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年山東高考語文試題

  高考語文複習是個很複雜的過程,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在這樣漫長而又任務繁重的複習過程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第Ⅰ卷***共36分***

  一、***每小題3分,共15分***

  閱讀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題。

  牡丹是中華名花,它那雍榮華麗的碩大花朵就是吉祥富貴的象徵,牡丹文化是盛世的象徵。唐代對牡丹的熱愛是全社會的風氣,上至皇宮,下至民間,無不為它的華貴之氣 ***傾倒/折服***。劉禹錫在膾炙人口的《賞牡丹》中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然而,這樣一種富有文化傳統堪為國花的著名花卉, ① 。

  二十世紀80 年代以前,中國植物分類學界對牡丹不甚重視,對野生牡丹的研究很不充分,隨著中國經濟 ***逐步/逐漸***繁榮,牡丹重新成為人們廣泛 ***關心/關注***和喜愛的花卉,植物學家這才開始仔細研究牡丹的“家普”。如今牡丹的家世已班班可考,但長期以來,人們或為觀賞牡丹的花,或為獲取它的根皮入藥,不斷濫採亂挖,野生牡丹陷入瀕危、滅絕的困境。國色天香的牡丹,長期以來在為人們賀喜添樂的同時,自己卻默默忍受著諸般委屈,甚至殤痛……

  1.文中加點的詞語,字音字形無誤的一項是*** ******3分***

  A.花卉***hui*** 雍榮華麗

  B.家普***pǔ*** 班班可考

  C.瀕***pín***危 膾炙人口

  D.殤***shāng***痛 國色天香

  2.依次選用文中括號裡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 ***3分***

  A.折服 逐漸 關心

  B.折服 逐步 關注

  C.傾倒 逐步 關心

  D.傾倒 逐漸 關注

  3.在文中①處橫線上依次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①卻也揭開了牡丹鮮為人知的委屈和殤痛

  ②人們對它的研究少之又少

  ③身世卻一直是個謎團

  ④直到近些年研究才慢慢有所深入

  ⑤在揭開了牡丹神祕的面紗的同時

  A.②①⑤④③ B.⑤③④②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①②④⑤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這些年來,隨著人們接觸的新事物越來越多,觀念越來越開放,再加上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國人的自駕遊活動搞得風生水起。

  B.美國UIGO科研團隊宣佈,他們發現了來自於13億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與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一樣,無聲無臭,看不見,摸不著。

  C.《拉貝日記》以具體而真實的文字,記載了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一言九鼎,有力地控訴了日本軍國主義在中國所犯的累累罪行。

  D.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評選了2015年十大流行語,“獲得感”“腦洞大開”“創客”等詞語脫穎而出。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 ******3分***

  A.餘額寶轉入時系統繁忙的原因一般是由於網路不給力造成的,請嘗試更換環境或連線WIFI,如果未能解決或依然有異常,請致電人工客服協助處理。

  B.兩會代表們期盼國家醫藥管理局儘快制定措施,儘量降低藥品的價格和流通環節,讓老百姓看得起病,更好地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

  C.中國周邊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大國戰略遏制的綜合影響,熱點問題特別是爭端升溫帶來的風險,以及分離勢力和恐怖主義勢力製造的暴恐活動等。

  D.中國航天2015年航天發射持續高密度完美收官,全年共實施19次航天發射任務,將45顆中外航天器成功送入太空。

  二、***每小題3分,共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

  中國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生食、熟食、自然烹飪、科學烹飪4個發展階段,推出6萬多種傳統菜點、2萬多種工業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使得中國獲得“烹飪王國”的美譽。

  我國的烹飪技術講究食醫結合,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在幾千年前有“醫食同源”和“藥膳同功”的說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中國飲食文化突出養助益充的營衛論***素食為主,重視藥膳和進補***,並且講究“色、香、味”俱全,有五味調和的境界說。

  古代的中國人還特別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春夏秋冬、朝夕晦明要吃不同性質的食物,甚至加工烹飪食物也要考慮到季節、氣候等因素。在《禮記·月令》中就有明確的記載,如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這種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的確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

  “陰陽五行”說是傳統思想所設定的世界模式,也被認為是宇宙規律。製作飲食的烹飪必然也要循此規律。因此,不僅把味道分為五種,併產生了“五味”說,而且還削足適履地把為數眾多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更令人驚奇的是還有“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禮記·郊特牲》***,認為只有飲和食與天地陰陽互相協調,這樣才能“交與神明”,上通於天,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效果。這種說法被後來的道教繼承,成為他們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吃食物是增加人體陰氣的,如“五穀充體而不能益壽”“食氣者壽”等,要修煉、要獲得陽氣就要儘量少吃、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的審美理想。這個“中”指恰到好處,合乎度。“和”不是“同”,是建立在不同意見的協調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國哲人認為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下找到自己的位置以繁衍發育。這種通過協調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是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的,而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的飲食生活。

  中國飲食文化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是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創造、積累並影響周邊國家和世界的物質財富及精神財富。

