,受傷的肝臟就形成許多瘢痕,即肝臟纖維化,最終會發展到肝硬化。

  發生肝硬化後就會嚴重損害肝臟功能,出現肝功能失代償,進而出現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腦病等併發症。而最大的危險乃是肝癌,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2會發生肝癌。即便是肝臟損害不明顯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也仍有發生肝癌的危險,特別是攜帶病毒時間在20年以上者。

  很多乙肝患者瞭解到乙肝的危害及嚴重後果後,第一個反應往往就是無論如何也要治癒乙肝。治療乙肝要有決心,更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千萬不能跟著乙肝醫療、藥物廣告亂轉。根據目前全球的乙肝治療進展情況,目前國際上公認抗乙肝病毒有效的藥物只有干擾素和核苷類藥,至今沒有一種藥物能夠在短期內清除乙肝病毒,從而治癒乙肝。

  乙肝抗病毒治療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乙肝患者在選用藥物前務必要到正規醫院肝炎專科諮詢醫生,遵從醫生指導,接受規範的治療,真正做到既接受最合理的治療,又避免服用偽劣藥物。抗病毒治療還要選擇治療的時機,目前全球的治療經驗證實,只有在乙肝活動期開始抗病毒治療才最有利於病毒的清除。因此,乙肝患者要勤於隨訪肝功能,即使是在肝功能穩定期時也要爭取每半年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每年B超檢查一次。一旦發現病情變化及早接受治療。

  日常預防乙肝的方法

  1、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凡是血液檢查肝功能正常,乙肝表面抗原陰性者都可以接種。接種乙肝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新生兒、嬰幼兒、乙肝高危人群為主要預防接種物件。

  新生兒:新生兒是乙肝疫苗的最主要接種物件,接種乙肝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後24h內接種,可最大限度提供保護。接種部位為大腿前部外側肌肉內。

  嬰幼兒:嬰幼兒免疫功能尚未成熟,肝細胞的分化代謝處於幼稚階段,易感染乙肝病毒,疫苗中的乙肝表面抗體可中和入侵的病毒,清除病毒,使嬰幼兒免受感染。

  乙肝高危人群:乙肝高危人群主要包括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的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或血液製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發生外傷者、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戀或有多個性伴侶和靜脈內注射***者等,屬乙肝疫苗接種物件。如抗-HBs<10mIU/ml,可給予加強免疫。

  2、隔斷傳染途徑

  防止血源傳播:不輸入未經嚴格檢驗血液和血製品,不去街頭撥牙、耳垂穿孔、紋身等。醫生、護士打針要一人一管一消毒。

  防止性傳播:乙型肝炎可以通過性傳播,因此用避孕套可以在極大程度上減少感染乙肝的機會。

  防止母嬰傳播:是我國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國內十分重視,自80年代起HBsAg陽性孕婦出生的嬰兒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過20年的努力,出生的嬰兒HBsAg攜帶者從9.8%降至0.5%。

  3、日常預防措施

  乙肝患者和家屬的日常生活用品應當分開:有乙肝患者的家庭,通常成員之間的日常用品需要嚴格分開。因為乙肝患者的汗液、唾液、血液以及排洩物都攜帶乙肝病毒,要想預防家庭傳染,應首先避免接觸這些傳播介質。此外,還要對患者的生活用品進行定期消毒,達到預防病毒傳播的目的。

  乙肝患者的家屬應當積極注射疫苗:預防乙肝家庭傳染最積極主動的辦法,也是最有效的預防辦法,就是給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家庭成員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患者家屬產生對乙肝病毒的抵抗力,並且要定期去正規醫院進行乙肝五項檢查。

  乙肝患者的性生活注意事項:若夫妻一方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配偶則應儘早注射乙肝疫苗以產生保護性抗體,然後可以過正常性生活。但也要注意性生活衛生,性生活時最好使用避孕套,防止將乙肝病毒傳染給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