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修復文章

  產後修復與產婦以後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一個不注意就由可能讓你後悔一生,所以請注重產後修復知識。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希望對你有用!

  關於1:產後修復:女人第二次生命綻放

  女性在一生中有三次機會可以調整自己的體型,那就是初潮期、產後、更年期。而較重要的就是產後這個階段,據調查,女性體內的荷爾蒙等雌激素能使經歷過生育這一過程的女性壽命增加十年。

  這個時期,女人的身體就好像一個開啟的大門,可以把產前長期以來積累的多餘的積水和毒素排出體外,然後通過正確的補養使你的身體更健康。如果這期間沒有好好的調養,將為你的身體留下隱患。所以,這段時間,也被喻為女人的第二次生命!

  為什麼要做產後恢復?

  產後1-3個月是女性心理較脆弱、生理較虛弱的時期,這段時間恢復的好壞將直接關係到產婦的終生健康。

  醫學專家調研發現,中國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為產後恢復不全留下的隱患。國際機構調查表明,生產之後缺乏調養,產婦的體形體質將不易恢復,乳房疼痛、脫髮、便祕的發生率高達22%,頭暈、頭痛的比例增加30.5%,胃腸不適增加了16.5%,心悸者增加了22.7%;較嚴重的是各類疼痛症,大約增加了30%。因產後恢復不良引起各種後遺症,對一生的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產後恢復是做什麼?

  產後恢復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

  1、基礎調理:從根本上調理人體體質,恢復氣血執行能力,為產後恢復提供必需的保障,使體質達到較佳平衡。如疏經通絡。

  2、清瘀排毒:清除產後身體內的殘留毒素,打通人體正常代謝通道,消除產後問題隱患,保障產後健康。如去除殘乳。

  3、體形恢復:恢復肌體損傷,恢復全身體形。防止懷孕、生產過程中造成的各種肌體損傷蔓延,使身材回覆到孕前水平。如除妊娠紋。

  4、體質恢復:恢復因孕、產、乳而受影響的器官,在各器官恢復的同時,恢復其即有功能,使人體達到動態平衡。如子宮復舊。

  什麼時間是產後恢復的最佳時機?

  產後恢復分為3個重要階段:

  1、黃金期:產後42天—6個月內,屬於產後恢復的黃金期。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氣血得不到恢復,殘留毒素就無法有效清除,很容易拖延惡化成為各種疾病。

  2、理想期:產後6個月至一年半以內,屬於產後女性的理想恢復期。經過黃金期的恢復,處於恢復肌體損傷的最佳時機。

  3、有效期:產後一年半至三年內,屬於產後女性的恢復末期。在這個階段,應進行綜合調理,平穩過度到正常生活階段。

  產後問題讓女性身心猶如遭受一場空前浩劫,讓產後媽媽苦不堪言。而且,產後1~3個月是婦女心理較脆弱、生理較虛弱的時期,醫學專家調研發現,中國女性的很多疾病是因產後恢復不全留下的隱患,而中國傳統的家庭式"坐月子"對產婦的身體恢復有很多不利。有調查表明,全世界約有28.6%的婦女因產後恢復不良引起各種後遺症,對一生的健康產生影響。因此,產後恢復對於產後媽媽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關於2:產後恢復,美媽特別需要注意的地方!

  有研究表明中國女性的很多疾病都是因為產後恢復不全而留下的隱患。例如乳房疼痛、脫髮、便祕、頭暈、頭痛、胃腸不適、心悸以及各類疼痛症。由產後恢復不良所導致的各種後遺症,對媽媽一生健康的影響不容小覷。

  今天我們來聊聊

  關於產後恢復

  你不得不知道的那些事

  產後恢復到底是恢復什麼?

  基礎調理:從根本上調理產後媽媽的體質,恢復氣血執行能力。如疏經通絡、補氣養血、肝腎保養、心肺調理、卵巢保養等。這就是讓媽媽們把生產時流失的元氣慢慢補充回來,穩固身體的根基。這樣,媽媽們才能由內而外散發新生光彩。

  清瘀排毒:清除媽媽產後身體內的殘留毒素,打通體內正常代謝通道。如清宮排瘀、潤腸通便、降脂排毒、去除殘乳等。 這個比較好理解,比如惡露的清排、通乳,觀察產後的通便情況,都屬於這一類。

  體形恢復:恢復產後媽媽的肌體損傷,恢復全身體形。控制各種肌體損傷蔓延,使身材回覆到孕前水平。如修身減脂、胸部保養、除妊娠紋等。 估計這個是很多新時代辣媽非常關注的地方,下面還會再細細講解的~