  研究中國人的飲食生活不僅是研究中國文化的必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烹飪技藝之所以能夠彪炳史冊,是因為其深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的影響。

  B.中國飲食文化講究食醫結合,強調進食與宇宙節律協調同步,遵循“陰陽五行”說,追求“中和之美”,是一種廣視野、深層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區域文化。

  C.中華各族人民在100多萬年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在食源開發、食具研製、食品調理、營養保健和飲食審美等方面進行創造、積累,形成了中國飲食文化。

  D.中國具有“烹飪王國”的美譽,飲食文化綿延170多萬年,分為4個發展階段,推出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風味流派。

  7.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中國古人不僅把味道分為五種,而且把為數眾多的穀物、畜類、蔬菜、水果分別納入“五穀”“五肉”“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

  B.我國的烹飪技術與醫療保健有密切的聯絡,可以利用食物原料的藥用價值,做成各種美味佳餚,達到對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C.《禮記·月令》中記載的春“行夏令”“行秋令”“行冬令”必有天殃,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

  D.在上古烹調實踐與理論的啟發和影響下產生了通過協調而實現“中和之美”的想法,而“中和之美”的想法反過來又影響了人們的整個飲食生活。

  8.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強調適應宇宙節律的思想意識是華夏飲食文化所獨有的,早在西漢時,皇宮中便開始用溫室種植“蔥韭菜茹”。

  B.道教繼承了“凡飲,養陽氣也;凡食,養陰氣也”的說法,並將之作為飲食理論的一個出發點,如認為修煉的最佳境界是不吃,走“辟穀”的境界。

  C.“中和之美”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高的審美理想,“中”是對不同意見的協調,“和” 指恰到好處,天地萬物都在“中和”的狀態繁衍發育。

  D.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研究中國飲食文化甚至可以成為研究中國文化的一把鑰匙。

  三、***每小題3分,共12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苟晞,字道將,河內山陽人也。少為司隸部從事,校尉石鑑深器之。齊王***司馬***冏輔政,晞參冏軍事,拜尚書右丞,轉左丞,廉察諸曹,八坐①以下皆側目憚之。及冏誅,晞亦坐免。惠帝徵成都王穎,以為北軍中候。及帝還洛陽,行兗州刺史。

  汲桑之破鄴也,東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討之,命晞為前鋒。陷其九壘,遂定鄴而還。後討呂朗,破汲桑故將公師藩,敗石勒於河北,威名甚盛,時人擬之韓白。封東平郡侯,邑萬戶。

  晞練於官事,文簿盈積,斷決如流,人不敢欺。其從母②依之,奉養甚厚。從母子求為將,距之曰:“吾不以王法貸人,將無後悔邪?”固欲之,晞乃以為督護。坐法,晞杖節斬之,從母叩頭請救,不聽。既而素服哭之,流涕曰:“殺卿者兗州刺史,哭弟者苟道將。”其杖法如此。

  晞見朝政日亂,懼禍及己,而多所交結,每得珍物,即貽都下親貴。兗州去洛五百里,恐不鮮美,募得千里牛,每遣信,旦發暮還。初,東海王越以晞復其仇恥,甚德之,引升堂,結為兄弟。越司馬潘滔等說曰:“兗州要衝,魏武以之輔相漢室。晞有大志,久令處之,則患生心腹矣。若遷青州厚其名號,晞必悅。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謀之於未有為之於未亂也。”越以為然,乃遷晞青州刺史。

  越疑晞與懷帝有謀,使遊騎於成皋間,獲晞使,果得詔令,遂大構疑隙。永嘉五年,懷帝惡越專權,復密詔晞討越。越與徐州刺史裴盾共討晞。晞使騎收河南尹潘滔,滔夜遁,及執尚書劉會、侍中程延,斬之。會越薨,盾敗。詔晞為大大都督,督六州諸軍事,增邑二萬戶。

  ***選自《晉書•苟晞傳》,有刪改***

  【注】①八坐:封建時代中央政府的八種高階官員。歷朝制度不一,所指不同。②從母:姨母。

  9.對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一項的是*** ******3分***

  A.八坐以下皆側目憚之 憚:害怕

  B.晞亦坐免 坐:因……犯罪

  C.吾不以王法貸人 貸:寬恕

  D.即貽都下親貴 貽:遺留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汲桑之破鄴也 之二蟲又何知

  B.晞乃以為督護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C.其從母依之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D.殺卿者兗州刺史 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謀之於未有/為之於未亂也

  B.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謀之於未有/為之於未亂也

  C.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謀之於未有/為之於未亂也

  D.公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此所/謂謀之於未/有為之於未亂也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與分析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苟晞是河內山陽人。年輕時擔任司隸部從事,校尉石鑑十分器重他。晉惠帝領兵征討成都王司馬穎,任命他為北軍中候。

