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市場調查的報告

  隨著我國市場的日趨開放以及買方市場的基本形成,我國企業在競爭中逐漸意識到了解消費者需求、掌握市場動態對於企業的重要性,意識到市場調查作為營銷中介的不可或缺性。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參閱。

  篇一

  一、 調查目的:瞭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狀況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校園裡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為了瞭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為調查物件,對校園裡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二、 調查物件:大學生

  三、 設計調查專案和調查表

  四、 調查時間:xx年10月01日——xx年10月25日

  五、 調查方式:網路問卷

  為了使調查具有普遍性,我們放棄了傳統的書面問卷形式,而採用製作電子版問卷在網路上進行調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 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我們製作的電子版調查問卷使用asp.net平臺開發,並掛在朋友的個人主機空間上,無需印刷,無需人工分派問卷

  2. 調查範圍更廣,調查物件更具隨機性。由於是在網上答卷,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輕鬆突破1000人,最後達到了1237人,並且這些參加我們調查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3. 資料統計便捷。我專門設計了一個調查資料統計頁面,對調查資料進行自動的跟蹤統計,主要有人數統計,佔同類選項百分比統計等

  六、 調查方法:

  1. 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檔案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製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 電子問卷製作完成並通過無錯測試後,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3. 動員調查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讓自己的朋友上網回答調查,二是在論壇上釋出資訊,讓論壇上的網友幫忙回答

  4. 調查完成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資料進行分析

  5. 撰寫調研報告

  七、 調查資料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237人蔘加並且完成了問卷,來自全國16個省市67所高校,並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資料統計和分析並最後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1. 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資料顯示,在被訪者中有6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資料可看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裡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為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群。

  2. 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 最重質量

  選擇手機時, 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為:質量21%,外型19%,價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後服務9%,廣告宣傳2%,其它方面也佔2%。其中,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② 中低檔產品較受歡迎

  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於1000元至15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44.5%。另外,有29%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1500至xx元的消費者佔15%,xx元以上的佔12%。

  ③ 購機地點較集中

  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為集中,大體上分佈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為56%和38%,其它的只佔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瞭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為判斷標準,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④ 手機品牌比較複雜

  在此項調查中我發現,使用諾基亞的最多,佔46.25%,其他的如摩托羅拉15.00%,愛立信6.25%,西門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 5.00%,其他的有7.50%。

  ⑤ 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使用者中,多數用於聯絡親友,佔67.7%。還有少數只是跟著大家走***受周圍人影響的***和追趕時尚的,各佔9.8%。家長方面認為,手機是用於方便和孩子聯絡的,學生手機族的手機58.0%都是家長掏錢買的。同樣學生也認為有了手機可以方便與親友進行溝通,以維繫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 手機費用普遍較低

  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的佔40%,在100元以內的佔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費學生,在100―300元內的佔12%,其中200-300這一高消費段也佔6%。超過300元手機費用的基本沒有。

  ⑦ 充值卡成為主要服務方式,手機費用主要用於發簡訊。

  在被訪者中,有近82%的是採用充值卡方式。同樣,手機費用用於簡訊服務的佔87%。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3. 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

  確切地說,消費動力與消費需求是密切聯絡的,當一個消費需求出現以後,為滿足這種需求的動力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此我們不想加以詳細論述。從上面各種資料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造成這一高消費動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縮短,特別是在通訊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達到一週一款。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

  第二.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總體規範發生了極大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新的經濟必然與新的文化相對應,而新的文化則必然帶來新的觀念。作為e時代的“e人類”,學生消費者大多受新經濟下新文化的影響,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而這種強烈的消費慾望恰恰正是消費的動力所在。

  第三.資訊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誌、網路、電臺、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訊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資訊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的說來,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的,在這種前提下,結合他們以往在消費過程中的學習,就會導致一種或一系列消費動機的發展。

  4. 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為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為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絡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為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為“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考慮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援中文輸入、是否支援wap、是否支援語音撥號、是否具備擴音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於學生消費群的成員大多處於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雲湧,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於新事物、新觀.

