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網李想幼時打工創業

  在當前國家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以及 網際網路+ 等政策的大力支援下,網際網路創業已逐漸成為眾多具有IT專業特色背景的獨立院校大學生創業的首選。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李想創業史

  1981年生,河北人。高中文憑,1999年開始創業,剛過25歲生日不久的李想目前資產過億。

  最早摸計算機的時候,李想還是石家莊的一個高中生。上高三時,迷上了個人網站,除了上學他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計算機上,像許多電腦迷一樣,他也建了一個個人網站,把自己喜歡的電腦硬體產品都放在網上,有很多人上網和他交流,慢慢地就有了訪問量,三五個月後訪問量每天過萬次。這時候,廣告商就找上門來。但好景不長。1999年下半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李想的廣告一個都沒了。

  2001年底,李想到了北京,一開始租了一間林業大學附近的民房,半年後,網站訪問量每天有3萬~5萬人,廣告商又找上門來,而且開出的價格比原先還高。2002年,他們搬到寫字樓,這一年網站的收入達到50萬元。邁出了第一步,以後的路似乎越走越順,2003年他們的收入達到200萬元,2005年則猛增到了上千萬元。他曾想過把網站賣掉,但是捨不得團隊,就又開始想上市。

  夢想是納斯達克上市

  “還是踏踏實實的安心做事情吧。”經歷了幾個月的“媒體主角”,李想顯得有些厭倦,“2007年的佈局和計劃比媒體報道重要的多,泡泡網和汽車之家,將會有一個快速的成長,我們始終還是一個年輕的創業團隊。”李想坦言。

  李想認為,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經過幾道坎,堅持過去就能活下去。

  “每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第一道關是在公司運營的前二年裡會有很多公司死掉;其次一道關是第四、五年的時候,如果這時還要靠創始團隊來推進公司的發展的話,會很緩慢,公司也會失敗。”

  而對於泡泡網和汽車之家的發展速度,李想非常有信心,“2007年會以超過百分之百的速度前進。”

  各項資料指標排行似乎都預示著李想的自信是有依據的——泡泡網2005年底營收達2000萬,利潤50%,按通行的市場收購標準,即以20倍的市盈率來計算,佔公司絕對股份的他,身家也絕對過億。而泡泡網經過2006年公司規模的幾經擴充套件,員工人數從不到50人到目前超過了110人,2007年將達到200人。

  面對外界的關注,李想總是顯得比同齡人有著更加的冷靜與清晰的思維,李想表示自己每天都會意識到危機的存在,“網際網路企業如果有兩週不作為,那麼就會很危險的。”李想說。

  2003年的那場危機,李想回憶起來仍然心有餘悸。當時,泡泡網有一半的編輯要辭職,因為網站全是靠編輯來運營的,如果走了一半,那網站基本上沒有辦法運營了。李想非常著急,立馬給要辭職的編輯打電話,一個一個地打。但他們卻異口同聲地告訴他,已經去競爭對手那裡報到了,而且條件很好。

  第二天李想到了公司,只剩下幾個領導,大家一起開會討論,決定馬上招人,一個一個地去帶。大概一週左右的時間,整個網站的運營終於恢復正常了。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競爭對手都在傳:泡泡死定了,李想沒戲了,甚至說整個公司只剩李想一個人了。幸運的是泡泡網度過了其成立以來最大的危機。

  目前,除了忙碌的工作,李想還會經常寫自己的部落格,他寫部落格的速度很快,一般只要用15分鐘就可以寫完一篇部落格。在他看來,除去睡覺的時間,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是在做和工作有關係的事情,寫部落格也是工作的一部分。

  年輕的李想就是這樣走到了今天,現在他的夢想是2008年時公司可以達到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的標準,走出國門。

  “沒有想象的那麼富有”

  讓李想寄予厚望的泡泡網是一家從事電腦硬體、個人和辦公數碼產品的資訊服務網站。

  其實,六年前,在石家莊某中學讀高三的李想沒有對未來做過多謀劃,只做了一個簡單的決定:不參加高考。

  “我在小時候就會向父母要求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父母讓我去學習畫畫,因為我根本就不喜歡畫畫,我堅持不去。通過這種對抗,也達到了自己要的結果。”李想說。

