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的原因是什麼

  丹毒是一種主要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真皮細菌感染而導致的炎症,是面板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那麼,?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一***發病原因

  本病是由A族B型溶血性鏈球菌侵入而致。其誘發因素主要有面板或黏膜擦傷或其他輕微外傷,也可由血行感染引起。常繼發於鼻炎、口腔黏膜及牙齒感染病灶。足癬、小腿潰瘍、瘙癢性面板病、接種、放射性損傷及面板皸裂或輕微摩擦、搔抓及輕微外傷均可誘發。尤以不清潔的傷口更易感染。有些傷口可小至不易被發現,如面部丹毒可由鼻腔內被抓破的小傷口引起。複發性丹毒系由於細菌潛伏於淋巴管內,當機體抵抗力降低時,即可復發。

  ***二***發病機制

  本病多在身體免疫功能降低時發生,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炎、低γ球蛋白血癥以及酗酒者均可成為本病的發病誘因。嬰兒如發生丹毒可導致敗血症,死亡率較高。

  臨床症狀

  潛伏期2~5天。前驅症狀有突然發熱、寒戰、不適和噁心。數小時到1天后出現紅斑,並進行性擴大,界限清楚。患處皮溫高、緊張,並出現硬結和非凹陷性水腫,受累部位有觸痛、灼痛,常見近衛淋巴結腫大,伴或不伴淋巴結炎。也可出現膿皰、水皰或小面積的出血性壞死。好發於小腿、顏面部。

  丹毒的復發可引起持續性區域性淋巴水腫,最後結果是永久性肥厚性纖維化,稱為慢性鏈球菌性淋巴水腫。乳癌患者腋部淋巴結清掃術後由於淋巴淤滯,也易反覆患丹毒。

  丹毒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1. 系統治療:首選青黴素,療程10~14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選用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複發性丹毒患者在淋巴管炎的活動期間,大劑量抗菌藥物治療有效,但需要繼續以間歇性小劑量維持較長時間以取得完全效果。

  2.區域性治療:皮損表面可外用各種抗菌藥物。加壓治療可減輕淋巴水腫,有助於預防復發。可輔以物理療法,如窄波紫外線照射等。

  3. 外科療法:對以上治療方案無效的持續性硬性水腫,可推薦用整形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