  篇二

  當代大學生是未來消費的主體,吃穿住用行永遠是人類離不開的話題。據網上查證,全國各地在校大學生已達1700萬以上 。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服裝” 永遠大學生茶餘飯後永不過時的話題,大學生對服裝的追求已超出服裝本身是原有的意義了,通過對大學生購買服裝的調查 也能反映出現代大學生的生活風貌。

  一、調查目的

  調查服裝在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消費情況

  二、調查方法

  1. 口頭提問及問卷調查

  2. 日常的觀察總結

  3. 調查完成後,對調查統計資料進行分析

  4. 撰寫調查報告

  三、調查資料統計

  1.這次調查的男生佔27%,女生佔73%

  2.熱衷的服裝型別:運動裝23.3%休閒裝53.3%正裝3.3%時裝9.9%其它9.9%

  3.購買衣服頻率:一個月以內10% 二至三個月以內33.3% 半年 13.3%一年0%不固定43.3%

  4.是否有鍾情的服裝品牌:有33.3%,沒有66.6%***品牌有:李寧,真維斯,361,nike等***

  5.常去那裡買衣服:泉城路 35.5%,.山師20.0% 老東門15.5% 洛口5% 其他14%

  6.服裝價格是否會影響你的購買意願:會63.3%,不會36.6%

  7.購買服裝的誘因:天氣變化16.1%,節假日促銷16.1%,看到同學購買新衣服15.3%,逛街時隨意看中13.6%,零用錢增加13.7%,看心情12.6%,受廣告雜誌影響12.4%

  8.是否會選擇網上購買服裝:會35.7%,不會64.3%

  畢業找工作,上

  9.每個月服裝商的消費:50以下2佔0%,50-100佔36.6%,100-200佔33.3%,200以上佔3.3%

  10.品牌服裝的效益:品牌就是好耐穿有面子16.6%, 主要是因為心情愉快生活質量提高了33.3%, 沒考慮跟隨社會潮流33.3%, 其他30%

  四、資料統計具體分析

  1.大學生對服裝的需求度較高: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物件,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專案。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對於美的追求已成上升趨勢

  應屆畢業生網 bys.c o m

  2.理性消費佔主體: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服裝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加上城市生活氛圍,當代大學生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3.女生對服裝的需求意識比男生高:通過調查顯示:女生購買服裝的頻率遠遠大於男生,但男生追求名牌的百分比卻大於女生。說明在對於美的追求方面男女之間還是有較大差異的。但無論是購買次數較多還是名牌重視度較強都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存在一定的虛榮心和攀比心理

  4.大學生能正確控制自己消費慾望:物價上漲後,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增加,其中餐飲消費支出最多。就普遍產生了一個特別的現象:大學生在服飾方面的支出降低了。調查者分析認為:“物價上漲後,服飾日用品、化妝品及娛樂消費的價格並未下降,而是小幅上漲,大學生們的消費支出卻少了,這說明他們是有意地減少了在這些對大學生來說的‘享受型消費’,把錢用在餐飲、學習等必要的地方。

  五、問題現象

  1.從購買服裝的頻率看

  ***1***購買服裝的消費還是合理的:調查結果顯示購買服裝的頻率都集中在一個月一次和二至三個月一次這個結果表明大學生夠買服裝的主要原因還是生理需求,但也不排除存在滿足虛榮心,但消費分配的主方向還是對的。

  關注宣講會微訊號[xiaoyuan_xjh[ 免費推送最新校園宣講會資訊。,招聘會微信公眾號 【 rencai_ zhaopinh ui 】

  ***2***還存在服裝的的消費還是不合理的現象:調查結果顯示還存在小部分人購買服裝的頻率較高,過分重視名牌的現象仍然存在。通過對服裝消費的不合理能從側面反映出對每月生活費分配的不合理,或者存在每月生活費過多的問題。

  2.從那方面吸引購買服裝的角度看

  ***1***當代大學生能夠把握購買服裝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服裝的主要作用是對因季節氣候變化而對人體產生一定的保護,其次是為了美觀,滿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通過調查反映出學生重視服裝的質量,喜歡經濟實惠耐穿的衣服,不會盲目因為對一件衣服的喜歡而不考慮價格的購買。