  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在初一,那時李想像著了迷似的。到了高一,終於擁有了自己的電腦,李想清楚地記得自己花了8000多塊,並且是按自己要求的配置攢的一臺機。當時只能撥號上網,李想的月均上網費用為七八百塊,花的都是自己的錢。這個錢是他給計算機專業報刊寫稿的稿酬,每月能賺到1000多元。

  後來高三時,李想做了一個“顯示卡之家”的網站,每天花費7-8小時,更顧不上課程學習,此時的他已經明確地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和要搞什麼,李想對自己的母親說:“媽媽,你不懂,如果上大學,我這網站就死了。我還要掙錢,網站不往商業方向發展不行。”看兒子如此堅持,母親放棄了自己的想法。

  2000年春節前,李想說服大學畢業後到深圳打工的樊錚回到石家莊,把兩個人的網站合到一起,成立泡泡網。樊和李是因為各自網站在當地流量的競爭而認識,“第一和第二交替的樣子”。那時,生於1977年的樊錚是河北科技大學計算機系大三的學生,而1981年出生的李想讀高三。

  如果現在任泡泡網業務副總裁的邵震不出現,自己繼續選擇呆在石家莊的話,李想表示無法作任何設想——從1999年到現在,他聽聞過很多網站的死亡事件。

  作為80後的代表典型,李想的思維已經逐漸成熟,更善於把很多外界的東西應用到企業的發展及管理中。

  《脫獄》是李想小時候在FC上面最喜歡的遊戲之一,現在李想開始看《越獄》的影片。“《越獄》是把一個理性的思維模式表現到了恐怖的狀態,依靠思維模式去控制一些根本不可能控制的人和事情。”李想表示,“我們每個人腦子都會有問題的,最重要的是,關鍵時刻你能明白。”

  李想和其他80後的年輕老闆常被外界說成億萬富翁,一度成為年輕人心目中的鑽石王老五。“我們是創業團隊,不是融資團隊。我們會把所有的錢都投入到公司的發展,做為創業公司我們個人並沒有外面想象的那麼富有,”李想笑言。

  在花錢方面,李想很懂得如何把關。“公司每個月都要做預算,把要花的錢控制的緊緊的,COO盯完了,我再盯。”

  李想剛剛給自己換了一臺膝上型電腦,因為原有電腦老化了。除了電腦,李想還很喜歡汽車。2003年時,不會開車的李想就買了一輛藍色的POLO,讓人開回來,後來才考了駕照。後來,好幾個員工都買了POLO,李想便將POLO將淘汰給了還在上大學的女朋友。

  李想給自己定的年薪是15萬元,平均每月領——像外企白領一樣,有了房、有車後的李想基本沒什麼大項開銷。

  前幾天,李想去了一趟北京的雅秀市場,有了新的發現——買了一大堆服裝,花了不到1000元——這似乎並不是一名意氣風發的年輕富豪的所作所為,但在李想看來即使有一天自己真的擁有很多財富,他也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

  :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泡泡網李想談創業經驗

  李想,泡泡網創始人ceo,80後創業者典型代表,每位創業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成功者的經驗是我們可以借鑑並學習的,李想就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很多80後年輕人的偶像,我們來了解下這位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的故事。

  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李想的簡歷

  出生年份:1981年

  學歷:高中

  個人財富:現金約4000萬,股份未計

  李想的經歷中規中矩又不乏變化。1998年前,他給《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報刊撰寫稿件1998年,做個人網站1999年,高中畢業2000年,註冊泡泡網並開始運營2001年下半年,從石家莊來到北京,開始正式的商業運作2005年,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建立汽車之家網站。2006年5月,李想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創業第一步網 ,他是榜單中唯一的80後。

  2008年6月,澳洲電訊收購泡泡網,李想在此次收購中的現金進賬約為3000萬左右,加之其之前積累的1000萬左右,其個人現金持有量在4000萬左右,另外,李想還留有泡泡的股份。

  李想簡歷:

