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繁殖技術

  青蛙的肉質鮮嫩、脂肪少、蛋白質含量高,而且還能起到清熱解毒、消腫等效果,為了解決青蛙在市場上的需求缺口,避免野生青蛙滅絕,所以通過人工養殖青蛙不僅可以獲得可觀經濟效益,而且也可以保護好野生青蛙,一舉多得。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青蛙的種類

  青蛙是兩棲物,約有190種。其中分佈廣、數量較多的是黑斑蛙,其次是澤蛙、金錢蛙、虎蚊蛙。一般養殖的大都是黑斑蛙和虎玟蛙。

  黑斑蛙:體長約70-80毫米,雄性略小,頭長略大於頭寬。吻鈍圓而略尖,吻稜不顯。眼間距很窄。前肢短,批端鈍尖,後肢較短而肥碩,脛關節前達眼部,趾間幾乎為全蹼。面板光滑,背面有一對背側褶,兩背側褶間有4-6行不規則的短膚褶。背面為黃綠或深綠或帶灰棕色,上面有不規則的數量不等的黑斑,四肢背面有黑色橫斑,腹面面板光滑呈魚白色。雄性有一對頸側外聲囊,第一指基部粗肥,上有細小的白疣,有雄性腺。

  金線蛙:體長50毫米***雄體略小***,頭略扁,吻鈍圓,吻稜不顯,鼓膜大而明顯。指端尖圓,後肢粗短,趾端尖圓,趾間全蹼。背面及體側的面板有分散的疣,背側有一對背側褶。腹面光滑,肛部及股後端有疣。生活時背面綠色或橄欖綠色,後肢背面棕色橫紋不顯,腹面黃白色。雄性有一對咽側聲囊,第一指有婚墊,有雄性腺。

  澤蛙:體長40-50毫米左右***雄蛙略小***,吻尖圓,吻稜圓,眼間距窄。指端鈍尖,後肢較短,趾端鈍尖。趾間的蹼約達趾長的2/3。背部面板有許多不規則、分散排列的長短不一的縱膚褶,褶間散有小疣粒,無背側褶,頭前端及腹面的面板光滑。生活時顏色變異頗大,背面灰橄欖色或空灰色,雄性咽部深色,其餘為白色。雄性第一指上淺色婚墊發達,有單嚥下外聲囊,咽部黑色,有雄性腺。

  虎紋蛙:體大而粗壯,雌性超過120毫米,吻端尖圓而長,吻稜鈍,鼓膜大,前肢短,指短,指端尖圓,趾末端頭圓,趾間全蹼,面板極粗糙,無背側褶,背部有長短有一、分佈不十分規則的膚稜,縱行排列,頭側口緣及腹面的面板光滑。生活時背面黃綠略帶棕色,頭側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 的紋斑,腹面白色。雄性略小,有一對嚥下側外聲囊,前肢粗壯,第一指上灰色婚墊發達,有雄性腺。

  

  1、種蛙的選擇

  選擇經過第二次產卵的種蛙受精率較高,第三、四年的雌蛙產卵數量雖然多,但受精率較差,第一年蛙產卵孵化率也較低,不適作種蛙。為了便於管理,最好在同一批種蛙中選擇體形強大、發育正常、行動活躍者為種蛙。經過選擇後的種蛙按1只雄蛙2-3只雌蛙的比例放入產卵池待產,一般20平方米的產卵池可放種蛙1400-2000只。產卵池中要放置水草或種水蓮花,其數量約佔水面的三分之一。池上須種絲瓜或葡萄之類搭架遮蔭。池的周圍儘量避免強烈的聲音和其它噪音。若在稻田的中央建立產卵池,產卵池內設產卵筐,產卵筐上口直徑30釐米,下口直徑70釐米,高40釐米。每個產卵筐放20-30組的種蛙。經常觀察,如發現有卵塊就撈出放到孵化池裡,然後放走已產卵的雌蛙,使雄蛙繼續抱對。