  B.苟晞對公事很熟悉,裁決迅速,別人不敢欺騙他。打仗有謀略,當時有人把他比為古代名將韓信、白起。

  C.司馬越懷疑苟晞與懷帝有所圖謀,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查獲了朝廷給苟晞的詔令,於是造成很深的疑慮怨恨。

  D.晉懷帝密令苟晞討伐司馬越。苟晞派兵抓獲了司馬越、劉會、程延,並把他們斬首,被封為大、大都督,督管六州諸軍事。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東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討之,命晞為前鋒。陷其九壘,遂定鄴而還。***5分***

  ***2***東海王越以晞復其仇恥,甚德之,引升堂,結為兄弟。***5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8分***

  醉中感懷

  陸游

  早歲君王記姓名,只今憔悴客邊城。

  青衫猶是鵷行①舊,白髮新從劍外生。

  古戍旌旗秋慘淡,高城刁斗夜分明。

  壯心未許全消盡,醉聽檀槽②出塞聲。

  【注】①鵷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樂器。

  ***1***請從內容和作用的角度賞析詩歌的頸聯。***4分***

  ***2***詩中描寫了一位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4分***

  15.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蜀道難》中“ , ”兩句寫山勢高險,即便是善飛的黃鶴、輕捷的猿猴都很難越過。

  ***2***莊子在《逍遙遊》中稱讚宋榮子能夠坦然地面對世人的讚譽與非議時用了這樣的句子:“ , 。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

  ***3***《論語》中主要談知識的鞏固與創新的句子是:“ , 。”

  五、***12分***

  16.閱讀下面的新聞材料,談一談自己的看法,併為自己即將到來的高考擬一條勵志語。勵志語要求:運用一種修辭手法,語言生動得體,20字以內。***4分***

  “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衝進一本大樓”“高三不搏,一生白活。高三不累,人生無味”……全國各地一些高園內的雷人標語,在網路上引起廣泛關注。

  17.閱讀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話給“浙商成長基金”下定義。***不超過60個字******4分***

  浙商成長基金2015年9月23日在杭州正式成立。該基金致力於在全球範圍內找尋投資機會,通過投資併購、產業整合、返鄉投資來幫助浙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浙商成長基金目標管理資產規模為100億元人民幣,首輪封閉規模約80億元,其餘部分將於半年之內募集到位。該基金是由滬上知名浙商企業——復星集團牽頭髮起設立的一隻產業母基金。該基金定位於嫁接復星的海外投資能力與浙商的產業落地能力,目標是成為引導基金,發展成為浙商返鄉投資的資金池,積極參與浙江省七大萬億產業的投資。

  18.將下面長句改寫成三個短句,可增刪個別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

  在中國傳統中,“讀書”是指除直觀意義上的閱讀書籍或學習技能之外,更在於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學習、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改變經濟對人的支配性影響的一種具有特定涵義的學習行為。

  六、***18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

  苦瓜況味

  秦勇

  ①不知何時起,城裡的人一到週末便往郊外跑,吃一頓剛採回的蔬菜、池塘裡的清水魚。若是到立夏,農家小院裡、地壩邊、菜地裡,幾根木棍或竹竿搭成的籬笆,綠油油地掛滿了瓜果。除絲瓜、黃瓜外,不時會看到一根一根青翠欲滴的苦瓜,掩映在籬笆牆的綠蔭裡。

  ②那苦瓜,翠翠的,沾著露水,泛著綠光,但它不像絲瓜那樣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許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癩蛤蟆其貌不揚。從藤上摘下幾根鮮嫩的苦瓜,醃上一盤,夾上一筷子,嚼上一小口,脆脆的,苦苦的,但又夾著一絲甘甜、一縷清香,回味無窮。

  ③記得這苦瓜並非本地的農作物,它應屬於亞洲熱帶地區的植物,算是“外來菜”。農村的孩子,總是喜歡吃甜的,山裡的刺果、桑葚、地菇,特別是甘蔗,甜得讓人饞嘴。所以,讀中學前都沒有吃過苦瓜,後來,村子裡的青壯年陸續到廣東去打工,掙了錢,逐漸富起來,從外地帶回一沓沓鈔票,也帶回苦瓜的種子,灑在房前屋後的菜地上,寒去暑來,苦瓜也就像那“知青”,落地農村了。

  ④苦瓜成熟的季節,和朋友一起去喝夜酒,要麼我請客,要麼朋友請客,總是離不開一個菜——涼拌苦瓜,並且要特別給老闆交代:“一定要生拌,不能焯水哈,整麻辣點!”涼拌苦瓜,要鮮瓜生拌,老了不行,放久了不行;要現醃現吃,太熟不行,味淺不行,還得配上一盤用花椒粉、胡椒粉、辣椒麵、味精、鹽巴等味料配製的“幹麻辣”,吃上一盤再一盤,讓人大快朵頤。

