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心理有什麼特徵

  殘疾人有哪些心理,殘疾人是社會上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或者是生來有疾,或者是後天不幸。殘疾人有哪些心理,他們或多或少地都會外界有一些恐懼和躲避,殘疾人有哪些心理,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殘疾人所共有的心理特徵

  1、孤獨感:這是殘疾人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感體驗。殘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有某種缺陷***如聾啞人言語障礙,肢殘人和盲人有行動障礙***,活動的場所太少,交流的物件有限,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孤獨感,隨著年齡的增長,孤獨的體驗會日益增強。

  2、自卑感:這是每個殘疾人都有的一種情感體驗。殘疾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陷使他們在學習、生活和就業方面會遇到諸多困難,如果他們從親屬及其他社會關係中得不到足夠的支援和幫助,甚至遭到厭棄或受到歧視,就會產生自卑心理。與健全人相比,他們在婚戀、家庭等問題上遇到的不順心會加重其自卑情感的體驗。

  3、過於敏感:殘疾的狀態容易造成當事人過多的注意自己,因而對別人的態度和評論格外敏感,尤其是計較別人對自己帶有貶義的、不恰當的稱呼。如稱他們為“殘廢”,就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如果有人做出有損於他們自尊心的事情,他們往往難以忍受,會當即流露出憤怒情緒或採取自衛的手段加以報復。

  4、情緒反應強且不穩定:這種特點在許多殘疾人身上都相當突出。如聾啞人情緒反應強烈,而且多表現於外,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盲人情緒反應多隱藏於內心,雖然情感體驗很激烈,但情緒表現卻不十分明顯,而且爆發性情感較少。

  5、富有同情心:殘疾人對自己的同類有特別深厚的同情心,與不是同類的人卻很少交流,如盲人很少與聾啞人交流,更少通婚。這主要是因為殘疾型別不同,交流起來很不方便。

  改善殘疾人情緒的方法

  1、改善處世態度

  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的一舉一動,仔細研究其反應理由,常歸結於我們所抱有的基本人生態度與觀念。例如,丈夫抱怨妻子沒把家裡打掃乾淨,廚房、廁所沒整理好,沒把三頓飯燒好,究其不滿原因,不外乎來自於一個基本假設,即認為家裡的事都應由女人來做,服侍男人是女人的職責。假如男人認為作丈夫的對家務也有責任,或許自己也就會動手幫忙,而不會只怪妻子沒把家弄好了,自然憤懣不滿的情緒也不會長期佔據心中。 還有不少人,雖然明明知道有些事情對自己沒有益處,只有害處,卻絲毫無意去放棄它,或更改它。比如以抽菸一事來說,醫學上明明已證明對身體有害;會增加得肺癌的機會,卻不知有多少人毫無顧忌地一天一大包、一小包地抽,一直到有一天,忽然聽到自己親友得了肺癌去世,才忽然有所醒悟,完全停止抽菸。

  2、適度宣洩

  由於社會文化的影響,人們對壓抑自我情緒似乎給予更多的肯定,而對宣洩自我情緒則給予更多的否定。古人云:“忍泣者易衰,忍憂者易傷”,可見過分壓抑自己的情緒會對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而選擇合理的方式來宣洩心中的苦痛則是心理自救的一種很好方式。殘疾人由於自身及社會的原因,時常會出現焦慮和抑鬱情緒,因此,指導殘疾人對負性情緒進行建設性的宣洩,避免負性情緒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不良影響至關重要。一是可以向家人、朋友、信得過的同事等傾訴自己的苦悶,從他們那兒獲取情感支援;二是一旦有激起情緒的事件發生,應馬上轉移情境,待情緒平復後再處理;三是可以通過記日記、寫書法或繪畫的形式宣洩自己的情緒情感,調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