  ***2***追求時髦是大學生永恆不變的話題:大學生總是名牌的程度的現象十分嚴重,有時可能為了追求名牌而選擇自己不喜歡的服裝.卻忽視了服裝本身原有存在的價值。

  六、政策建議

  1.樹立一個良好的消費觀。消費觀是消費者對消費的基本觀點和基本態度,是消費者對消費內容、消費目標、消費方式和消費模式等涉及整個消費活動諸因素的一種價值判斷的態度。高校應加強消費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理念,樹立節約消費和適度消費的觀念,避免和克服虛榮心、攀比心理,自覺抵制享樂主義、拜金主義等消極主義的影響,不奢侈浪費。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應對自己的每項開支做出預算和記錄,經常反思自己的開支是否合理。

  2.量身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絕大部分的大學生已是成年人,具有較高的知識和能力。定製一個合理的消費計劃,可以正確規劃自己的支出,為以後建立一個良好的理財觀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良好的規劃習慣。

  3.調整消費結構。 在當今資訊社會和知識經濟時代,消費時尚瞬息萬變。而大學生是最容易被捲入時尚潮流的群體,有些消費甚至失去了理性。大學生應克服從眾心理,在既定的消費支出約束下,合理調整自己的消費結構,以達到最少的支出帶來最大效用的效果。不要盲目購買產品,以免過度浪費。

  篇三

  一、前言:

  近年來中國的手機制造業飛速發展,創造了手機行業發展的許多奇蹟。同時,國內手機生產廠商的異軍突起也加劇了手機行業在中國的競爭。本文通過對現代手機消費者的調查,得出的資料和結論能一定程度上反映手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的特徵。本文先概括論述了一下當前中國手機市場的基本狀況。根據從網上收集的關於手機市場的資料,分析手機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然後,分析國內手機碰到的問題和相應的建議。

  二、市場調查的原因及背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行動通訊市場,截至2008年底,國內手機使用者數已接近4.6億,穩居全球第一。我國使用者對行動通訊的有效需求持續加大,加上手機對固定電話替代性競爭加劇,手機使用者數增長加快。

  資訊產業部統計顯示,截至2008年9月底,我國手機普及率達到每百人35部。按照每月300萬至500萬戶的增長規律,目前手機使用者數已逾4.6億戶。

  隨著市場的擴張,手機普及率不斷提高,更新換代速度加快,銷售價格逐步走低,行業競爭日趨白熱化,從而使得對消費者行為和顧客價值的關注成為業內企業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

  三、調查分析:

  3.1.中國手機市場特點

  3.1.1 核心技術缺乏

  中國的手機企業在2008年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根據有關部門釋出的資料,2008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累計銷售的4716.33萬臺手機,其中國產品牌手機的份額第一次超過了國際品牌,達到55%。波導股份公司和TCL公司已經進入國內手機市場銷量前三名,波導半年銷售超過600萬臺,以15.01%的市場份額領先於摩托羅拉***14.21%***;TCL銷售500萬臺,市場份額11.60%,位居第三。但核心技術的缺乏導致新產品推出的速度慢,產品間沒有明顯差異化和清晰的市場定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極力推廣彩信手機、彩屏手機和GPRS手機時,國內手機廠商只有望洋興嘆。其二由於核心技術的缺乏,國內手機難以健全產品線,中高檔的市場定位受到技術的挑戰。在2007年10月份諾基亞釋出了七款新產品,三星也推出三款主打新產品,都基於MMS,彩屏和GPRS技術,而國內手機廠商一般每年僅能推出3-5款新產品。