  ⑤有幾家夜市很有名氣,例如川江號子、田三嫂、藩尋味、泉潭嶼、魚老大、何大姐……這些夜市或在濱江路,或在鬧市區,或在廣場旁,或在路邊小巷,有的以活色生香的涼拌菜出名,有的以清淡可口的菜豆花出名,有的以香辣細嫩的烤魚出名,有的以清醇新鮮的生啤酒出名,各有一群粉絲,各有獨特的味道。夜幕降臨,新月初升,這些夜市已是人頭洶湧,觥籌交錯,歡聲笑語此起彼落,不亦樂乎。熱鬧到凌晨一兩點方才打烊收攤,夜的喧囂才得以寧靜。

  ⑥城小,時間一長,這些店老闆見到我,就知道我喜歡點那生拌苦瓜,不用再提醒,老闆就會給拌菜的服務員吼兩聲:“生拌,不焯水,麻辣味!”我會心一笑,感受著小城人那少有的默契和溫馨。於是開心地喝起酒來,偶爾也是折騰到凌晨,其他的顧客都已散去,酒癮未盡的朋友喊一聲再開一瓶啤酒,坐在板凳上不住耷頭打瞌睡的老闆倏地跑過來,笑眯眯地詢問:“老師,還要點兒啥子?”

  ⑦那一刻,我感受那老闆多像一根苦瓜,天天熬到深夜,以菜為生,解人之饞,那麼苦,那麼累,仍滿臉笑容,不把自己的苦感染給客人。苦瓜也是,以己之軀,為人之餐,或清炒雞蛋,或爆炒肉絲,或燉排骨,不論與什麼食材同炒同煮,總是獨攬苦味,“不傳己苦與他物”,真是“雜他物煮之,他物弗苦,自苦不以苦人,有君子之德焉……”叫它“君子菜”,也算名副其實。其實,生活中有著苦瓜情懷的人很多,我曾閱讀肖復興的散文《苦瓜》,當讀到“母親再也不能為我親手到廚房去將青嫩的苦瓜切成絲,再掂起炒鍋親手將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心裡總是一陣酸楚。母親,怕是人世間最苦最苦的“瓜”了。

  ⑧有一次,我在下班的路上,遇見一個挑著籃子賣菜的婆婆,她佝僂著身子,蹣跚地走著,籃裡還有幾個被人挑剩的苦瓜,表皮已蔫了,我叫住老人,買下了剩餘的苦瓜。有一根很老了,一半已褪成紅褐色。我打算拿回家掏出籽來,來年春天種在陽臺的花盆裡,說不定會吃上自己種的苦瓜。回到家,用刀剖開苦瓜,裡面露出殷紅的瓜瓤和瓜子,真叫人驚奇,捏幾顆放進嘴裡,抿了抿,舌尖一絲淡淡的酸甜。看來,這一生清苦、外表平平的苦瓜,貌癩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靜靜地咀嚼苦的寂寞,不以苦悲,卻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盡甘來時。

  ⑨苦瓜是最苦的,也是最有味的。

  ***選自《散文選刊》原創版,有刪改***

  19.簡析文章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20.賞析文中畫線句子。***4分***

  ①但它不像絲瓜那樣光滑,周身疙疙瘩瘩,隆起許多卵形的凹凸小包,像癩蛤蟆其貌不揚。

  ②坐在板凳上不住耷頭打瞌睡的老闆倏地跑過來,笑眯眯地詢問:“老師,還要點兒啥子?”

  21.作者為什麼說“母親,怕是人世間最苦最苦的‘瓜’了”?請簡要分析。***4分***

  22.本文標題為“苦瓜的況味”,從文中你讀出了哪些“況味”,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一談。***6分***

  七、***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有個青年人總是抱怨環境,一位長者對他說“你想保護自己的腳,穿上一雙鞋子比給全世界鋪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④文體特徵鮮明。

  答案

  1【答案】D***3分***

  【考點定位】識記現代漢語普通話常用字的字音。識記並正確書寫現代常用規範漢字。能力層級為識記A。

  2【答案】D***3分***

  【解析】

  試題分析:“折服”指信服,心服,使人從心裡屈服或服從;“傾倒”有使人傾心、愛慕之意,結合語境,應用“傾倒”。“逐漸”指漸漸;“逐步”指一步一步地,文中應用“逐漸”。“關心”,***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視和愛護;“關注”指關心重視,用眼睛去看某人、某事,用實際行動去或用心去對待某人、某事,用“關注”更合意境。本題考查近義詞辨析的能力。辨析近義詞的基本原則是同中求異,具體方法:從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語體色彩兩方面;從詞的意義方面辨析,包括詞義的範圍大小、詞義的側重點、詞義的輕重、詞義的具體與概括等方面;從運用上辨析,包括習慣搭配、詞性和句法功能、適用的物件等。學優高考網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3【答案】C***3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連貫。正確解答這類題目可以從如下角度思考:前後話題的一致性,陳述角度的一致性,內容前後的照應性,句式結構的一致性,順序的合理性,意境的諧調性等。本題由上文“然而”可知,此處所填內容應與上文構成轉折,再結合下文來看,下文寫了人們由不重視對牡丹的研究到重視對牡丹的研究,弄清楚了牡丹的“家世”,但卻發現野生牡丹已瀕於滅絕,由此可判斷出需要排序的句子應先說牡丹的“身世”,再說牡丹的“委屈和殤痛”,據此可排除AD,B項中⑤③不銜接,可排除。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4【答案】A***3分***

