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的治療偏方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反覆發作、病程遷延的面板變態反應性疾病。此病除復發期自感區域性瘙癢劇烈外下面給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大家。

  

  一、蕁麻疹中藥及偏方

  1、地膚子、浮萍各30克,蟬蛻9克,水煎服,每日l劑。

  2、桃樹葉、艾葉各30克,白礬15克,食鹽9克,煎湯洗浴,每日1-2次。

  3、蒼耳子,荊芥,防風各15克,蔥白1根,水煎服,每日1劑。

  二、蕁麻疹的營養和飲食

  蕁麻疹宜進清淡飲食,忌魚、蝦、蟹、羊肉、酒類等辛辣刺激食物。

  三、蕁麻疹常用的藥物

  1、內服藥物:常用維生素C

  0.2克,每日2次口服。路丁20毫克,每日3次口服。抗過敏藥物,常用安太樂25毫克每日3次或苯海拉明25毫克,每日3次口服。也可用賽庚定2-4毫克,每曰3次口服。頑固者用撲爾敏4毫克,每日4次,與甲氰咪呱200毫克,每日4次,聯合用藥,效果較好。近年來應用的新藥息斯敏1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療慢性蕁麻疹療效顯著。皮損泛發者,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毫升,每日1次。出現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或嚴重者,應立即給予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索0.5-1.0毫升。

  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1.尋找病因

  詳細詢問病史,力求找到每位患者的發病原因,瞭解有無家族發病現象,有無急慢性感染史、用藥史、職業、生活習慣及環境改變等。檢查血、尿、便常規,根據需要進行面板過敏原檢查、冰塊試驗、乙醯膽鹼面板試驗、血清IgE測定及血清補體測定等。個別病人要做HBV-DNA及甲狀腺抗體、惡性腫瘤等檢查。

  2.避免誘發因素

  寒冷性蕁麻疹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3.使用抗組胺類藥物

  大多數患者經抗組胺藥物治療後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患者較頑固。對頑固性難治性蕁麻疹可增大劑量或聯合用藥。H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按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效。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氮卓斯汀和地氯雷他定等。可選擇2種不同型別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聯合應用。安他樂具有較強的抗組胺、抗膽鹼和鎮靜作用,止癢效果也很好。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主要用於治療抑鬱和焦慮性神經官能症,本藥也具有很強的抗H1和H2受體作用。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副作用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藥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藥物。

  4.選用具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的藥物

  酮替酚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釋放,抑制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可口服。曲尼司特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

  5.糖皮質激素

  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能穩定肥大細胞膜和溶酶體膜,抑制炎症介質和溶酶體酶的釋放;收縮血管,減少滲出。對蕁麻疹的療效好,特別適用於急性蕁麻疹,血清病型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蕁麻疹。常用藥物包括潑尼鬆、得寶鬆。緊急情況時,用氫化考的鬆、地塞米松或甲基強的鬆龍靜脈滴注。

  6.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覆,上述治療不能取得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蝶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