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創業之星成功事蹟

  網路發展日新月異,豐富的網路資源不僅為年輕人網路創業提供了便捷和優勢,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年輕人的就業壓力。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我今天想吃水餃,能送嗎?”“沒問題,立馬給你送到家。”13日晚,資深宅人“喵大王”在名為“春江花月”的小區業主qq群”上呼叫“水餃”,希望送“餃”上門。一會工夫,“喵大王”收到水餃,嘖嘖稱讚“好吃”!還有鄰居在群上給“水餃”建議:味道不錯,可以再多開發幾種餡……

  “水餃”何許人也?是小區美女,還是“帥鍋”?網上賣的水餃,口感咋樣?

  網上賣水餃受鄰居追捧

  最近一段時間,春江花月小區qq群異常活躍,尤其是q友“水餃”。“晚上還有吃餃子的不?”13日,qq群上,“水餃”赤裸裸打起“廣告”。

  網上叫賣餃子,非但沒引起網友反感,反而引來一片叫好:“明天晚上再買點來煮,味道還不錯,下次一樣來半斤”、“感謝老闆的私人定製,沒有味精,寶寶吃了放心”……還有網友發來疑問:“水餃,你一天上網,哪個在做餃子喲?”

  對網友提出的問題,“水餃”有問必答,認真傾聽各網友意見建議,賣完餃子後還會做客戶回訪。

  “餃子”全手工包制的水餃,配以送貨上門的熱情服務,得到春江花月眾qq網友的認可。

  辣媽不當上班族在家創業

  “餃子”,原來是一位辣媽,名叫王歡,四川達州人。說起在網上賣餃子,她說,還得從老公劉剛說起。

  王歡介紹,她畢業於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學的是法律專業。前兩年,先後在法院和外企工作過,雖然工資待遇較好,但她覺得工作狀態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於是辭職後在家帶小孩,兒子米樂今年1歲多。平時她跟婆婆一邊帶孩子一邊在家裡做水餃。在老公建議下,去年4月17日,開始在網上賣水餃。

  劉剛為此加了附近五六個小區的qq群,顧客就是附近幾個小區的業主。劉剛說,網上賣水餃不用支付門店費,成本壓力小了,才能夠在產品品質上多下功夫。劉剛是山東濰坊人,畢於成都理工大學,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每天下班後,他會在家裡幫忙擀皮、和餡,給老婆和老媽打下手。

  雖然在網上賣水餃只是試水,但銷量都比較樂觀,“生意好時一天能賣上十幾斤。”既可以照顧家,又有相應收入的生活,王歡說這才是她想要的,待時機成熟時,也會考慮在步行街租一間門面。

  各種奇葩餡可以私人定製

  王歡說,她原先很少吃餃子。因為婆婆包的水餃好吃,後來她學著自己包。“做水餃就像是完成一部作品,別人吃得滿意我很有成就感。”王歡說。

  劉剛說,下班後附近小區業主要水餃,一般都是他去送。他說,春江花月小區很多業主都喜歡吃豬網韭菜餡餃子。另外,白菜、蘿蔔、芹菜、藕、都可以配豬肉和餡,味道各有千秋。

  為滿足少數人口味,比如孕婦、產婦、小孩等,他們做水餃還可進行“私人定製”。定製的每樣口味都是單獨和餡,按訂餐人要求包制,比如番茄雞蛋餡的餃子。還有位小區業主想了兩天,把豆腐、蓮白、雞蛋和餡包成餃子給家裡哺乳的產婦吃,經王歡精心調劑比例,最後贏得訂餐人認可。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我們做不到的。”王歡說。

  二

  現在有很多的人因為相同的原因結識相伴在一起,有著共同的理想,進行創業,

  “吃貨”瞄準市場空白髮力爆紅深大

  廖修宇所學的物理專業偏理論研究,但他並非學霸。大三期末考試前,一位朋友大快朵頤了小廖做的水果沙拉後意猶未盡地說:“你這個手藝應該拿去賣錢啊!”

