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中醫怎麼治療

  頭暈是一種常見的腦部功能性障礙,也是臨床常見的症狀之一,很多人都經歷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頭暈中醫治療的方法。

  頭暈中醫治療的方法

  耳朵上部:若疼痛發生在頭兩側,即耳朵上部,就在膽經按摩,例如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穴等均可。

  太陽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以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或者按摩胃經的頭維穴、陷谷穴,它同時對眉稜骨痛和頭痛如裹都有效。

  頭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經的陰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經的頭維穴也可緩解。

  偏頭痛:來無影去無蹤的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三焦經是人體的“出氣筒”,在三焦經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調整內分泌失調,對調節長期情志病極為有效,對各種頭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綜合症都有特效。

  前額和眉稜骨痛:一般屬於胃經的病症。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緩解。另外,按摩脾經的公孫穴***絡穴治表裡病症***,或者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緩解眉稜骨痛。

  引起頭暈的原因

  1、先排除普通情況下出現的頭暈。比如中暑***熱射病***、飢餓、經期前後、蹲久了站起來頭暈等。中暑後出現頭暈,往往有高溫史,伴有頭痛、乏力等症狀,應及時掛急診科;後面3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進食、休息過後可以緩解。

  2、腦供血不足導致頭暈,掛神經內科。心臟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等引起的急性腦缺血,會引起頭暈、眼花、胃部不適、暈厥等症狀。腦動脈硬化,腦瘤等引起的頭暈,可能會同時出現頭痛、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等情況。

  3、貧血老人如有頭暈、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去醫院檢查一下,看是否貧血。老年人如果不注意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疾病的老年患者均可繼發貧血。如有頭暈伴有乏力、面色蒼白的表現,應考慮貧血的可能性。健康狀態下,老年人體內造血組織的存在量以及造血質和量已經有所下降,紅細胞本身的老化,使其對鐵的利用率大不如前。因此,老年人如果不注重營養保健,很容易患貧血。此外。消化不良、消化性潰瘍、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繼發貧血。

  4、血粘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緩慢,造成腦部供血不足,容易發生疲倦、頭暈、乏力等症狀。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飲食結構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膽固醇的食物,而又不愛運動。目前該類疾病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

  5、忽然一下頭暈,且頭重腳輕、臉紅髮熱,最好先測血壓,再到心內科查查。高血壓引起頭暈時,還常伴有頭脹、心慌、煩躁、耳鳴、失眠等不適,這時應趕緊測量血壓,發現血壓較高,可以先服用降壓藥再就診。

  6、頸性頭暈要看骨科。頸椎病患者如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等,常出現頸部發緊、靈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發麻、發涼。如果頸椎增生擠壓頸部椎動脈,造成腦供血不足,會引起頭暈,這時應該到骨科就診,及時治療原發病才能緩解頭暈的症狀。

  7、耳部、鼻咽部疾病會引起頭暈,及時看耳鼻喉科。人的內耳不但負責聽力,還有平衡的功能。耳石症、美尼爾氏綜合徵等耳內疾病會影響平衡功能,患者會出現傾倒感、感到自身晃動、景物旋轉等眩暈的典型症狀,常伴有噁心嘔吐、冒冷汗等情況。

  建議預防頭暈辦法

  生命在於運動。預防頭暈要給自己充足的運動時間,只要多動就能不斷地調節身體機能、平衡系統失調。平常要多注意休息。科學的睡眠能有效地預防頭暈,中小學生9小時,大學生8小時,成人8小時,老人6~7小時。注意飲食。應避免吃過鹹的食物;適當飲水;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控制茶水和咖啡類飲品飲用等,來降低腦前庭系統的興奮,減輕頭暈症狀。減少壓力。做運動,在工作忙碌的時候多休息或做放鬆運動;練習正確的坐姿,上身坐直,頸部不要下彎太久;如果你做粗重工作,如搬傢俱,或在花園挖土,每小時須休息1次。在讀書或寫作時,確定光線足夠,但不能太亮;也不要斜視,因為斜視會讓肌肉緊繃,每小時休息10分鐘。

  頭暈存在部分人群中,頭暈證明一個人的身體健康出了狀況。在你有頭暈的感覺時,為防止跌倒,應該就地蹲下,有條件最好能躺下休息一會兒。如果是初次發作,切不可驚慌。要死死地盯住一個固定物體看;有時***譬如身體打晃兒時***,緊閉雙眼,感覺會好一些。

  總之,頭暈是一種現象,原因很多,不能簡單判斷。當病人出現持續或反覆發作的頭暈時,不要硬扛著,如果分不清自己是哪種型別的頭暈,可先到神經內科就診,讓醫生幫忙分析病情。醫生會根據腦血流圖、腦CT、核磁共振成像、前庭功能等檢查來明確診斷,確定治療方案。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