  3.1.2 重視手機外觀設計

  在手機外形上,國外品牌像諾基亞、西門子則一直堅持著直板的歐美風格,而國產手機大多采用了亞洲人更喜歡的摺疊翻蓋式,吸引了不少消費者。核心技術一直是制約國產手機發展的一大障礙,國產廠商主要是從韓國引進機型,貼牌生產,因而喪失了很大一部份利潤空間,目前國產廠商更多的是在軟體方面進行研發,包括手機的外觀、功能等,以此吸引消費者。

  3.1.3 產品更新速度加快

  快速將概念“市場化”是諾基亞手機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速度競爭包括新產品的推出速度和佔領市場的速度之所以越來越重要,在於:

  一是客戶需求變化太快; 二是新產品生命週期縮短,目前一款新的手機的市場生命週期平均不足五個月;

  三是激烈的價格竟爭,速度可以減小价格競爭衝擊;四是速度是回擊競爭對手的最佳辦法;五是速度取得在位優勢,容易成為市場熱點,領導市場走向這是一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

  3.1.4 營銷競爭越來越激烈

  在目標市場選擇上,國外品牌已經開始從大城市向小城市轉移,進軍二三線市場,而國產品牌則在繼續鞏固現有市場的基礎上,開始從農村向城市包圍。總之,共同的目標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的佔領市場。在產品策略上,國外品牌依然保持高中低端產品全線進攻,並在高階市場引領潮流的策略,而國產品牌則開始了對低端產品的研發,因為相對於高階手機,中低檔手機的市場容量更大,據估計至少佔整個市場25%的份額。在渠道策略方面,國外品牌也已經開始借鑑國產品牌的經驗,採用包銷制。例如,摩托羅拉在華南地區就採取了省級包銷的模式。

  3.2.消費者心理動機分析

  手機不只是單純的科技裝置,手機是一種社會化的商品,其使用往往反映出社會範疇或社會經濟群體的差異,受社會經濟基礎、社會結構的制約,也塑造新的行為模式。手機以青少年與年輕群體為主要使用者,反映出年齡在消費中的差異;富有階層的炫耀型消費與收入較低階層持有率較低的現象反應階級或收入的差異;市場上針對女性設計、製造、營銷,以及手機廣告傳遞、塑造的女性印象反應出性別的差異。

  3.3.手機市場使用者關注分析

  3.3.1 手機品牌關注分析

  隨著科技的發展,曾經高高在上的手機正在成為非常普及的消費產品,而手機產品的同質性要求手機生產商賦予其產品更多的附加價值,這使得品牌競爭成為了手機市場上的主流,因為只有用強有力的品牌,才能建立品質一流與值得信賴的公司形象。品牌帶來的是使用者的認同,在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的移動通訊市場上,抓住老使用者有時候比拓展新使用者還重要。所以對各手機企業來說,只有品牌才是核心競爭了,才是永恆的價值所在,必須讓自己的品牌超越產品!

  下面是網上查詢的資料:

  諾基亞以29.1%的使用者關注度名列第一,諾基亞在手機市場的實力由此可見一斑,說明了這個國際手機生產商在消費者的心目中地位還是很高的。摩托羅拉以20.3%排名第二。再就是三星,使用者關注度為9..7%。而國產的所有品牌手機的總和才25.8%,不得不為國產手機的命運擔憂。

  3.3.2手機外觀關注分析

  經過多年的努力,手機的功能設計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要。隨著手機的不斷普及,消費者的差異化越來越明顯,多層次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對手機外觀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往往對外觀設計平庸或雷同的手機不屑一顧,而對外觀設計特點明顯並符合自己的身份的手機情有獨鍾。因此,靠創新外觀設計征服消費者的發展空間還是相當大的。面對市場的巨大挑戰,手機的外觀設計就要迎難而上。手機的外觀設計在適應功能設計的前提下,把外觀設計和產品工藝、色彩及文化合理有機地融合,實現手機的進一步時尚化、人性化、個性化和娛樂化,這是未來中國手機外觀設計的一個新趨勢。