  體質恢復:恢復產後媽媽因孕、產、乳而受影響的器官,於此同時,使身體達到動態平衡。如子宮復舊、盆底康復、乳房保養等。 在這裡,產後媽媽身體的調養、恢復,乳房的保養等話題就比較重要啦。

  產後恢復雖然重要,但不能著急。建議在產後最初6周,除了盆骨肌肉的鍛鍊外不要做任何復原性鍛鍊。實際上,腹肌會在頭兩週自然收縮,因此很多肌肉恢復會在你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自動完成。每天的日常起居就足以滿足最初的鍛鍊需要啦。

  產後傷口恢復有要注意什麼?

  傷口恢復分為順產傷口恢復和剖宮產傷口恢復,不同的傷口護理恢復時會有不同的方法。

  1、順產傷口護理

  勤換衛生墊,避免溼透,傷口浸泡在溼透的衛生墊上將會很難癒合。

  每天要用溫水勤沖洗會陰部。

  產後早些下床活動,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湯飲,如魚湯、豬蹄湯等,不吃辛辣食物以保持排便通暢。

  當發生便祕難解時,不要進氣用力,可用開塞露幫助通便。

  坐位時身體重心偏向右側,以防傷口受壓切口表皮錯開。

  傷口折線當日注意觀察有無傷口裂開。

  術後最初幾日內應採取右側臥位,這樣可使傷口內的積血流出傷口外,不致發生血腫。

  術後注意刀口情況,如果在術後1-2小時內傷口出現疼痛,並有加劇趨勢,應馬上與醫生聯絡,很可能是縫合前止血不夠而形成血腫。

  有血腫時可用50%硫酸鎂溶液冷敷。

  傷口水腫,在拆線前縫合線會勒得很緊,可用95%的酒精紗布或者50%的硫酸鎂溶液熱敷,溼敷,每天做2次。

  臥位時抬高些臀部,以利迴流因而減輕水腫。

  2、剖腹產傷口護理

  術後儘早活動,以幫助儘快恢復胃腸系統功能。

  注意傷口敷料有無滲血、滲液等,保持敷料部位乾燥、清潔。

  在手術後1周內,每天測量兩次體溫。

  術後兩週內,避免腹部切口沾溼,可用溼毛巾擦浴,惡露未排乾淨之前一定要禁止盆浴。

  出院時,醫生會在剖宮產新媽媽的傷口上貼一塊敷料包。這塊敷料包最多隻能貼3天,到時候一定要撕掉。很多新媽媽怕傷口暴露在外面會引起摩擦,其實只要穿上生寶寶前的孕婦內褲,就能蓋住傷口啦~

  另外,現在縫合傷口的多是羊腸線,萬一遇到線頭外露的情況,媽媽們可別用剪刀去剪,也別試著去抽,等產後42天覆查時,讓醫生來解決。

  產後子宮恢復要注意什麼?

  子宮恢復包括子宮體的復原、子宮頸的復原和子宮內膜的復原。想讓子宮快速恢復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

  產後及時排尿,不使膀胱過脹或經常處於膨脹狀態。

  產褥期避免長期臥位。 產後6-8小時,媽媽在疲勞消除後可以坐起來,第二天應下床活動,以利於身體生理機能和體力的恢復,幫助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產後哺乳。寶寶的吮吸刺激,會引起子宮收縮,從而促進子宮復原。 運用上述方法後,媽媽們可以通過摸肚臍和觀察惡露來判斷自己的子宮恢復情況啦~

  產後身材恢復有什麼要注意的?

  身材的恢復是成為時尚辣媽道路上關鍵一步,不過不正確的方式不僅傷害自己的身體,還會影響到咱們可愛的寶貝,所以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哦

  選擇合適的產後瘦身時間,最好是寶寶出生後6-8周。

  掌握正確的瘦身進度,哺乳時每週減去1磅1磅=454克體重是安全的,對寶寶的成長也沒有負面影響。

  配合食物進行調理。為了有足夠的乳汁供應,所有的哺乳期媽媽每天需要額外攝入500卡路里能量,此外蛋白質也從46克提高到71克。

  進行適當的瘦身運動。

  保持正常的作息。

  關於3:產後恢復七日操

  第一天動作一:仰臥位,雙腿彎曲稍分開,雙手放在腹部,進行均勻呼吸。吸氣時,腹部向內收縮,感覺胸部慢慢擴大,呼氣時放鬆。還原放鬆。此動作輕微鍛鍊腹部肌肉,幫助腹肌的恢復。5-10次。

