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症狀有什麼症狀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據觀察,約40%~50%發展成為慢性肝炎。那麼,你知道丙型肝炎有哪些症狀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丙型肝炎的典型症狀,歡迎大家來到學習。

  丙型肝炎有哪些症狀

  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門冬氨酸氨酶反覆或持續升高,白蛋白的降低或者A/G比值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慢性丙肝的症狀:一開始不大明顯,大多表現為乏力、頭暈、食慾有所減退、厭油膩、尿黃、肝區不適、睡眠不佳、可有肝大和輕度觸痛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慢性丙肝病例無明顯症狀和體徵。

  丙肝嚴重時症狀比較明顯,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常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ALT和/或天門冬氨酸氨酶反覆或持續升高,白蛋白的降低或者A/G比值異常、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丙型肝炎的典型症狀

  1、潛伏期:本病潛伏期為2~26周,平均7.4周,血製品引起的丙型肝炎潛伏期短,一般為7~33天,平均19天。

  2、臨床經過:臨床表現一般較乙型肝炎為輕,多為亞臨床無黃疸型,常見單項ALT升高,長期持續不降或反覆波動,患者ALT和血清膽紅素平均值較低,黃疸持續時間較短,但也有病情較重,臨床難與乙型肝炎區別。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據觀察,約40%~50%發展成為慢性肝炎,25%發展成為肝硬化,餘為自限性經過,急性丙型肝炎發展成慢性者多為無黃疸型,ALT長期波動不降,血清抗-HCV持續高滴度陽性,因此,臨床上應注意觀察ALT及抗-HCV的變化。

  雖一般丙型肝炎臨床表現較輕,但亦可見重型肝炎的發生,HAV,HBV,HCV,HDV和HEV五種肝炎病毒均可引起重型肝炎,但發生的背景和頻率不同,歐美統計資料表明,急性,亞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因以:HBV居多,日本則以HCV居多,推測其原因可能是日本人群HCV感染率遠高於歐美,其次是歐美的HCV基因型與日本的不同,我國尚無詳盡資料,多數報道以HBV居多,HCV致重型肝炎中又以慢性乙型肝炎合併HCV感染者居多。

  3、病毒血症的模式:對輸血後丙型肝炎患者的隨訪研究表明,HCV血癥有如下幾種模式:

  ***1***急性自限性肝炎伴暫時性病毒血症。

  ***2***急性自限性肝炎伴持續性病毒血症。

  ***3***持續性病毒血症但不發生肝炎,呈HCV無症狀攜帶者。

  ***4***慢性丙型肝炎伴間歇性病毒血症。

  ***5***慢性丙型肝炎伴持續性病毒血症。

  4、HBV與HCV重疊感染:由於HCV與HBV有相似的傳播途徑,因此同時感染這兩種病毒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更多見的是在HBV持續性感染的基礎上又感染了HCV,解放軍302醫院發現,在HBsAg陽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抗-HCV陽性率在輕型慢性肝炎***慢遷肝***為0***0/14***;慢性活動型肝炎為24.24%***8/33***;慢性重型肝炎為33.33%***3/9***,顯示隨乙型肝炎的進展和演變而陽性率增高,推測其原因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進展過程中,接受輸血等醫源性感染的機會增多的緣故,另一方面,也有報告指出,HBV/HCV重疊感染的重型肝炎與單***BV感染的重型肝炎,二組的膽紅素,AST/ALT及病死率比較,有明顯的差異,說明重疊感染組的肝細胞壞死遠較單***BV感染的重型肝炎嚴重。

  有人觀察HBV和HCV重疊感染病例的HBV DNA和HCV RNA同時陽性的只佔19%,大部是HCV RNA或HBV DNA單項陽性,另外HCV RNA陽性者中幾乎都是e抗原陰性病例,提示病毒重疊感染的發生增殖干擾現象。

  5、HCV感染與肝細胞性肝癌***HCC***:HCV感染與HCC的關係日益受到重視,從HCV感染髮展到HCC平均約25年,也可不通過肝硬化而直接由慢性肝炎發展而來,各國HCC的抗-HCV檢出率報告不一,我國初步報告為10.96%~59%,由於HCV具有廣泛的異質性,HCC的發生與不同基因型的HCV感染有一定的關係,日本和美國HCV流行情況基本相似,但在日本與HCV相關的HCC較多,而在美國較少,研究結果表明,Ⅱ型HCV具有複製水平較高及干擾素治療反應差的特點,在造成肝病進行性發展和癌變過程中可能起著重要的作用,也為研究HCV致HCC機制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學依據。

  HCV致癌機制與HBV有所不同,已有研究表明HCV不像HBV能整合到肝細胞DNA中去,有報告認為HBV與HCV的雙重感染似可增加肝細胞癌的發生機率,故應注意HCV與HBV共同致癌的作用。

  6、HCV感染與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一般依自身抗體不同將自身免疫性肝炎分為四型,其中Ⅱ型AIH指抗核抗體陰性而抗-LKM-I陽性者,最近研究將Ⅱ型AIH分為兩個亞型:Ⅱa型AIH:年輕人多見,女性為主,有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劑治療效果好,與HCV感染無關,Ⅱb型AIH:多為老年,男性,無家族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病毒治療優於免疫抑制劑,與HCV感染相關,抗-HCV陽性,抗-GOR陽性,此類患者必要時應查HCV RNA。

  丙肝的早期症狀

  1、食慾減退,噁心厭油

  這是大多數肝炎患者都有的症狀,尤其是黃疽型肝炎患者身上表現得更嚴重。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它參與著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著重要作用。患者在患有肝炎以後,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所以會出現厭油食,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進而影響患者食物消化與吸收,所以會導致患者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膩急性病毒性肝炎產生食慾減退等症狀。

  2、發熱

  急性黃疽型肝炎早期常有發熱,多在37.5-38.5攝氏度,高熱者少見,一般持續3-5天,而無黃疽型肝炎者發熱遠遠低於黃疽型肝炎者。許多病人發熱還伴有周身不適、食慾減退,誤認為得了感冒。為數不少的黃疽型肝炎病人,往往在醫院門診按感冒治療,3-5天后待黃疽出現才被確診,這是缺乏對肝炎發熱症狀認識的緣故。發熱的原因,可能是肝細胞壞死、肝功能障礙、解毒排洩功能減低或病毒血症所引起。

  3、尿黃如茶

  黃疸型肝炎病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顏色越黃,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病情好轉尿色逐漸恢復正常。

  4、疲乏無力

  這是肝炎病人發病的早期表現之一。病人往往說不清楚何時起病,其表現也不相同,輕者不愛活動,重者臥床不起,連洗臉、吃飯都不愛做。儘管經充分休息,疲勞感仍不能消除,嚴重者好像四肢與身體分離似的。出現這些症狀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肝炎患者的食慾不振,消化吸收障礙,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於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從而使其肝臟製造和儲存糖原減少。另外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紊亂及肝細胞破壞引起血中膽鹼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正常功能,從而出現說不出的全身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