  【解析】

  試題分析:A“風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氣,蓬勃興旺。使用正確。B無聲無臭:比喻沒有名聲,默默無聞,或不產生影響。此處望文生義。C.一言九鼎:一句話的分量像九鼎那樣重,形容所說的話分量很重。不合語境。D.脫穎而出:錐尖透過布囊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顯露出來,只用於人。本題考查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其測試重點是:一感情色彩的誤用,二望文生義,三適用物件弄錯,四具有雙重含義的成語,五語境或邏輯錯誤。做好這類題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逐字解釋成語,運用成語結構特點把握成語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義;②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③要注意成語的使用範圍和搭配物件;④弄清所用的成語的前後語境,儘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資訊。

  【考點定位】正確使用詞語***包括熟語***。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5【答案】C***3分***

  【考點定位】辨析並修改病句。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二、***每小題3分,共9分***

  6【答案】B***3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難度不大,文章第1段是總述,其餘段落是分述,抓住第一段中“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陰陽五行哲學思想、儒家倫理道德觀念、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的影響”以及第3、4、5、6、7段開頭結尾的句子,可概括出本文的主旨,確定答案為B項。A項不夠全面,還應包括“中醫營養攝生學說,還有文化藝術成就、飲食審美風尚、民族性格特徵諸多因素”。C項D項沒有抓住重點。本題考查對文章主旨的理解,是山東卷論述文常考題型。解答時可根據文章標題首先推斷論述話題;然後通讀全文,篩選出每一段的關鍵句,尤其是首尾段中心句、每段的首尾句,劃分層次;再結合對文字主要內容的分析,概括得出答案。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7【答案】C***3分***

  【解析】

  試題分析:張冠李戴,由原文可知,應為“孔子說的‘不食不時’,包含有兩重意思,一是定時吃飯,二是不吃反季節食品”。本題考查篩選文中資訊的能力。這類題目解答時要找出文章中相對應的語句,注意將選項轉述內容與原文內容逐一相對。概念不能隨意擴大或縮小,因果、前後關係不能顛倒。同時還要注意選項肢之間的比較,如果選項中有內容矛盾的選項必有一錯。注意敘述角度和表達方式的轉換。分辨可能與必然、必然與或然、未然與已然、全稱與特稱。推斷不誇大不縮小,不無中生有。

  【考點定位】篩選並整合文中的資訊。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8【答案】C***3分***

  【考點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三、***每小題3分,共12分***

  9【答案】D***3分***

  【解析】

  試題分析:貽:贈送。本題考查文言實詞字義。這類題目解答的推斷方法如下:①根據學過的課內實詞來推斷詞義。②使用組詞法來推斷詞義。③利用相似的語言結構推斷詞義。④藉助成語來推斷詞義。⑤根據字形推斷詞義。⑥語境分析推斷。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0【答案】C***3分***

  【解析】

  試題分析:C項代詞,他的。A項助詞,主謂之間,取獨/代詞,這。B項副詞,於是/副詞,竟然。D項助詞,……人/放在疑問句的句末,表示疑問語氣。本題考查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複習時要認真積累考綱規定的常用18個文言虛詞的意義和基本用法。還要注意到虛詞大多是多義的,具體解答時要根據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做好課內知識的遷移。常用文言虛詞的辨析方法有:①詞性分析法。②位置分析法。③溫故求新法。④語境判定法。⑤語法切入法。⑥標誌識別法。

  【考點定位】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能力層級為理解B。

  11【答案】A***3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畫線句子中“自牧兗州”“經緯諸夏”“藩衛本朝”結構相同,再結合上下文來看,此句是潘滔等勸告司馬越的話,意思是:您親自掌管兗州,經營中原各地事務,像屏障一樣護衛本朝,這就是說在事情發生之前謀劃,在***發生之前做準備。據此可正確斷句。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常用的斷句方法有:①根據文意斷句。②利用對話標誌斷句,對話常以“曰”“雲”“言”為標誌,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寫出人名,以後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③藉助文言虛詞斷句,“夫”“蓋”“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於一句話的開頭,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也”“矣”“焉”“耳”等經常用於陳述句尾,其後面一般要斷開;疑問語氣詞“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後,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④藉助對比、對偶、排比、頂真等修辭斷句。

  【考點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12【答案】D***3分***

  【解析】

  試題分析:錯解文意。從原文看,“及執尚書劉會、侍中程延,斬之。會越薨,盾敗”,苟晞只抓住並斬首了劉會、程延,並沒有抓到司馬越。本題考查歸納文章內容要點,把握作者觀點態度的能力。重點在文意的理解。解答時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語句,一一對應。選項的敘述或分析的錯誤一般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有:個別實***虛***詞故意譯錯;人物的事蹟張冠李戴;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錯位;人物性格陳述不恰當;憑空新增,無中生有;強加因果關係。答題時注意“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差別和重點詞語的翻譯,還要注意上下文之間的關係。