  下面是調查得出的手機使用者對手機的外觀偏好,包括板式和顏色。

  可以看出:傳統的直板式手機還是大家更樂意接受的機型,喜好度為45.3%。而最近流行的滑蓋手機也比較受歡迎,再其次是翻蓋的機型。

  3.3.3手機功能關注分析

  在中國手機業剛起步的時候,手機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因為當時手機的價格非常昂貴,高達一萬多元一部,也正因如此,手機便成為了個人財富和身份的象徵。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觀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和改變,所以人們對手機的要求也正在不斷改變。手機已成為很多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必備品。從只有通話功能的大哥大到現在走向2.5G、3G的智慧手機,它所扮演的角色已不再只是一個通話的工具,而是成為人們移動辦公、休閒娛樂的得力助手。在這個處處強調創意的時代,手機就是我們握在手中的個性。

  四、問題及建議

  4.1問題

  4.1.1高知名低美譽。國產手機在市場開拓前期,考慮的是如何最大程度地佔領市場份額,以及如何在短期內讓品牌知名度最大化,將注意力集中在比產銷量、比品種數目、比新品推出速度上,而忽略了產品質量的提高,服務的優質,技術的進步,品牌形象的確立以及對品牌美譽的提升。隨著消費市場對國產手機的新鮮感已經過去,開始追求其內在的品牌價值而國產手機上述的做法造成了國產手機在消費者心目中高知名度而美譽度極低,長此以往,這幾年本土品牌手機剛剛搶回的地盤,將重新失去。

  4.1.2重銷售輕品牌。國產手機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大部分國產手機,為了搶佔市場佔有率,大量的促銷機蜂擁而上,新品上市不久就大量降低價格,過於輕率地使用一些有短期效果而會影響品牌核心價值的戰術,最終受損的還是國產品牌本身。

  4.1.3有策略無戰略。國產品牌前期的成功只是靠營銷手段和營銷創新來完成的。但在品牌發展戰略上缺乏定力,儘管大量的廣告投入也能促進產品銷售,由於形象變化比較快,幾年下來品牌個性並未建立,品牌資產和品牌價值並沒有得到提升。可見一味的追求時尚,一味的洋化,不具有高度差異性的品牌價值就等於失去了品牌忠誠。

  4.2建議:

  如今消費者對產品內在的品牌價值、產品品質和服務質量將會有更多的體會和更高的要求,因此對國產品牌來說,不建立自己的品牌忠誠度最終還是會失去自己的市場,但從目前的市場格局來分析,國產手機企業可以從以下幾點慢慢的打好自己的品牌。

  4.2.1把握好產品質量。“品牌是核心,產品是保證”,國產企業可以多於外企合作,或出國訪問,多在技術上下功夫,以提高產品質量,只有質量得到了認可,才能近一步做好品牌推廣。

  4.2.2提高服務質量。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產品有形差異逐漸弱化的今天,服務已成為建立競爭優勢,提升企業形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國產手機企業應價加強產品服務體系建設,從而擴大市場的認同度。

  4.2.3做好市場細分。高階市場的競爭異常激烈,而且幾近飽和,如果國產品牌想繼續在站有一席之地是非常困難的,或許廈新,波導等這些頗有知名度的品牌還有發展前景,但對更多的國產企業來說或許難如登天。因此他們可以進入低端市場發展,利用低價獲取使用者,也可以與運營商合作,優惠話費,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也可以通過細分群體,把自身品牌建立成為某種行業購買標準,在消費者心目中留下某細分市場的代名詞。如“技術型的”,“價廉物美型的”,“功能實用型的”,甚至如“電池耐用型的”,“接收訊號強的”等等。

  4.2.4尋找國外生存機會。目前還有很多國外市場是比較落後的,如印度目前還處於中國三年前的狀態,俄羅斯還處於中國兩年前的狀態。在國外打好品牌再回到國內,或許路會變得更寬。

  五、結尾:

