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怎麼樣養肝護肝

  肝臟的健康是人體健康的保證,因為它是解毒的器官,那麼,呢?小編帶你去了解一下吧。

  中醫養肝護肝的方法

  一個人脾氣不好,通常我們會說他“肝火旺”。這裡說的“肝”,是中醫學的“肝”,不是解剖學意義上的肝臟。在中醫學的五臟之中,“肝”的涵義是與西醫分歧最大的一個,它其實是指人體的神經系統,不僅包括中樞神經系統,還包括周圍神經系統以及自主神經的調節;而西醫所說的“肝”,其實歸於中醫的 “脾”,參與人體的消化功能。

  中醫的臟腑理論出自《黃帝內經》,其中“肝”被明確定義為“將軍之官,謀慮出焉”。楊華升解釋說,古人按照功能給五臟六腑各封了官職,肝是將軍,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既指揮防禦,又參與決策,這些正是神經系統的功能。中醫講,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風掉眩”是指肢體震顫、搖擺、抽搐、頭暈等神經系統症狀,都是肝的問題;我們通常所說的肝火、肝鬱則是植物神經紊亂的表現。

  肝主筋,“筋”指的是運動功能,包含肌腱、肌肉等組織,其協調性歸神經系統管理。肝藏魂,“魂”就是精神、思維,因此肝負責謀慮。如果肝虛,魂不歸肝,首先會出現睡眠障礙,失眠多夢。高血壓導致的眩暈、頭痛等也歸結為肝的問題。中醫認為,肢體顫抖屬於“肝風”,肝風有虛實之分,腦中風、帕金森病多為虛風,破傷風則屬實風。

  肝主情志,主疏洩,怒傷肝,所以經常生氣和肝不好互為因果。肝開竅於目,很多眼病與肝有關,例如,老年人視神經退化是肝虛的表現;眼睛乾澀的人,要補肝腎;肝火旺,往往兩眼通紅,甚至眼底出血;有的人突然失明,是肝的實證。

  肝虛都有哪些表現呢?肝虛的人睡眠不好,情緒不穩,容易抑鬱,或暴躁易怒,有視疲勞、高血壓,女性月經不調、乳腺增生、兩肋脹痛往往與肝疏洩不暢有關。中醫講“女子以肝為先天,男子以腎為先天”,所以女性更要養肝。女性的更年期症狀大多是肝鬱的表現,即神經系統對內分泌的調節發生了紊亂。

  養肝有三大原則:一、調節情志,情緒和心態要保持穩定,不過度憂思、暴怒;二、充分休息,《黃帝內經》指出,“人臥則血歸於肝”,因此絕對不能熬夜,且避免長期用眼,如今人們頻繁使用電子產品,既傷害了眼睛,也傷肝;三、飲食護肝,多吃酸甘食物,如枸杞子、木瓜、烏梅、大棗等。

  可以養肝護肝的食物

  1、草莓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草莓既能養肝,又是去肝火的高手。從中醫角度講,草莓性涼、偏酸甜,能養肝護肝,又因紅色入心,可去心火。此外草莓是典型的漿果,維生素C的含量豐富,有助於人體吸收鐵質,使細胞獲得滋養。

  2、柑橘

  富含vc,有助肝臟解毒但不可多食,多食易上火,空腹食用傷胃。

  3、梨

  梨的營養豐富,能保護肝臟,幫助消化,所以也常作為肝炎和肝硬化的輔助治療。

  4、葡萄

  葡萄中含有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質、維生素和纖維素,對肝臟不好的患者十分有益。葡萄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調整肝臟細胞的功能,抵禦或減少自由基對它們的傷害。

  5、木瓜

  木瓜維生素含量是蘋果的48倍。維生素C具有多種生理功能,能夠清除氧自由基、增加肝細胞的抵抗力,穩定肝細胞膜,促進肝細胞再生和肝糖元合成,從而促進受損肝臟的修復

猜你感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