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沙棘的技巧

  沙棘廣泛應用於食品、醫藥、輕工、航天、農牧魚業等國民經濟的許多領域。那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種植時間

  種植沙棘春秋兩季均可。一般春季在4月-5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樹木落葉後,土壤凍結前。秋季栽植的苗木,第二年春天生根發芽早,等晚春乾旱來臨時樹已恢復正常,增強了抗旱性,秋季種植比春季種植效果好。

  種植密度

  每畝***666平方米***300株。株行距1.5米X2米。沙棘樹是雌雄異株,雌雄比例是8:1。樹穴的規格樹苗的大小而定,一般為直徑35cm,深35cm。

  生長管理

  沙棘的生長分四個階段: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後二年內,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年生長旺盛,開始開花結果。成年沙棘樹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進入旺果期。由於土壤條件和管理的不同,進入衰退期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樹齡15年後進入衰退期。

  生長剪枝

  沙棘長到2-2.5米高時剪頂。修剪的要點是:打橫不打順,去舊要留新,密處要修剪,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修剪好,樹冠圓滿產量高。

  種植沙棘的要點

  1、育苗方法

  ***1***、硬枝扦插法 大果沙棘硬枝扦插育苗,具有繁育方法簡單、費用消耗少、繁殖係數高、可露地扦插等優點。但硬枝扦插育苗要有一個條件,就是必須擁有相當數量的2年生枝條。

  硬枝扦插法的主要技術要點如下:

  枝條的選擇 供硬枝扦插的枝條要在休眠期採集,即每年的2~3月份進行,選擇健壯、高產、抗病性強的植株,剪取2~3年生木質化的枝條。根據試驗結果,插穗年齡對成活率有很大影響,3年生插穗成活率最高,2年生次之,1年生最低。枝條要採自樹冠結果區,插穗長度以20~22cm為最佳。採下的成捆插條,基部應埋在粗沙中貯存,沙子溫度保持1℃~3℃,插條上面不需要任何覆蓋物。為提高成活率,在扦插前,插穗要進行處理,在1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浸泡12小時。此外,插穗在冷水中浸泡24~120小時,生根及成活效果也很好。

  扦插 硬枝扦插需要肥沃的沙壤土。插前整地作床,苗床規格一般為長10m,寬1~1.2m。每畝施入有機肥3~5立方米及磷、鉀肥10~15公斤,粘重土壤要摻沙改造。做好床後,灌足底水,覆好地膜待插,扦插深度3~3.5cm,株行距5cm×10cm,即每平方米200株,每畝213萬株左右。

  插後管理 當插穗上部葉芽開始生長,就說明插穗開始生根,當插條生長量達5~8cm時,即可揭去地膜。到秋末冬初將苗起出,打捆埋好越冬。

  ***2***、嫩枝扦插法 枝條選擇 選擇生長旺盛的1年生半木質化枝條作插條,這種枝條為棕綠色,柔軟彈性好。 扦插 插穗長度一般為15cm左右,莖粗0.4~0.5cm,用嫁接刀或單面刀片削出斜切口,切口要平滑,在距切口上緣0.3~0.5 cm處留一個芽,並將插條頂部生長點及3~5個葉片留下,其餘葉片剪掉。修剪後的插條及時將切口部位浸放在盛水容器中。扦插前用每公斤含500毫克吲哚丁酸的溶液中,將插條浸泡15小時,扦插株行距為4cm×4cm,每平方米扦插500條。扦插深度以3cm左右為宜。

  ***3***、根櫱分株法:每年2~3月間,把沙棘的嫩根刨出,截成10~20釐米的短節,按5~7cm深度平埋,踩實即可。但應注意,要隨刨隨埋,不要久放。

  2、栽培方法

  ***1***、園址選擇:選擇土質疏鬆、透氣性好、含鹽量<0.5%、PH值7~8的微鹼性的風沙土、沙壤土、輕壤土,同時要保證地勢平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整地時,5度以下的園地,用全面平整或帶狀整地的方式,耕翻深度大於20cm;坡度大於5度的採用水土保持整地措施,如梯田、撩壕、魚鱗坑等。

  ***2***、品種選擇及栽植密度:挑選無刺或少刺,百粒重在50g以上的大果高產品種,要求無性系苗木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苗齡1~2年生,苗高30~50cm,地徑大於0.7cm,主根長20cm以上,鬚根發達。栽植前畫好配置圖,一般株行距採用2m×4m,以採條為目的的採穗圃,株行距採用1m×3m。沙棘為雌雄異株,雌雄比例及配置方式對果實產量影響較大。如果雄株花粉量大,則雄株比例可小些,反之比例應大些,一般雄株和雌株比例以1∶8為好。

  ***3***、栽培管理 主要包括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等方面,沙棘園結果以前,可充分利用行間空地間作牧草、豆科植物等矮稈作物,以增加效益,培肥土壤。每年根據雨水條件需中耕多次,深度4~5cm,以不損傷沙棘的水平根系為原則。在定植苗木時,應灌足底水,生長季節根據墒情確定澆水次數。一般每年澆水4次,分別在萌芽期、生長前期、生長後期及入冬前進行。施肥要注意生長前期需氮肥較多,要早施少施,後期則需磷、鉀肥比較多,要適時適量。據試驗,沙棘對肥料種類需求比例為N∶P∶K=1∶2∶1,一般每畝需磷酸二銨5~7公斤,穴施50g左右;鉀肥每畝2.5~3公斤,穴施25g左右,追肥在7~8月施用,幼樹噴施2次葉面肥,每次噴0.5%的尿素液100~120公斤,在無風天的下午噴施效果最佳。

  豐產園結果的大樹每年要施3次肥,5月上旬每畝施尿素、磷酸二銨各40公斤;7月中旬每畝施尿素、磷酸二銨各50公斤。收穫沙棘後的每畝施雞、羊糞3000公斤、草木灰600公斤,以開溝深施為好。此外,為保持樹勢平衡,在沙棘幼樹期可作適當修剪,保留萌發的三大骨幹枝,疏除過多枝條。進入結果期,每年休眠期進行修剪,剪去枯枝、病蟲枝,然後清除徒長枝、交叉枝、過密枝等。當樹齡達15年生以上、枝條老化、生長明顯衰退時,進行復壯修剪,方法是保留一個軸生枝,其餘枝條全部剪掉,促進重新萌發枝條,以恢復樹勢。

  ***4 ***、 平茬復壯 在比較乾旱的荒山荒坡或比較粘重的土壤上,沙棘林較易發生乾枯等衰老現象。群眾實踐中總結出“黑棘不砍不長”和“及時平茬復壯,合理皆伐利用”的經驗。平茬的開始年限和間隔年限依不同條件和林種而不同。一般在樹木休眠期都可進行,但以早春土壤未解凍前最好。平茬方式有“片砍”、“花砍”、“帶砍”等,砍時儘量降低茬口,並保持平滑不裂。其枝幹風乾時一般為鮮重的50%—60%,平茬一散發枝條很多,新林當年高生長可達1m左右。

  ***5 ***、 防治病蟲害 目前危害沙棘的主要病蟲害有沙棘木蠹蛾、沙棘蠅及鏽果病等,一量發現要及時防治。最簡單的辦法是把病株、蟲株砍伐運走作薪炭材燒掉,也可酌情采取其它防治措施。但一定要本著“以預防為主,防治並重”和“治旱、治小、治了”的原則,確保沙棘的速生豐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