  【考點定位】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13【答案】***1******5分***東海王司馬越出京駐紮在官渡以征討汲桑,任命苟晞為先鋒。苟晞攻克了汲桑的九個堡壘,於是就平定了鄴城然後返回。***次、討、陷、定,各1分,句意1分。***

  ***2******5分***東海王司馬越因為苟晞為自己報仇雪恥,非常感激他,把他拉到堂上,結為兄弟。***復、德、引、升堂,各1分,句意1分。***

  【考點定位】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層級為理解B。

  【參考譯文】

  苟晞,字道將,河內山陽人。年輕時擔任司隸部從事,校尉石鑑十分器重他。齊王司馬冏輔佐朝政時,苟晞在司馬冏幕中擔任參軍,被授予尚書右丞,轉調尚書左丞,查訪巡察各官署工作,尚書省的高階官員以下對他都感到害怕。等到司馬冏被誅殺,苟晞也獲罪免官。晉惠帝領兵征討成都王司馬穎,任命苟晞為北軍中候。等到惠帝返回洛陽,任用苟晞兼攝兗州刺史。

  汲桑攻破鄴城時,東海王司馬越出京駐在官渡以征討汲桑,任命苟晞為先鋒。苟晞攻克了汲桑的九個堡壘,就平定了鄴城,然後返回。後討伐呂朗,攻破汲桑原來的部下將領公師藩,在黃河以北打敗了石勒,威名大振,當時有人把他比為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被封東平侯,食邑一萬戶。

  苟晞對公事很熟悉,公文簿冊堆滿几案,裁決像流水一樣迅速,別人不敢欺騙他。他的姨母依靠他過活,苟晞對她的贍養非常豐厚。姨母的兒子請求做將領,苟晞拒絕說:“我從不用王法寬恕人,你不會後悔嗎?”他堅決要做將領,苟晞就把他任命為督護。犯了法,苟晞依仗法令把他斬首。姨母叩頭請求饒恕,苟晞沒有聽從。斬首以後苟晞穿上白色喪服去哭喪,流著眼淚說:“殺你的是我兗州刺史,哭弟弟的是我苟道將。”他執法嚴明就像這樣。

  苟晞見到朝廷政事一天比一天亂,害怕禍患會涉及自己,因而廣泛結交權貴,每次得到珍貴的物品,就送給京城裡的皇親貴族。兗州離都城洛陽五百里,食品一類東西送到恐怕不能保持鮮美,就購求到日行千里的牛,每次派遣信使,早晨出發晚上就回來。以前,東海王司馬越因為苟晞為自己報仇雪恥,非常感激他,把他拉到堂上,結為兄弟。司馬越府中的司馬潘滔等勸告說:“兗州是重要地方,魏武帝曹操據有此地輔助漢室。苟晞胸有大志,長久地讓他處在兗州刺史的位置上,那就是禍患生於心腹之中了。如果把他調任青州刺史,多給他加一點虛銜封號,苟晞一定高興。您親自掌管兗州,經營中原各地事務,像屏障一樣護衛本朝,這就是說在事情發生之前謀劃,在***發生之前做準備。”司馬越認為說得對,就改授苟晞為青州刺史。

  東海王司馬越懷疑苟晞與懷帝有所圖謀,派遊擊騎兵在成皋一帶巡查,抓住了苟晞的信使,果然查獲了朝廷給苟晞的詔令,於是造成很深的疑慮怨恨。永嘉五年,晉懷帝痛恨司馬越大權獨攬,又祕密詔令苟晞討伐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同徐州刺史裴盾共同討伐苟晞。苟晞派騎兵捉拿河南尹潘滔,潘滔在夜裡潛逃,等到抓獲了尚書劉會、侍中程延,把他們斬首。正好趕上司馬越死去,裴盾兵敗。詔命苟晞為大、大都督,督管六州諸軍事,食邑增加到二萬戶。

  14***1***【答案】***4分***頸聯描寫了一幅旌旗飄蕩、秋風慘淡、刁斗聲聲的邊塞軍營畫面,***2分***襯托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淒涼形象,***1分***承上啟下,承接首聯和頷聯敘事引出尾聯的抒情。***1分******意思對即可。***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語言。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答案】***4分***詩中描寫了一位過去曾深受君王賞識、器重,壯志滿懷,而今漂泊邊城、年華老去,壯志未酬的詩人形象。***2分***早年,姓名被君王記住,足見其被君王賞識、器重;說自己“壯心未許”,可見其早年壯志滿懷。如今,作客邊城,漂泊憔悴,久沉下僚,白髮新生,足見其壯志未酬。***2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詩中人物形象的鑑賞。解答時要注意以下角度:①抓住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等描寫刻畫人物的角度分析;②抓住環境的烘托渲染、他人他物的對比襯托等側面描寫塑造人物的角度分析;③知人論世,瞭解相關背景資料;④積累常見的形象及特徵,如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心憂天下、憂國憂民,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獻身邊塞、反對征伐,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等。一般的答題步驟為:①明確形象;***性格特徵+身份***;②結合詩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徵;③形象的意義。本詩中,詩人形象明顯分為前期和後期兩個階段,前期“早歲君王記姓名”,可分析出早年深受器重;如今卻“憔悴客邊城”“青衫猶是鵷行舊,白髮新從劍外生”“壯心未許全消盡”,可分析出現在年歲已老仍漂泊邊塞,壯志難酬。