  言者無心,一直想創業的廖修宇卻有了主意。“學校裡面有賣水果的店鋪,也有做水果沙拉的餐廳,但還沒有把水果沙拉送上門的服務,而且他們做的沙拉沒我做的好吃。”在此之前,小廖在學校開過餐館、幫人倒騰過衣服,還開過網店,“要麼是小打小鬧,要麼是給人打工。”他還在深圳大學一個名字非常“高大上”的學生創業實踐社團——“亞太學生企業家協會”當負責人,“其實創業的是少數,大部分人就是弄個分享會,拿著雷軍、馬雲什麼的故事過乾癮。”上個寒假,小廖拉來社團裡另外四個同為“吃貨”的學弟學妹,開始醞釀創業的“巨集圖偉業”。

  伴隨新學期開學,“水果甜心”招兵買馬正式上線。其實這個專案就是自建廚房和物流,通過微信推廣等網路銷售,讓兼職的大學生送貨員將一盒盒切好的水果或沙拉送到客戶手上。但沒想到服務一經推出很快在學校爆紅,到期中考試的時候,小廖儼然是手底下有上百號人的小老闆,月銷售額也已經高達五萬。

  靠“講故事”開啟科技園市場

  “佔領”校園後,小廖和他的小夥伴們盯上了深大旁邊“蛋糕”更大的科技園市場。

  “我們一開始不懂怎麼去俘獲那些白領客戶的心,”廖修宇說,“最開始我們採取派單、優惠等粗放的營銷方式,效果很不好。”出了學校,市場競爭就更激烈了,布點密集的百果園等企業也為客戶提供了現場選水果、切水果的服務。“我們的供應鏈不如他們、運營成本又高於他們。”

  於是,小廖團隊把自己溫情滿滿的創業故事印上傳單、發在微信公號上,“我告訴客戶我們是一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對產品和快樂有極致的追求。”同時,為了實現差異化競爭,“水果甜心”轉型主打西式冷餐配送等多元服務。

  “他們最初是好奇,後來是感動,網際網路創業的故事極易在南山區科技園引起共鳴。”一位客戶在微信平臺的互動中告訴“水果甜心”的主頁君,“水果甜心”的創業故事讓他想起了十多年前租住農民房、有朋友有激情的創業歷程,“我把你們的故事告訴我的員工和夥伴,現在他們不少人也成了‘水果甜心’的忠實粉絲。”“水果甜心”六月份在科技園的銷售資料已經突破五萬元,現在小廖整個團隊月銷售額高達十萬元。

  做生產快樂的“創二代”

  其實,廖修宇的父母是企業主,小廖是家中獨子,“他們一直希望我去繼承家裡的服裝公司,卻沒想到我走上和賣衣服南轅北轍的創業之路。”在這個與家族企業的經營範圍毫不搭界的商業領域,小廖“沒爹可拼”,本是可坐享其成“富二代”,卻成了地地道道的“創二代”。他告訴記者,他現在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賺到的錢自己一分不留,全部拿來進行下一輪投資。

  家裡對小廖的創業“不轉發、不評論、不點贊,也不遮蔽。”小廖說,“他們那輩人覺得我這是小孩過家家成不了大氣候,但另一方面也好奇我最後能折騰出什麼東西。”

  網際網路時代成長起來的小廖相信“體驗消費”和“粉絲經濟”,現在他們團隊的主要著力點是做線下活動。小廖認為,他的“員工”絕大多數是學生,“兼職也不光是為了掙錢,主要是圖一樂、認識朋友,”而他的客戶也都是新銳的年輕人,“我們會多策劃諸如吃貨分享會、單身派對之類的活動。因為我們如果僅僅立志於送外賣就沒什麼意思了,我們更希望為大家生產快樂和正能量。”

  現在創業賣產品要尋找更多的銷售渠道,而且微信營銷有著非常廣闊的資源,讓人們的盈利變得更記得豐富了,微信營銷,名符其實的好的產品銷售渠道。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