  通過這次對手機的市場調查,可以得出手機市場的競爭力越來越大,手機市場競爭的最終趨勢是產品高度同質化,只有知名的品牌才能穩定更多的使用者,所以企業要發展還是要注重品牌的長遠發展,這才是一個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動力。

  品牌手機市場調查報告二

  1999年,對於中國行動通訊業而言,無疑是經歷著產業深刻變化,進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無論是從行動通訊業資費的大幅下調、手機裝置的市場演化、服務專案的調整、服務質量的逐步改善,還是行動通訊業運營體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腳步的臨近等方面,行動通訊業在取得良好發展的同時,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處。表現在市場發展上,行動通訊使用者進一步快速增長,運營企業市場競爭態勢更趨合理,為中國行動通訊業跨入新世紀奠定了較好的基礎。本調查採用隨機抽樣方法,通過對北京市城八區302位普通消費者的調查,就1999年北京行動通訊市場的發展水平、發展狀況以及消費者對1999年行動通訊市場重大事件的認知、態度和市場現狀的評價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調查結果可推論北京城八區18—50歲的普通消費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國行動通訊業的發展狀況、市場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1999年末行動通訊市場現狀

  手機普及狀況。調查顯示,北京市18—50歲的人群中,有略超過半數***52.2%***的被訪者使用手機,可見至1999年底,北京市場手機的發展水平是比較高的,佔經濟活動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齡消費者手機的擁有率存在較大差異***見表1***,調查顯示,18—29歲,30—39歲,40—49歲手機擁有率分別為43.4%、68.2%和43.2%,假定50—54歲年齡組與40—49歲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齡段人口年齡結構比重進行加權平均,則大致可推算1999年底北京市城八區手機普及率約為30%,即每10個人約擁有3部手機。以北京城八區擁有650萬人口計,城區手機使用者達195萬。

  消費者特性。

  就消費者而言,除年齡外,不同性別、學歷、職業和以往的人群手機的擁有情況必然存在較大的差異。

  調查顯示:

  就性別而言,男性擁有率要明顯高於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訪者擁有手機,女性被訪者則為四成強***43.2%***;

  就年齡而言,30—39歲的中青年消費者擁有率最高,超過2/3,18—29歲,40—49歲組擁有率要低得多;

  就學歷而言,隨學歷升高,擁有率顯著升高,特別是以高中與大專學歷為分界點,差異明顯,即手機擁有者主要集中在大專以上學歷人群,高中以下學歷較少;

  從收入水平看,隨收入升高,手機擁有率明顯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為分界點,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擁有率高達品牌手機市場調查報告左右,1500元以下者為12—30%,低於平均擁有率,1500—3000元者為65%左右,亦高於平均擁有率。

  從職業型別看,手機擁有以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為最***80%左右***,其次是個體業主、自由職業者和公務員***60—70%***,再次是專業技術人員和普通職員***50—60%***,工人和服務人員擁有率最低,僅為5%左右。

  可見,手機使用者群主要集中於30—39歲,大專以上學歷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費群體,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達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為手機大眾化趨勢的主要目標消費。

  對於北京市場的兩大運營商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原中國電信,下同***和中國聯通,二者的消費群體在年齡上存在某種細微差別,比較而言,中國聯通更受18—29歲的青年人群的青睞,而中國行動通訊更受30歲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睞。

  手機品牌。

  調查顯示,1999年底,北京手機市場的品牌分佈狀況與以往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改觀。傳統三強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仍然佔據市場的領先者地位,三者總和市場佔有率超過80%,其它品牌均難以望其項背。其次是西門子、飛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團品牌,市場佔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還有松下、阿爾卡特、高通等國外品牌,市場佔有率均很低。在電信長城cdma手機中,除摩托羅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1999年是眾多國產手機廠商發動大規模廣告宣傳攻勢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場現狀仍然未能給國產手機留下太多的市場空間,國產手機市場業績不佳,既有歷史的原因,也有其技術、宣傳和服務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國產手機這篇大文章,在手機市場上分一杯羹,其路還正長。