  2、青蛙的交配交卵

  青蛙每年3-7月份都產卵,北方產卵遲些,南方各省3月份就開始產卵,4月份是產卵盛期。但種蛙的抱對、交配、產卵的早晚與氣溫、飼養池的水溫及水的深度有很大關係。當水溫15°C以上時雌雄蛙開始拒對。18-28°C是最適的產卵溫度。在產卵季節將到時雄蛙不斷地鳴叫吸引著雌蛙。雄蛙一般提早一星期左右發情。雌蛙未發情時拒絕抱對,已發情則常徘徊於淺水中或岸上依戀在雄蛙的周圍,肚皮比平時膨脹,性衝動,食量忽減。青蛙沒有交尾器,不能進行體內受精,而是通過雄性擁抱著雌蛙完成受精過程的,雄蛙的第一指內側有膨大的肉墊,稱婚墊。婚墊上富有腺體和角質刺,其分泌物和角質刺將加固擁抱的作用。當雌蛙成熟發情時,雄蛙即跳上雌蛙背上,將前肢摟抱在雌蛙下面,用小腿擠壓雌蛙腹部,同時擺動兩後足,磨擦雌蛙的洩殖孔,雌蛙將卵排出體外,雄蛙即射精於卵上。產卵後,雄蛙自行離去。雌蛙處於半休克狀態,1-2分鐘後,才慢慢地離開,到陰涼的地方安臥休息。青蛙抱對產卵的時間一般1-2天,有時也長達3天。產卵一般在夜進行,黎明前為最高峰,一隻50克以上的雌蛙,每次產卵在一萬粒左右。 青蛙產卵時要求安靜的環境,輕微的振動可使產卵暫時停止,強烈的振動或長時間的干擾,會使它遷移產卵地點。產卵的進行取決於雄蛙的腿與足的活動,雄蛙腿足停止活動,雌蛙即停止產卵。如遇強烈的冷風侵襲,水溫突然下降到15°C以下,產卵也就停止。此時可設法增溫,使它正常產卵。在產卵期間,如果池內的雄蛙多於雌蛙,有同性相抱或兩隻雄蛙抱一隻雌蛙的現象,第三者將一雄一雌同抱住,或反方向抱於雌蛙的胯部,使雌蛙不能正常產卵甚至死亡。所以產卵池的種蛙必須按一雄二雌***或三雌***的比例放養。

  3、人工催產技術

  性成熟的種蛙並非每隻都能產卵。如環境不適合,發育不良,體質較差,氣候惡劣等影響其產卵。為了使青蛙產卵及孵化整齊一致,必須進行人工催產。通常用腦下垂體注射法:將一隻青蛙的頭上頂殼開啟,將大腦除去,在在腦之下有約半個粒粒大小的白色物體,即是腦下垂體。將腦下垂體放入沉澱管中,用玻棒加以研磨,加入生理鹽水溶解後,用經過消毒的注射筒,給雌蛙進行腿部肌肉注射,注射兩次即可使雌蛙產卵。

  4、人工採卵及孵化

  青蛙產下的卵又小又軟,泥黃色、圓形,卵外有膠質膜保護,並互相吸附成片浮於水面,或附著在水草上。如果卵沉入池底,必須設法使之附在水草上。採卵時間在每天早上10點鐘左右,撈卵網和盛卵網將蛙卵連同附著的水草撈起,放於桶中,再輕輕地放入孵化池內。放卵時要儘量保持原來的方向,即正面朝上,反面向池底。如果方向搞錯,對孵化率有很大的影響。同一批卵要放在同一孵化池,這樣孵出來的蝌蚪大小一致,方便管理。如果在一池中放不同期的卵塊,孵出來的大小蝌蚪生長速度不一,弱小的就會逐漸衰弱而死亡。在孵化期,水溫必須保持在20-25°C之間。在換水、換盤時,如水溫突然升降5°C以上或水溫低於4°C,高於28°C或強的驚動均可導致蛙死亡。因此,觀察蛙卵孵化時動作要輕,不能隨意攪動池水,以免蝌蚪幼體漂離卵膜,影響成活率。經過兩天孵化,蛙卵略能搖動,3-4天即成蝌蚪形態,5天左右孵化小蝌蚪。

  青蛙常見的病蟲害

  l、氣泡病

  患病的蝌蚪全身膨脹,常遊於水面,精神不振,胃內充滿氣體。防治的方法是將病蝌蚪移於清水中,暫時不投食, l一2天后再恢復授喂,但數量不要太多,而且要煮熟。

  2、車輪蟲病

  因寄生車輪蟲所引起。發病的蝌蚪全身佈滿車輪蟲,尾鰭膜發白,常浮於水面。防治的方法是減少蝌蚪池的飼養密度,並且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硫酸銅:硫酸亞鐵為5:2***撤入池中,使池水含其濃度為百萬分之一點四。

  3、體外寄生蟲

  青蛙體外寄生蟲較為嚴重的是寄生在蛙體上的蛭類,常見於春夏兩季,發病的青蛙體表面出現3毫米大小的灰綠色小蟲,一頭口了吸在蛙體上、中頭遊離狀於水中。此種蛭類為水陸兩生的,所以也有人叫陸蛭,其大小形狀如白瓜籽,長2-2.5釐米,兩頭尖呈綠色,邊發黃,腹面扁平,背面稍鼓起,全身多橫環節,頭部腹面有一吸盤吸於蛙體上,口在吸盤中央,尾部呈遊離狀。秋季陸蛭隨青蛙入洞,冬季在青蛙群集時產卵。產完卵後成蛭即死亡,從蛙體上脫落,卵很快孵化成幼蟲,咬破青蛙表皮,鑽入皮內,夏季鑽出表皮,用吸盤吸於青蛙體表,危害青蛙。此蟲可用藥劑防治。當發現蛙體上長有毛狀的附著物或外表皮腐爛的情況時可將該患蛙用萬分之一的孔雀石綠稀釋液***即50公斤水加藥物5克***浸幾天即可。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