  【考點定位】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15【答案】***6分******1***黃鶴之飛尚不得過 猿猱欲度愁攀援

  ***2***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 舉世非之而不加沮

  ***3***溫故而知新 可以為師矣

  ***每空1分,句中有誤,則該空不得分。***

  【考點定位】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能力層級為識記A

  五、***12分***

  16【答案】***4分***看法:反對這種標語。這種標語太過功利、缺乏人情味,對學生的價值觀、審美觀、人生觀都存在誤導。***2分,態度明確,評價能夠揭示實質。***

  勵志語示例:再一次,向自己如歌的人生致敬!***比喻***

  為昨天減壓,為今天打氣,為明天喝彩。***排比***

  ***2分,修辭1分,內容1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屬於語言得體類題目。第一問屬於新聞點評,考生首先要表明對這些標語的態度,然後分析理由。這些標語從語言上看沒有文采,從內容上看,表現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對世界觀價值觀形成階段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有害而無利的,因此,考生的態度應是否定的。第二問比較簡單,只要內容能體現高考勵志,主題積極向上,形式上使用一種修辭手法即可。

  【考點定位】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7【答案】***4分***浙商成長基金是通過投資併購、產業整合、返鄉投資***2分***來幫助浙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的產業母基金***或:將“母基金”改為“引導基金”******2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是下定義類題目,解答時首先要對所給文段進行篩選,找出能體現“浙商成長基金”本質特點的內容,然後按照下定義的格式組織答案。從所給材料看,能體現“浙商成長基金”本質特點的句子有“通過投資併購、產業整合、返鄉投資來幫助浙江實現經濟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該基金是由滬上知名浙商企業——復星集團牽頭髮起設立的一隻產業母基金”“目標是成為引導基金,發展成為浙商返鄉投資的資金池”等。學優高考網

  【考點定位】擴充套件語句,壓縮語段。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18【答案】***4分***①在中國傳統中,“讀書”是一種具有特定涵義的學習行為。②讀書被用以提高人的精神素養、改變經濟對人的支配性影響。③讀書除直觀意義上的閱讀書籍或學習技能之外,更在於淡化功利性和超越技能學習。***一句1分,寫對三句得滿分。***

  【考點定位】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六、***18分***

  19【答案】***4分***承接上文“喝夜酒”,描寫出各家夜市的特色和熱鬧紅火,***2分***反襯出夜市老闆經營的用心和辛苦勞累,為下文寫夜市老闆的苦瓜情懷做鋪墊。***2分***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段落的作用,解答時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思考。文章第五段從內容上看,寫了各個夜市的特色和夜市的熱鬧景象,足見夜市老闆經營用心;而且說“熱鬧到凌晨一兩點方才打烊收攤”,足見夜市老闆的辛苦。從結構上看,本題所考查段落在文章中間,結構上的作用一般為承上啟下,從上文看,作者寫自己有與朋友“喝夜酒”習慣,接下來寫夜市的情景,順理成章;而夜市老闆的辛苦也為後文揭示夜市老闆的“苦瓜情懷”做了鋪墊。

  【考點定位】分析作品結構。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0【答案】***4分***①運用對比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苦瓜外表的醜陋,反襯了下文苦瓜味道的清香甘甜回味無窮。***2分***

  ②運用神態、動作和語言描寫,表現出老闆的勞累、辛苦和服務周到、熱情。***2分***

  ***意思對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對語言的鑑賞。解答時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語言表達上,是否運用手法***修辭手法、描寫手法、表現手法***,有無特殊句式,精妙詞語運用等;寫了什麼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或表現了什麼主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等。句①從手法上看“不像絲瓜那樣光滑”把苦瓜與絲瓜進行對比,“像癩蛤蟆”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從內容上看寫出了苦瓜外表的樣子醜陋,聯絡下文可知,反襯了苦瓜的味道。句②“打瞌睡……笑眯眯”運用了神態描寫,“耷頭……倏地跑過來”運用了動作描寫,“老師,還要點兒啥子”屬於語言描寫,可以看出老闆已然很累,但面對顧客的要求仍然有求必應。

  【考點定位】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鑑賞評價D。

  21【答案】***4分***苦瓜總是獨攬苦味,“不傳己苦與他物”;***1分***母親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孩子和家人,為了他們,母親獨自承擔了生活中所有的苦,而從不言苦,“自苦不以苦人”,所以作者說母親是人世間最苦最苦的“瓜”。***3分***