  1999行動通訊發展狀況

  行動通訊發展態勢。調查顯示,所有擁有手機的被訪者中34.4%在1998年前購買手機,40.9%在1998年內購買手機,24.7%在1999年內購買。可以看出,近幾年中,1998年是手機增長最快的一年,雖然調查資料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內北京手機的增長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實上,全國手機使用者在1998年內亦從1000萬增至XX萬。進入1999年,雖然手機市場仍處在高速增長之中,但增長速度已顯著放慢,從調檢視,1999年北京市場增長無論從絕對數量還是相對速度均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這樣經濟較發達的特大城市,手機普及率幾近30%,雖然年內手機入網資費持續下調,但其它資費如通話單價和月租費等仍保持不變,手機增長放慢是不難理解的,但以此推論全國市場的發展趨勢則失之偏頗。因此,在北京這樣手機普及率較高的大城市,為促進手機的持續發展,進一步降低手機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話單價、裸機價格、入網費和月租費等長期成本,將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手機消費群體特性及其趨勢。就1999年購買手機的消費者自身特性而言,從性別看男性仍高於女性,分別佔55%和45%左右;從年齡看,以18—29歲和30—39歲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為主,分別佔43%左右;從學歷看,以大專以上學歷特別是大學以上學歷為主;從收入看,則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與1998年購機者相比,1999年購機者表現出了一些明顯的趨勢。

  ***1***雖然女性購機者仍處於少數,但女性購機者越來越多,從36.5%增至45.1%。

  ***2***購機者年齡分佈趨向於分散,從集中於30—39歲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歲青年人和40歲以上的中年人。

  ***3***購機人群繼續集中於高學歷人群,但趨勢已不很明顯,這可能與北京消費者普遍具有較高學歷有關。

  ***4***由於手機各種價格的持續下調,手機消費日益大眾化,使手機能夠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購買,表現為1999年購機者進一步趨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個收入階層,而高收入者由於普及率高,購機比重反而下降。

  消費者運營商及手機品牌選擇。調查顯示,與1998年相似,1999年購機者的運營商選擇基本狀況仍是行動通訊公司多於中國聯通。電信長城cdma選擇比重仍很低,但與1998年相比,1999年消費者對中國行動通訊公司的選擇略有下降***約2個百分點***。中國聯通則略有上升***約3個百分點***,電信長城cdma穩中略降。中國聯通的緩慢上升,顯露出行動通訊市場正緩慢發生著有利於消費者的市場競爭態勢。從消費者的手機選擇看,除傳統三強仍居主導地位,且摩托羅拉有進一步加強之勢外,手機選擇進一步多元化,處於第二集團的西門子、飛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為1—4個百分點不等,而國產品牌則仍是雷聲大,雨點小,消費者選擇很少。

  消費者購買行為。中國行動通訊業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十幾年的歷程,早期的手機消費者越來越多地需要更換手機***保留原號***或者新購手機重新入網,淘汰原有手機。1999年新購手機中,這兩種情形比較明顯。調查表明,1999年內平均每售出6部手機,就有一部是新購手機入網,淘汰原有手機***包括原號***,一部是新購手機,替換原有手機,其餘4部是首次購買手機入網。其中,對中國行動通訊公司使用者而言,淘汰原有手機而入網和替換手機的比例分別為9.1%和18.2%,首次入網者佔72.7%,中國聯通使用者首次入網佔58.8%,淘汰和替換原有手機分別佔23.5%和17.7%。均為新入網或淘汰原有手機入網,而無替換手機的情形。

  購買價格。調查顯示,1999年手機市場裸機價格在進一步下降的同時,價格差別很大,有的高達6000元以上,有的則低至1000元左右,這與手機市場進一步細分化,產品/服務功能逐漸拉開檔次密切相關。裸機平均價格則降至XX元左右,這也是手機購買者逐漸向中低收入階層過濾的主要原因。至於入網費,1999年內兩次下調,其中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分別下調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為920;中國聯通則分別下調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為580元左右。總體而言,調查表明最低為300元***電信長城cdma手機除外***,最高亦不過1250元,平均水平約為780元。

