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部三叉神經痛怎麼治的方法

  三叉神經痛這種疾病往往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那要怎麼治療好呢?下面就由小編來告訴你臉部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臉部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方法

  一、面部三叉神經痛的護理要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的激動,避免生氣、著急、發愁苦悶、上火而影響睡眠就是最有效的三叉神經痛的護理方法。留意起居的規律性,防範風寒風熱外邪侵襲,避免傷風感冒。動作要輕慢,比如刷牙、洗臉等,儘量避免刺激觸發點。寒冷天氣留意保暖,三叉神經痛的護理要避免冷風直接刺激面部。

  二、面部三叉神經痛病人平時應食用含豐富的維生素和清火解毒的食物。具體三叉神經痛的護理需要留意休息,適當進行戶外的體育鍛煉。飲食、生活要有規律,保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三叉神經痛的護理要避免過度勞累。

  三、面部三叉神經痛病人要學會處理疼痛,對於疼痛劇烈、頻繁和入睡困難的患者,可以酌情給予鎮痛,***或對症處理。這也屬於三叉神經痛的護理方法。

  四、面部三叉神經痛患者應該注意觀察三叉神經痛的疼痛的發作頻率,三叉神經痛的發作時間和間隔期的長短,以便更好地作好飲食、口腔和面板的護理,這些三叉神經痛的護理比較重要。

  三叉神經痛與11種疾病的鑑別

  1、牙痛:三叉神經痛常誤診為牙痛,往往將健康牙齒拔除,甚至拔除全部牙齒仍無效,故應注意。牙病引起的疼痛為持續性疼痛,多侷限於齒齦部,區域性有牙痛及致病病變,X線及牙科檢查可以確診。

  2、副鼻竇炎:如額竇炎、上頜竇炎等,為侷限性持續性痛,可有發熱、鼻塞、濃涕及區域性壓痛等。

  3、青光眼:單側青光眼急性發作誤診為三叉神經第1支痛,青光眼為持續性痛,不放射,可有嘔吐,伴有球結合膜充血、前房變淺及眼壓增高等。

  4、顳頜關節炎:疼痛侷限於顳頜關節腔,呈持續性,關節部位有壓痛,關節運動障礙,疼痛與下頜動作關係密切,可行X線及專科檢查協助診斷。

  5、偏頭痛:疼痛部位超出三叉神經範圍,發作前多有視覺先兆,如視力模糊、暗點等,可伴嘔吐。疼痛為持續性,時間長,往往半日至1-2日。

  6、三叉神經炎:病史短,疼痛呈持續性,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過敏或減退,可伴有運動障礙,在受累的三叉神經分支有明顯壓痛。神經炎多在感冒或副鼻竇炎後等發病。

  7、小腦腦橋角腫瘤:疼痛發作可與三叉神經痛相同或不典型,但多見於30歲以下青年人,多有三叉神經分佈區感覺減退,並可逐漸產生小腦腦橋角其他症狀和體徵。以膽脂瘤多見,腦膜瘤、聽神經鞘瘤次之,後兩者有其他腦神經受累,共濟失調及顱內壓增高表現較明顯。X線片、CT顱內掃描及MRI等可協助確診。

  8、腫瘤侵犯顱底:最常見為鼻咽癌,常伴有鼻衄、鼻塞,可侵犯多數腦神經,頸淋巴結腫大,作鼻咽部檢查檢查、活檢、顱底X線檢查,CT及MRI檢查可確診。

  9、舌咽神經痛:易於三叉神經第3支痛相混,舌咽神經痛的部位不同,為軟顎、扁桃體、咽舌壁、舌根及外耳道等處。疼痛由吞嚥動作誘發。用1%潘妥卡因或***等噴咽區後疼痛可消失。

  10、三叉神經半月節區腫瘤:可見神經節細胞瘤,脊索瘤,麥氏窩腦膜瘤等,可有持續性疼痛,病人三叉神經感覺、運動障礙明顯。顱底X線可能有骨質破壞等改變。

  11、面部神經痛:多見於青年人,疼痛超出三叉神經範圍,可延及耳後、頭頂、枕頸,甚至肩部等。疼痛持續性,可達數小時,與動作無關,不怕觸控,可為雙側性疼痛,夜間可較重。

  三叉神經痛的發病特點

  1、疼痛的部位

  三叉神經第一支疼痛位於眉弓、前額和上瞼;第二支疼痛位於上脣、上齒根、面頰部、鼻翼、下瞼和顴部;第三支疼痛位於下脣、下齒根、頦部、有時影響至舌及耳顳部。以一側的第二、三支合併痛最常見,其次為單獨的第三支,再次是第二支,單獨第一支疼痛最少見。

  2、疼痛的性質及劇烈程度

  無先兆症狀發作的疼痛,突然發病,在三叉神經快速停止,發病驟發,驟停、閃電樣、刀割樣、燒灼樣、頑固性、難以忍受的劇烈性疼痛。

  3、疼痛發作的時間

  每隻持續了幾秒到2分鐘突然停止,常伴有面肌抽搐、流淚、流涎、面潮紅、結膜充血等症狀。

  4、併發症狀

  發作可以導致疼痛側流涎,流淚和麵肌痙攣。

  5、誘發因素

  嚴重者洗臉、刷牙、說話、吃飯、如果嚴重時,颳風也會引發疼痛發作,導致三叉神經痛的因素太多,如果不及時治療,痛苦會一直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