  【考點定位】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意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22【答案】***6分***①應學習苦瓜,快速適應環境,落地生根。苦瓜本是“外來菜”,但適應性強,能夠很快在陌生的環境裡生根發芽結果。

  ②應學習苦瓜注重內在,努力學習,加強自身修養。苦瓜雖外表醜陋,但味道苦中有甘甜,清香而令人回味。

  ③學會奉獻,做一個有苦瓜情懷的人。苦瓜以己之軀總是獨攬苦味,不傳己苦與他物,自苦不以苦人,做人也應如此。

  ④謙遜、豁達,耐得住寂寞才能成就一番事業。苦瓜一生清苦,貌癩而不悲,才美而不露,靜靜地咀嚼苦的寂寞,最終以苦留香,瓜熟蒂落,苦盡甘來。

  ***每點2分,總述1分,分析1分,答出三點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解析】

  試題分析:本題是一道探究題,從文章標題入手考查對文章主旨及作者寫作意圖的理解,解答時需通讀全文,仔細分析文中寫了苦瓜哪些特點,這些特點與現實相結合可以對照人的哪些特點,然後再總結,就可以得到答案了。如,文中第二段寫苦瓜貌醜而味道令人回味,可總結出人應注重的“內在美”;第三段寫苦瓜是“外來菜”,可總結出人應學會適應環境;第七段寫到了“苦瓜情懷”,可總結出人應有“苦瓜情懷”;第八段寫到了苦瓜“以苦留香,瓜熟蒂落,便是苦盡甘來時”,可總結出人應耐得住寂寞等。

  【考點定位】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能力層級為探究F。

  七、***60分***

  23【參考例文】

  改變自己

  社會變化萬千,要想跟上社會的腳步,就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變,以便更好的和社會融合在一起。

  “你想保護自己的腳,穿上一雙鞋子比給全世界鋪上地毯更容易做到。”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社會包羅永珍,周圍的環境一旦形成就很難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所以我們應該去試著改變自己。一位老者曾對自己的弟子說他擁有移山的本事,只要說“山過來”,山就會自己過來,於是他當著弟子們的面對前面的山說“山過來”,但是山卻絲毫未動,對此老者並沒有顯得很尷尬,他說道:“既然山不會過來,那麼我們就向它靠近吧。”環境不會因一個人而改變,所以你要努力適應。托爾斯泰說過:“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行動者,一種是觀望著。很多人都想著要改變世界,卻從未想過改變自己。”然而,改變自己,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改變環境不如改變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所以才會存在妒忌和看不慣,但是我們無法讓別人改變他的缺點和優點,所以我們要改變自己,讓自己學會欣賞和包容。一位老師總是抱怨班上有很多調皮的孩子上課不聽講,屢教不改,很是苦惱,她經常想盡辦法要改變那些調皮的孩子。這時另一個老師說:“孩子們不聽課也許是老師口才不好,講課的魅力不夠大,所以孩子們對老師的課興趣不濃。好好改變一下自己吧。”於是這位老師開始努力改變自己,改變上課的形式,很快孩子們不再調皮了。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地球不會因一個人而轉,當一根手指指向別人的時候,其他四根手指都指向自己,就算錯的不是自己,那也應該檢討為什麼別人會那麼對我,從而學會包容欣賞。

  蠟梅開放在寒冬,正因為它改變了自己,讓自己變得堅強,才接受了寒冬的考驗,使自己能夠在百花凋零之時展示風采。人又何嘗不是呢?一個人只有改變自己,才會走出陰霾,讓自己成為一道獨一無二的靚麗的風景線。世界不會因我們而改變,環境不會主動適應我們,只有我們去改變自己適應環境,才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天氣的惡劣,但我們能改變自己的心情;雖然我們不能改變自己生命的長短,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生命的價值。有些事情無法改變,但是我們能改變自己。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吧,我們將擁有更美好的未來。

  【解析】

  試題解析:這是一則材料作文,對於材料作文,考生寫作時應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總結出材料的主旨,從材料的主旨出發,選好角度,確立一個具有相當新意、深意的觀點,才能勝出。本題所給材料的關鍵句是老人的話“你想保護自己的腳,穿上一雙鞋子比給全世界鋪上地毯更容易做到”,其中“穿上鞋子”指的是從自身改變,而“給全世界鋪上地毯”則是指改變環境,“容易做到”也就是說改變自己容易做到,據此可得出此則材料的寓意為:改變自己比改變環境***世界***更容易。考生可依此確定自己的作文立意。另外從整則材料看,青年人總是抱怨,而老人給出建議中不管是穿鞋子還是鋪地毯都是行動,由此還可以談一談與其抱怨不如行動。學優高考網

  立意參考:改變自己;從自身做起;抱怨不如行動;調整心態,努力行動等。

  【考點定位】能寫論述類、實用類和文學類文章。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