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治療方法

  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病,多起病於青壯年,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多方面障礙。那麼,對於這種疾病,有什麼可治療的方法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精神分裂症的危害:

  如未獲得及時治療,疾病症狀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患者日常學習、工作、生活能力受損,學生因學習能力下降而退學、休學,成人因工作能力受損而失去工作,對家人不知關心照顧,不能承擔家庭的責任。有的發展到精神衰退狀態,造成精神殘疾。有時受幻覺、妄想、邏輯障礙、情緒障礙等精神症狀的影響,患者可能出現傷害自己和他人的行為。

  需要特別指出:精神分裂症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絕大部分症狀都可以緩解,可以避免發生不良的結局。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

  神經生物學

  ①神經生化研究顯示,患者存在有多種神經遞質功能異常,主要涉及多巴胺、5-羥色胺、穀氨酸。中樞多巴胺水平增高,功能亢進,傳統抗精神病藥均為中樞神經系統多巴胺受體的阻滯劑。中樞5-羥色胺水平異常,新型抗精神病藥除了對多巴胺受體有拮抗作用外,還對5-羥色胺受體有拮抗作用。中樞穀氨酸水平低下,功能不足。②神經解剖和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患者顳葉、額葉及邊緣系統存在腦組織萎縮,腦室擴大和溝回增寬。③母孕期病毒感染,圍產期併發症,幼年的不良應激和軀體疾病,與神經系統發育缺陷有關,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有一定影響。

  遺傳學因素

  大樣本人群遺傳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患者親屬中的患病率高於一般人群數倍,血緣關係越近,患病率越高。分子遺傳學研究提示了與精神分裂症有關的易感基因位。目前普遍認為,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多基因遺傳,發病是由若干基因的疊加作用所致。

  社會心理學

  不良的生活事件、經濟狀況、病前性格等社會心理學因素,在精神分裂症發病中可能起到了誘發和促進作用。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尚末完全闡明,目前可以確定的一些影響因素,對疾病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目前較公認的觀點是,易感素質和外部不良因素通過內在生物學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疾病的發生。

  :

  治療原則

  ①早發現,早治療;

  ②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絕大部分症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應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藥物治療應作為治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③治療時需足量、足療程,並積極進行全病程治療;

  ④精神分裂症治療是長期治療,藥物選擇考慮症狀、副反應、個體耐受性,同時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和可獲得性;

  ⑤藥物的劑量應個體化,並隨不同的治療階段進行調整;

  ⑥患者會面臨心理和社會問題,是疾病表現的一部分,也是病後的心理應激反應,通常要進行心理社會的干預;

  ⑦家庭對患者的治療、康復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屬需要了解疾病知識,支援患者治療,幫助選擇正確的治療途徑;

  ⑧精神分裂症治療是長期治療,患者和家屬一定要掌握疾病的自我管理技能,防止反覆發作,維持病情的長期穩定;

  ⑨患者、家屬、醫務工作者建立良好的治療聯盟,共同應對疾病。

  藥物治療

  ①藥物治療可以緩解絕大部分症狀,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應作為首選的治療措施;

  ②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應作為一線治療藥物選用,副反應相對較小,具有較高的5-羥色胺受體阻斷作用,同時也阻斷多巴胺受體,稱為多巴胺/5-羥色胺拮抗劑。包括利培酮,奧氮平,氯氮平,喹硫平,齊拉西酮,阿立哌唑,帕利哌酮,氨磺必利。氯氮平因其副反應大,作為二線藥物使用;

  ③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應作為二線治療藥物選用,主要作用機制是腦內多巴胺受體的阻斷劑,目前常用種類包括:氯丙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奮乃靜,氟奮乃靜,舒必利;

  ④長效藥物:主要用於維持治療和服藥依從性不好的患者。第一代藥物長效針劑包括氟哌啶醇葵酸酯、氟奮乃靜葵酸酯、哌普嗪棕櫚酸酯,五氟利多為口服氟哌啶醇長效製劑。第二代藥物利培酮、帕利哌酮的長效針劑已在我國應用。

  治療療程

  需要全病程治療和全方位治療,持續的藥物治療和心理社會干預。

  ①急性期治療:緩解主要症狀,足量藥物治療,療程至少4-6周;

  ②恢復期***鞏固期***治療:防止已緩解的症狀復發,使用原有效藥物和劑量繼續治療,療程至少3-6月;

  ③維持期***康復期***治療:維持病情穩定,防止疾病復發,堅持藥物治療,根據個體病情確定維持藥物劑量,療程不少於2-5年。有許多學者提出,對於停藥復發者,應長期維持治療。對於難治性、有嚴重自殺企圖或暴力攻擊行為的患者,建議持續維持治療。總之,維持治療的劑量和時間應個體化,與病期、復發史、疾病嚴重程度、緩解程度、環境、病前性格、既往用藥的劑量和時間等有關,需綜合考慮。

  ④如停藥,需密切觀察病情,如有復發先兆,儘早恢復藥物治療。

  心理社會

  ①心理治療:幫助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和危機干預;

  ②技能訓練:幫助患者恢復社會功能和掌握疾病的管理能力;

  ③家庭干預:建立一個有利於患者疾病治療和康復的家庭環境;④社群服務:為患者提供各種可能的服務,使患者能夠適應在社群中的正常生活,促進患者身心的全面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