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內功及修煉

  所謂內功,就是通過以內修的方法來提升人體內部機能、功能的修煉。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中國功夫,有別於域外武技,最大特點是內外兼修。無論是少林派還是武當派,均有內功的修煉,只是修練的形式不同、方法不同。少林派由剛入柔求內功,太極門由柔入剛求內功,殊途而同歸,最終均是為達成剛柔相濟,用於實作。

  所謂內功,就是通過以內修的方法來提升人體內部機能、功能的修煉。凡是以“修內”的手段或“向內”求證的實踐來鍛鍊人體肌肉、骨骼、筋膜、神經、臟腑、氣血、經絡、氣脈,甚至意念的功法,都可以稱之為內功。

  太極拳不但有獨特的內功鍛鍊方法,在拳架中也包含了內功的成份,只是其中的細微要領和具體練法需要明師點破而已,但這一點,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視。

  著名太極大師馮志強先生,內功深厚,堪稱絕響,是我內功修煉的導師之一,他增多次在給我的信件中闡述修煉太極內功原理及方法, 先生說:“武術內功的修煉就是練就丹田混元氣,人體中的氣,主要有先天的腎氣,也稱元氣,後天的水谷精微之氣,也稱谷氣。口鼻吸入之氣,也稱清氣。練習太極拳的過程,是調動人體內部各種氣機的過程,也是調節氣機、補充後天之氣的過程。滋養、扶植先天之氣,使氣血調和,陰陽相濟,則人體臟腑器官自然會強健。而丹田又是人體的發動機,丹田內氣充實,身體健壯,打拳時就會內勁充沛,自勝人一籌。”


  “太極拳內功的修煉方法就是:抓住丹田練內功。 其功法有:無極站樁功、吐納采氣法、開合折疊大力功。提抓功、捉閉功,還有有一些其他獨特的功法。太極拳的套路也是樁功的一種,為活步樁功。因此,練拳時要心意平靜.緩慢柔和,氣沉丹田。這些功法練習,都是培養丹田內氣,增長功力,養生祛病,強健內臟的方法。太極內功,意守丹田,意到氣到,久而久之,自然會練就丹田混元氣”。

  太極內功修煉成功,即可調動出無意之意的元神,這種潛在的功能被激發出來後,即可爆發出形、神、意高度統一的整體混元力,爆發時如迅雷、似閃電,如風催到,驚心動魄。

  一、太極丹田與丹田氣修煉

  “丹田”一詞源於道家。道家認為丹田共有三處:兩眉之間的印堂穴為上丹田,兩乳之間的膻中穴為中丹田,臍下一寸三分處為下丹田。丹田是元陽之本,真氣修煉之爐,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它可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之流轉迴圈生生不息,從而增強生命的活力。故丹田有“性命之祖”之稱,也稱之“十二經之根”、“五臟六腑之本”。太極拳所修煉的丹田氣,主要是下丹田,又稱為氣海,是“呼吸之門”,又是任、督、衝三脈所起之處,全身氣血彙集之所。太極界故有“練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無人敵”之說。丹田之氣由精產生,氣又生神,神又統攝精與氣。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丹田氣的強弱,決定人的盛衰存亡,此氣一旦練成,可收可發,收時內氣堅凝於腹臍之間,發則氣隨意轉,力從氣運無所不至。用之於技擊之中,隨意執行發放至身體所需要的部位,其威力甚大。

  修煉太極內功,即修煉丹田氣,在傳統陳式太極拳拳譜中,丹田氣也被稱為中氣。並非指呼吸之氣,它是人體內部的一種特殊物質。丹田氣充沛,則身強力壯;丹田氣不足,則體弱力薄;丹田氣消失,則生命終止。練習太極功夫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培植和運用丹田氣。

  丹田氣的產生、貯存和運轉,在陳鑫著《陳氏太極拳圖說》一書中有詳細的闡述,主要論點是:“周身元氣皆出於腎”,“丹田為全體之氣歸宿處”,“命門為氣所出入之門”,“氣行骨中,充於肌膚”,“往外發者皆發於丹田,向裡收者皆收于丹田”。概括起來,就是:氣生於腎,貯于丹田,出入於命門,順骨而行,充於肌膚,發於丹田,復歸于丹田者皆為丹田之氣。

  二、 太極內功修煉步驟與方法

  四樁:

  1、渾圓樁***無極動樁***

  2、摟氣樁

  3、升降樁

  4、開合樁

  二功:

  纏絲功

  揉丹功***排打***

  ***注:本功法具體操作及心法,僅在弟子、記名弟子、會員中面授。***

  三、注意事項

  1.修練時間:子時***即當日23時至次日凌晨1時***和寅時***即凌晨3時至5時***為最佳,其它時間亦可練功。

  2.選擇空氣清新,環境幽靜的地方練功。

  3.修練時解除大、小便,過飽、過飢或過勞不可練功,初學可於飯後半小時練功,進食不宜過飽。

  4.練功時要放鬆腰帶,不宜戴首飾,眼鏡,鋼筆等金屬物練功。

  5.不要為了追求“氣”或“氣感”而加深、加猛呼吸***此點很重要,初學宜在緩慢、自然中讓氣脈緩緩開啟,氣感緩慢產生為至要***,練功不宜違“自然”法則。

  6.丹田氣修煉必須要求自已每天必修,切忌一曝十寒,拳諺雲:綴功一日等於退功十日。

  7.練功期間節制性 生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