  動作二:仰臥位,雙腿伸直,雙臂放在身體兩側。作勾繃腳練習。此動作幫助增加下肢血液迴圈,運動腿部肌肉。10-12次。

  動作三:提肛練習。配合呼吸,感覺吸氣時盆底向上收縮,陰道緊張。呼氣放鬆。至少3組*10次。

  第二天動作一:仰臥位,雙腿伸直。雙臂向兩側開啟,雙手向上方高舉合掌,再向上延長拉伸雙臂,保持5秒,放鬆還原。此動作可鍛鍊胸肌,美化胸部,避免乳房鬆弛、下垂。5-10次。

  動作二:仰臥位,雙腿伸直,雙臂放在身體兩側。頭部向前胸彎曲,呈點頭狀,還原放鬆。此動作幫助收縮腹肌,舒緩腰部痠痛。5-10次。

  動作三:仰臥位,雙腿彎曲稍分開。雙手放在下腹部,均勻呼吸,收縮腹部。練習的節律為收2、3、4,保持2、3、4,放鬆2、3、4。此動作為腹部恢復練習。4-5次。

  動作四:仰臥位。一腿彎曲,一腿伸直,伸直一側作勾繃腳練習。此動作幫助運動腳踝,促進血液迴圈。換另一條腿重複。10-12次。

  第三天動作一:仰臥位,雙腿彎曲稍分開,將臀部、下腹部及背部緊貼地面,雙手置於後腰部。吸氣時背部抬起懸空,吐氣,背部肌肉放下,壓在手上。注意臀部與肩膀仍緊貼地面。此動作鍛鍊腰背部肌肉,緩解肌肉的緊張。10-12次。

  動作二:仰臥位,雙腿彎曲併攏,背部緊貼地面。向上開啟雙手,使上半身向上舒展,保持片刻。還原放鬆。此動作增強胸肌,美化胸部。每天兩組,每組6-10次。

  動作三:仰臥位,雙腿彎曲併攏。將兩側大腿相互擠壓,感覺臀部收緊。節律應為擠壓——放鬆——擠壓——放鬆。此動作鍛鍊大腿內側肌,盆底肌,臀部,增加肌肉緊張,幫助鬆弛肌肉恢復。6-10次。

  第四天動作一:仰臥位,雙腿伸直,雙手置於腹部,身體完全放鬆,作深呼吸。吸氣時,感覺腹部收縮,使之收向脊柱,保持5秒。吐氣放鬆。此動作是腹肌恢復練習。放鬆還原。8-10次。

  動作二:仰臥位,雙腿伸直。左腿彎曲,使之收向腹部,雙手抱膝,保持10秒。還原放鬆。換另一側進行練習。此動作可緩解腰痠和下腹部的疼痛感。6-8次。

  動作三:仰臥位。一腿彎曲,另一腿伸直抬高,作腳踝繞轉練習。還原放鬆,換另一側重複。此動作活動腳踝,促進踝關節血液迴圈,鍛鍊大腿外側肌。6-8次

  動作四:仰臥位,雙手向兩側平舉開啟,雙腿彎曲併攏,將上半身固定不動。兩腿併攏向左側倒,並貼近地面,慢慢還原。換右側倒。注意兩肩及手臂貼緊地面。此動作幫助放鬆軀幹肌肉,刺激胃腸蠕動。還原放鬆。8-10次。

  動作五:仰臥位,雙腿彎曲稍分開,吸氣時收緊盆底和臀部肌肉。將臀部向上抬起,吐氣放鬆。你也可以將雙手放在腹部,吸氣臀部上提,呼氣臀部放鬆。此動作幫助盆底肌肉的收縮,恢復陰道壁的彈性。6-10次。

  第五天動作一:仰臥位,雙手放在身體兩側,雙腿稍分開。將腳尖向下壓,保持5秒,向上勾腳,保持5秒。此動作幫助改善下肢靜脈血液迴圈。6-10次。

  動作二:仰臥位,雙腿彎曲,雙手抱膝,向腹部拉回,保持10-20秒。還原放鬆。此動作幫助柔軟骨盆,緩解腰背痠痛。4-5次。

  動作三:仰臥位,左腿伸直,向上舉起,慢慢還原,再換右腿,伸直上舉。此動作改善下肢血液迴圈,促進腹肌收縮,左右腿交替進行。6-10次。

  動作四:仰臥位,雙手抱頭,左腿彎曲,右腿騎胯在左腿上。雙腿向左側倒,保持10秒,慢慢還原。向右側倒,保持10秒,還原。換另一側進行練習。此動作幫助收縮腹肌,緩解腰背痠痛。6-10次。