  1999行動通訊市場主要事件消費者認知

  1999年行動通訊市場熱點不斷,內容涉及資費政策、運營商服務、手機終端以及中美wto電信協議等諸多方面。調查顯示,被訪者認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機資費***入網費***下調***83.4%***,其次是中美wto有關電信協議的基本內容***74.2%***,再次是雙頻手機進入市場***64.7%***和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51.9%***。被訪者認知較高的還有上網手機***41.7%***和聯通手機直撥ip電話***38.3%***。電信長城cdma手機話費降價一半***34.9%***,預付費sim卡手機的推出***32.2%***,網上拍賣手機***31.9%***,手機點播資訊增值服務***2***%***和聯通手機免費郵寄話費清單***26.1%***等認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後。縱觀以上熱點問題,可以看出,被訪者認知度最高的是有關行動通訊的產業政策問題,特別是資費政策,顯示消費者對手機資費政策的關注。電信長城cdma手機由於使用者規模小,其熱點政策影響小,故認知度不高。

  其次是對各類手機產品的關注,特別是去年年初就已成為熱點的雙頻手機的推出,年內大肆廣告宣傳的國產手機的推出等。對於運營商推出的一些服務專案如預付費sim卡手機,手機點播資訊增值服務及交費服務等認知不是很高,一方面顯示消費者對這些問題不是很關注,同時亦顯示運營商推出的服務宣傳不夠或目標受眾有限。至於被訪者對上述熱點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結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與被訪者的認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機資費***入網費***下調***70.8%***和中美wto電信協議的基本內容***39.2%***,其次是中國行動通訊公司從中國電信剝離***34.7%***,雙頻手機進入市場***22.3%***和國產手機進入市場***22.0%***等,蓁各項排序基本與認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1999影響手機購買的原因及消費者對市場現狀的評價

  調查表明,1999年,影響被訪者購買手機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雙向收費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話單價偏高***34.3%***、再次是裸機價格偏高***26.6%***、入網費偏高***15.4%***和月租費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務、話音質量等不是很重要。綜合起來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無需求原因外,影響潛在消費者購機的主要原因還在於價格,特別是通話單價,而雙向收費歸根結底還是手機的通話單價問題,這已成為購買使用手機的最主要障礙。對於話音質量、運營商服務質量等,由於潛在使用者未使用手機,則僅是購買使用手機後才會考慮的問題。

  不同年齡、收入水平的潛在使用者在影響購買使用手機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較大的差異。研究表明,除雙向收費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歲的年青人影響因素重要是通話單價偏高和裸機價偏高,而40歲以上的中年人影響購買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無需示的原因。從收入水平看,除雙向收費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話單價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購買則主要是由於有替代品和雙向收費不合理。這表明,年齡越輕,收入水平越低,通話單價偏高對他們購機行為的影響越大。因此,在目前情況下,手機市場要獲得更快的增長,仍需不斷降低費用特別是通話單價和裸機價格。

  調查表明,被訪者對1999年行動通訊業的評價最不滿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機通話單價高***72.3%***,遠高於其它各項,其次是裸機價格高***39.5%***、入網費高***37.5%***和月租費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機配件***如電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話質量差***17.6%***、覆蓋範圍差***16.6%***、手機維修服務差***15.5%***、不能獲得話費詳細清單***14.2%***和交費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這種評價在不同年齡、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別並不明顯。這再次表明,通話單價高以及手機價格、入網費和月租費等資費水平偏高既是消費者對1999年市場現狀最為不滿意的方面,也是影響潛在使用者購買手機的最主要障礙。因此,不斷調低手機的各項資費標準,仍將是今後手機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而隨著行動通訊產業的不斷的成熟和進入wto帶來的競爭壓力,也將是理所當然的。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