  1998年前,給《電腦報》、《計算機世界》等報刊撰寫稿件

  1998年,做個人網站

  1999年,高三時退學

  2000年,註冊泡泡網並開始運營

  2001年下半年,從石家莊來到北京,開始正式的商業運作

  2005年,從it產品向汽車業擴張,建立汽車之家網站

  2006年5月,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業新銳。

  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李想與泡泡網

  泡泡網簡介:泡泡網 pcpop是中國最具權威性與影響力的it垂直互動入口網站之一,自2000年創立以來始終致力於it產品的價值創造與資訊傳播。

  在80後創業者代表ceo李想帶領的專業團隊努力下,泡泡網經過六年的飛速發展,保持業績100%以上增長,到目前已經形成了30個專業頻道,900個子頻道,25000個產品網站,提供資訊、資料、互動三位一體的網路營銷平臺。泡泡網擁有495萬註冊使用者,營造it休閒與購物通道。五千家經銷商與容納數萬產品的即時報價系統,成為使用者消費,品牌推廣最為關注的資訊平臺。

  在it資訊服務方面,泡泡網是中國最具權威性的網路媒體。

  泡泡網擁有國內最先進,最具特色的網路產品釋出平臺和網路整合營銷平臺。包括產品資訊,經銷商社群,全國報價,資料調研,動態購買度查詢,使用者反饋,產品增值服務等多種功能。

  泡泡網提供了多元化的互動平臺。註冊人數超過495萬的泡泡社群,除了豐富的資訊之外,特色的競拍,淘金和網路專賣店,給予使用者不同的消費體驗。

  關於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李想的成長經歷

  1、李想的出身

  李想的家庭讓他在高中時代就可以玩起計算機和bbs,當他決定不上大學而選擇創業的時候,家庭也支援了他,這可以算是李想成功故事的第一步臺階。

  2、李想的成長

  李想從個人網站開始,然後發展到150名員工的團隊。早期,李想說自己能夠成功是因為興趣和愛好然後,支援李想繼續進步的是責任心最後,李想發現管理也是一門很有趣的學問,於是,從一個發燒友、職業撰稿人轉變為企業家。

  3、李想的機會主義

  當李想決定從石家莊來到北京下海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毛遂自薦的合作伙伴,幫助他開始了北京的業務。今天,這位貴人還是李隊的成員,承擔ceo的職位。

  李想的第二個機會來自他自身的特點和能力。一個是年輕,所以他能容忍一個娛樂區的社群在it網站的搖籃裡生存成長,以致一度佔到該網站將近一半的流量。雖然看上去有些不務正業,但客戶群正是一個社群網站成長的發動機,也是一個入口網站粘合劑。李想是一個it發燒友,所以他能夠讓泡泡網擁有相對競爭優勢--產品評測。

  李想以10個人的團隊創造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汽車社群。他談到,當初成立汽車頻道的時候,四名成員甚至連駕駛執照都沒有,於是去學習,從普通執照到賽手駕照、拉力賽駕照... ...

  4、李想的霸氣

  李想是一個靦腆的人。但當談到股權分配的問題上,我們分明看到一個強勢的李想。

  5、李想的真誠

  李想並不迴避自己的失誤,也樂於反省。 也並不迴避評價競爭對手,他很認真地和你分析每一家的優劣短長, 甚至願意交待自己的羅曼史。

  6、鄭淵潔之緣

  小時候的李想是《童話大王》的讀者,是鄭淵潔的粉絲。鄭淵潔對李想的影響隱約可見。李想的特立獨行的風格似乎就像一個夢或一個童話。

  80後網際網路創業英雄李想拿出他積累的創業和發展的7個要點與大家分享:方向、目標、意願、方法、毅力、成果、自我觀察。

  1.方向:

  方向是創業和發展的第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你要為什麼而奮鬥。方向不是目標,目標有終點,而方向永遠沒有終點。對於年輕人和創業者而言,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說的再難聽一點,即使我們自己很笨,只要堅持一個正確的方向,一直堅持,也會取得不錯的成果。有了方向,目標就會更加清晰,也可以更加有效地去管理目標。

  2.目標:

  當我們有了方向以後,最重要的不是先掌握方法,而是先明確目標。我發現大學畢業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上學就有明確目標的,這些人在上學的4年中,除了正常的學習,還會圍繞自己的目標去學習和提升,所以,這類大學生特別好用,只要工作的意願夠高,可以快速成為一流的員工還有一種型別的是大學上完了還沒有目標的,為了上學而上學,他們來面試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只是有什麼工作就幹什麼工作,或者乾脆一坐,問hr你能給我安排什麼工作?我們100%不會用第二類大學生,因為培養的成本太高了。所以,我建議大學生們,早一點給自己找到一個目標,在進入社會後,你可以比別人至少早兩年進入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