  動作五:仰臥位,雙腿彎曲,雙臂自然放在身體兩側。抬起頸部,雙眼直視腹部。保持10秒。此動作為腹肌加強練習。6-8次。

  動作六:側臥位,一手斜上方伸直,一手抱頭,向側上方抬起上身。此動作幫助鍛鍊側腹部的肌肉。6-10次。

  第六天動作一:貓背練習。呼氣低頭看肚子,向上收腹弓背,吸氣放鬆、背部還原放平。此動作為腰背部的力量練習。吸氣上提,呼氣放鬆。6-12次。

  動作二:跪位。將左腳向側方水平平舉。換右側重複。此動作增強臀部肌肉力量,預防臀部下垂。6-10次。

  動作三:跪位,將兩腿併攏。小腿上舉,向左右兩側搖擺,頭部隨之擺動,眼睛看腳尖。此動作幫助纖細美腰,強化手臂力量。8-10次。

  動作四:跪位,臀部坐在腳後跟上。慢慢將上身放低,趴在地面,保持10秒。此動作緩解腰背痠痛,伸展上身肌肉。2-3次。

  動作五:仰臥位,全身放鬆。將左腿彎曲,右腿伸直向上舉起,保持,還原放鬆。換另一側重複。此動作促進下肢血液迴圈,幫助腹部、臀部恢復。6-8次。

  動作六:仰臥位,雙腿彎曲,雙手抱住膝蓋,向腹部回收。同時抬頭,保持10秒,慢慢放鬆。此動作幫助收縮腹部肌肉。2-3次。

  第七天動作一:坐於地面,右腿向前伸直,左腿彎曲,左腳掌放在大腿跟部,右手握住右腳腳踝,左手向身體側後方伸展,眼睛看手指尖,保持片刻,還原放鬆。換另一側伸展。此動作在舒展身體的同時,幫助腹肌收縮。2-3次。

  動作二:盤腿正坐,進行壓拳練習,壓拳時感覺手臂及胸大肌緊張。此動作為胸大肌強化練習。6-8次。

  動作三:盤腿坐姿。向左側轉體,右手抓住左邊膝蓋,左手放在身體正後方,眼睛平視後方,腰背挺直,保持片刻。換另一側轉體。此動作幫助活動腰部,伸展背部肌肉。2-4次。

  動作四:仰臥位,雙手掌心向下,放在身體兩側,兩腿彎曲稍分開。吸氣時收緊臀部肌肉,將臀部上提,保持10秒,呼氣時,將臀部慢慢放鬆還原。此動作鍛鍊腹肌、臀部,幫助鬆弛的肌肉恢復緊張感,吸氣上提臀部,懸空保持,呼氣放鬆。4-6次。

  動作五:仰臥位,雙手開啟,雙腿彎曲併攏。雙腳抬起,使大腿與身體呈90度,將雙腳併攏向左側倒,保持片刻,慢慢還原。換右側倒,保持。左右交替進行。此動作幫助活動側腹部的肌肉,消除腰部贅肉。6-10次。

  產後第二週可以開始的運動:

  後仰運動 媽媽們可以選擇一個靠背較低的座椅,墊上一個軟枕,在座椅上坐穩後兩腿自然下垂平踏地面,手臂可倚靠在扶手上,吸氣的同時將身體向後彎曲,直至腹部肌肉感覺緊繃為止彎曲幅度以舒適為準,保持15秒,然後放鬆,讓身體回覆到初始狀態,開始下一次運動。

  前俯運動 媽媽們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大的瑜伽墊,仰臥在平面上,兩腿彎曲,兩腳稍許分開,兩手靠放在大腿上。呼氣,抬起頭及兩肩,身體向前伸,使兩手儘可能的碰到雙膝,如果雙手一開始不能碰到兩膝,也沒關係,繼續做下去,做完吸氣並放鬆。

  平行轉體運動 媽媽們可仰臥在床上,兩臂平放在身體兩側,兩手掌分別靠攏在兩大腿的外側,頭部微微抬起,身體向左側偏轉,左手滑動到達小腿;再仰臥,然後向右側重複上述動作,左、右兩側各連續2-3次。做了剖腹產手術的媽媽,可以等自己感覺腹部沒有牽扯感後再開始這項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