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溼疹如何治療

  乾性溼疹學名乏脂性溼疹,又稱裂紋性溼疹。主要因面板水分脫失,皮脂分泌減少,乾燥,表皮及角質層有細裂紋,面板呈淡紅色,裂紋處紅色更明顯,那麼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乾性溼疹治療方法:

  一、乾性溼疹的西醫治療

  多見於四肢伸側,特別是老年人的小腿伸側。冬季多見或加重,常與洗澡過勤或外用肥皂有關,夏季往往減輕或消退皮損呈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斑片表面乾燥、脫屑及出現破碎瓷器樣細的裂紋,“裂紋性溼疹”由此得名手指背部亦可出現乾燥性裂紋嚴重時可侵及身體其他部位。自覺瘙癢,尤以夜晚為著。

  1.消除誘因,最好不要再接觸可疑的致病因素,這個要患者自己尋找。

  2.抗炎,止癢,採用抗組胺藥,可口服維生素類***促進血管收縮***。

  3.區域性可塗抹軟膏,少用激素類藥膏,容易復發,加重病情。

  二、乾性溼疹的中醫治療

  ***一***中醫方

  1.主方消風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荊芥、防風、牛蒡子、苦蔘各12克,蟬蛻9克,生地黃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魚腥草30克,金銀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瘙癢較劇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滲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取土茯苓10克,草龜1只,白糖適量。

  將草龜殼碾碎,然後和土茯苓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以慢火反覆熬煮成膏。

  每次服用時,用藥匙舀取30毫升,放入碗中,撒入白糖,倒入溫開水衝飲。每日可食用2次。

  3.取含有苦蔘、白鮮皮、地膚子、龍骨提取物、赤石脂提取物、何首烏的平安記***化溼膏***

  蘸取適量後直接在患處進行塗抹,待面板自動吸收即可。每日可塗抹3次。

  4.取陳皮15克,雲苓10克,蒼朮6克,白朮6克,白扁豆5克,蒼耳子3克,甘草3克。

  將上述藥材全部置於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並煎煮,煎煮至沸騰後濾出,待溫時服用。每日服用2次。常用於處理傳染性溼疹

  ***二***中成藥

  1.銀翹解毒顆粒***根據銀翹散原方配製成的沖劑***,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溫開水溶解後服。

  2.防風通聖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血虛風燥型

  患部面板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蘚樣變,色素沉著,脫屑,或見頭暈乏力,腰痠肢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或濡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