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型領導力是什麼

  企業的老闆抱怨組織缺乏人才、抱怨手下人無能、抱怨手下人缺乏責任感、狀態不佳,他是否能夠領悟那是由於:他的手下從來沒有成為沉思的弈棋者!從來沒有機會進入弈棋狀態。下面一起看下?

  他不懂:棋手是被棋局吸引和激勵的,離開了棋局,人們就像一群失魂的野鶴各自亂飛。那麼領導者該做什麼呢?我有兩個比喻。

  第一,領導者是開棋苑的。

  你負責制定規則和目標,維護秩序。下棋是棋手的事情!你把下屬帶入了棋手的弈棋狀態就算成功了。很多領導者沒有做到這一點並不完全是因為他個人天生有逞能的惡習,還因為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挑戰。

  他需要考慮:如何根據戰略和任務的性質設計合理的組織架構?如何根據人性的規律進行工作設計?如何制定彈性的職責和實施授權,以保證工作與個體之間得以建立起弈棋關係?還得考慮什麼樣的測評體系可以可以避免出現惡性“***”事件?這些功夫對於不太專業的老闆來講都是挑戰。

  領導者的過多幹預總是出於某種擔憂、對下屬的不信任、自我優越的意識。這使得他無法處於觀棋不語的規範之下,於是下屬也難以成為投入的棋手。我剛剛講的這些框架應當足以成為老闆抽身的幫手。

  如果你還想不通,我建議你做個這樣的思考:假如是你在下棋,突然來了一位多嘴的高手,你還有興趣繼續嗎?再假如這個多嘴的人你又惹不起,接下去你的狀態會怎樣?走人?

  如果下屬正在準備以自己的想法工作,結果老闆卻不時給出遠遠高於下屬自己見解的指導,下屬的狀態會出現怎樣的變化?依賴和聽呵?再假如下屬是一位外來的與老闆思路互不理解的另類高手,當他在你的特權干預之下失去弈棋的快樂,他還會追隨、效忠你嗎?請記住:高手並非只是圖利,他是被過程、弈棋感受吸引的!人才的價值也只存在於他本人的弈棋狀態中!

  第二,領導者是教練和棋藝研究者。

  領導者最愚蠢的假設就是:下屬是絕對理性的。我們需要對其批評時,他就應該是足夠開放的;當我們需要他投入工作時他就立即能夠調整心態,全心投入工作。

  想一想你自己做得到嗎?當你遇到下屬頂撞,你會出現很多有利於你自己的解釋,把眼前的一切歸因於他人的不智和毛病。但是你對下屬作出的隨意不成熟的評價、隨性的指點給下屬造成的感受也是同樣道理。很多領導者不知道這樣一個現實:有人調查過,在其下屬心中“上司”與“討厭”兩個詞彙關聯度最高。

  “開放”是個“名詞”,但以此作為價值觀就容易冒險,因為開放與堅持主見是一對辯證關係。沒有個性、主見的開放就會失去獨立、自由和自我,容納不了異見的主見就是不開放。作為領導者關鍵的智慧就是要能夠通曉,如何保護下屬的獨立、尊重其主見,同時還要了解干預的時機和藝術。

  這裡就是我從觀棋間悟到的至理!

  首先***開棋院***,“領導就是服務”、“領導者就是公僕”講的就是領導者要做好組織管理的一切準備,目的就一個:使下屬、同仁順利無憂地進入弈棋狀態!管理設計掃除了絕大多數庸人自擾的顧慮。

  其次***搞研究***,在遇到困惑、需要幫助、需要討論夥伴的時候,教練可以出現了。這就是大樹下“大嘴解禁”的時刻。

  深度理解“大嘴解禁”的情境內涵有助於成為高效的領導者。大樹下的人群不約而同“自動”開始了開放的討論,這個按鈕在哪裡呢?這裡的關鍵就是:個人與棋局的關係的轉換。當個人對局面自感可以勝任的時候他不需要別人的干預、插手;當他對局面已經過力不從心,幫助是不受拒絕的;或者遊戲已然結束,那麼對已經發生的一切的討論和評價是可以開放進行的。

  很多領導者利用自己掌握規則的優勢與下屬比武。處處爭鋒,給下屬造成挫敗感,一旦遇到下屬抵抗他更加不安,更加激發他擊潰下屬信心的鬥志。這是領導藝術的最大錯誤!領導是以激勵他人、使他人成功為目標的。這使我想起《莊子.論劍》,這種逞能的人即使劍術再好也只能屬匹夫之劍,而成就天子之劍需要的是使人盡其才、各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