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的早期症狀和治療方法

  胃潰瘍的發生對人們的身體危害很大,然而這胃潰瘍的早期症狀並不明顯,那麼你想看看早期胃潰瘍有哪些症狀表現嗎?現在,小編來告訴你。

  胃潰瘍的早期症狀

  1.疼痛。這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複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氣脹。這也是胃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3.食脹。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4.舌淡無味。中醫理論認為,脾開竅於口,如果脾受困,或其他原因導致脾虛,都會引起患者口不知味,不欲食。

  胃潰瘍常見症狀

  1、胃黏膜剝落:胃潰瘍初期症狀,胃臟受損,胃黏膜被破壞殆盡,造成胃黏膜剝落。導致善飢易餓,未到用餐時間,就會感覺到飢餓。感覺到飢餓時若未立即進食,即感覺胃糟糟,餓而微痛。進而全身無力,兩手發抖,雙腿變軟。更甚者會在半夜因為餓極而醒,醒後就很難再入眠。

  2、胃部飽脹:因胃潰瘍引起胃璧發炎而造成整個胃壁腫脹,胃酸分泌過多,胃部膨滿,到了該用餐時間,雖然感覺飢餓但同時亦感覺飽脹。雖食慾如常,卻稍食即感脹滿,吃飽後更脹。由於腹部時時感覺膨滿而脹,因而導致胸悶或悶而欲死。病情嚴重時腹部絞痛,頻頻如廁,所下之屎皆黏稠如膏狀而量少。此時如未獲得有效治療,即將併發成整片區域性之腹膜炎。會引發心臟衰竭而昏迷甚至死亡,此種胃潰瘍症狀對病患來說是最痛苦也最為危險。

  3、胃痛胃脹:因胃潰瘍遲未治療或治而未癒變成慢性發炎導致胃壁糜爛,潰瘍面積擴大,胃會悶悶痛,痛而微脹極不舒服。面有慼慼焉難以展顏逐笑。腹部會有膨滿壓重感,且會因為胃酸過多而吞酸打膈嘈雜噯氣。時而胸悶,精神沉鬱倦怠睡時難以入眠,此時若未獲得有效治療,則將變症為胃出血或胃癌。而此一胃潰瘍症狀是醫學界最常見到,也最困難根治的一種胃病。

  治療胃潰瘍的四種獨家偏方

  一、土家族偏方

  材料:蚤休20克,鮮豬肚1只。

  用法:在豬肚內塞入已用水浸透的蚤休,紮緊豬肚兩端,再加水及鹽,用文火慢煲,最後倒出藥渣,喝湯食肉。每隔4天用1劑,連食一個月左右。

  此方有消腫散瘀、清熱愈瘍之功效,可加速潰瘍面癒合,在土家族民間應用較廣。

  二、維吾爾族偏方

  材料:小羊羔腸子適量。

  用法:將小羊羔腸浸泡、洗淨、翻開,用玉米粉外撒。翻轉羊腸,放適量油鹽煮食。每天3次,連食1個月。

  此方系新疆吐魯番地區牧民所獨用,對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療效顯著。所用羊腸取自6個月左右的綿羊或山羊的十二指腸。

  三、彝族偏方

  材料:韭菜白300克、鮮蜂蜜250克、鮮豬油200克。

  用法:將前一味藥烤乾研粉,後兩味拌勻成蜜油。每次服蜜油9克加韭菜白6克,每日3次,連用1-2周。

  彝族民間喜用此方治療胃炎、胃潰瘍等病,具有潤護胃腸、增食慾、通便祕之效。

  四、瑤族偏方

  材料:野蕎麥根90克,豬骨頭適量。

  用法:燉服,每天1劑,連服7天,此後每隔兩天服1劑,連服1-3周。

  治療胃潰瘍效果頗佳。

  以上偏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立即停止。

  胃潰瘍食療方

  1.白胡椒煲豬肚湯

  白胡椒略打碎15g,豬肚1只***去雜,洗淨***,放水適量,慢火煲,調味後服食。適用於虛寒型潰瘍病。

  2.蓮子粥

  蓮子30g,大米100g。按常法煮粥,每天食用,連續服1月。適用於脾胃虛弱型潰瘍病。

  3.懷山粥

  懷山藥100g,粳米100g。一起加水煮成稀粥,每天1劑,分3次飲服。適用於脾胃虛弱型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4.糯米粥

  糯米或粳米100g,紅棗7枚。按常法煮粥,熟至極爛,經常食用。適於脾胃虛弱型潰瘍病,可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5.田七雞蛋羹

  田七末3g,藕汁30ml,雞蛋1個,白糖少許。將雞蛋打破,倒入碗中攪拌;用鮮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與雞蛋攪勻,隔水燉熟服食。可治血瘀型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