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網路創業成功故事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和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網路創業已經為高校畢業生開闢了一條新的渠道和路徑。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1982年出生的何微,和其他同齡人一樣,愛掛QQ、泡論壇、刷微博、玩微信。由於厭倦了一成不變的企業生活,他不顧家人的反對,辭去了一份安穩的工作,回到湖南臨湘創業——利用當地優良的地理環境飼養生態土雞。

  不過,新潮的他並沒有採用傳統的營銷方式,而是利用QQ群、微博、微信等時興網路平臺進行推廣。如今,他的生態養殖基地土雞存欄量12000羽,去年年銷售額達400萬元。一起看看這位有著與眾不同創業故事的“80後”小夥子。

  重本畢業辭職回家創業

  “我現在光網路上的銷量一個月就超過了16萬,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將逼近1000萬元。”何微信心滿滿地透露。

  土生土長的臨湘小夥何微,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如今的他,是一個經營生態土雞生意的“土老闆”。

  每天晚上,何微開始整理一天接到的訂單。第二天一早起床,根據訂單準備殺雞,然後包進無菌真空冷鮮包裝裡,等待快遞公司上門,如果一切順利,最快10個小時就送到市民手中。

  而在5年前,他還是一名企業員工。“畢業後,我在長沙一家企業幹了近十年。”何微講起他的第一份工作十分自豪。當年的他利用自己的工資,還在長沙買了一套房。

  但是這份每天朝九晚五,不時要加班的工作,何微並不喜歡。春節過後,何微便辭去了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臨湘,決定自己創業。“好好的工作幹嘛不幹?”對兒子辭去穩定工作回到臨湘,何微的父親十分不理解。但無論怎麼勸,一門心思要創業的何微都聽不進去。

  四成本地人愛吃“土貨”

  出生於白羊田鎮東風村何家組的何微,有一次帶著女朋友回老家探親,村中的老人拿出平日裡捨不得吃的東西款待他們。

  “老人們殺土雞土鴨,煎土雞蛋,燉土豬肉,這些都是在長沙城裡根本吃不到的東西,我心中一動,農村有這麼好的東西幹嘛要離開?”何微靈機一動,想到利用國家提倡的立體養殖方式,回家發展林下經濟,既可以開發家鄉的低產荒山,還能回報家鄉,帶動當地就業,重聚老家的“人氣”和“財氣”。

  學營銷出生的何微,立即開始了市場調研,他偶然間發現岳陽不少本地人,都崇尚吃土特產,尤其愛吃土雞、土雞蛋,但這些人都不知道該去哪買正宗的土特產。“這是一個商機。”何微動了賣土雞生意的心思。他發現自己家鄉的大雲山,不僅自然景觀絢爛多姿,當地農民種地還有優良的傳統:不用農藥,不施化肥,生態環境保護得非常好,長出的莊稼、水果、蔬菜比山下的農作物口感更佳,營養更豐富。環顧四周,方圓30公里內無任何工業企業和專案,而這種環境非常適合“放心土雞”的生態放養。

  市民選雞他來養

  網上定製養雞模式受歡迎

  作為一名80後,何微和同齡人一樣,喜歡掛QQ、泡論壇、刷微博,隨著微信時興,他又瘋狂地迷戀上玩微信。而下定決心通過賣土雞創業的他,便想通過他最熟悉的方式進行推廣。“我是一個淘寶達人,那段日子玩淘寶非常頻繁。”何微說,他的營銷方式是“直接發農場裡土雞們的圖片”,讓潛在客戶們自己辨別,並沒有特別刻意去推廣。

  後來,何微發現微信比淘寶推廣成效更好,便逐漸“轉戰”微信。“微信可以一對一營銷,方便客戶與我交流下單。”

  但眼看著市場上用飼料加糧食餵養出來的“仿土雞”越來越多,這個行業也面臨著誠信的考驗。為了讓這些網路消費者們買得放心,他還設立了基地網站並結合24小時監控視訊、二維碼可溯源系統,讓消費者用手機掃一掃就可以直觀瞭解基地生產實景,以及養殖的全過程。

  通過網路營銷和客戶間口口相傳,何微的生意越做越大,土雞也開始供不應求,他開始廣泛發動當地群眾,以合作社基地模式為主,吸收周邊農戶共同參與進來,統一進行技術指導管理,統一收購和銷售,抱團做大做強。

  如今,何微在老家建立的基地放養區域佔地1000多畝,雞舍佔地近1500多平方米,土雞存欄量12000羽。他還在長沙等地設立了銷售團隊,將產品做進各大社群直接面對消費者,以連鎖銷售點的方式固定消費群體,並創立自己獨有的土雞品牌。

  “今年,我想推廣定製化特色養殖,讓市民選雞我來養。”何微說,通過營養師的搭配,把不同的食材搭配飼養土雞,給市民提供不同功效的土雞,這樣能從上線為消費者提供更精準的養生模式,將“土生意”做到極致。

  二

  網際網路在中國發展了20年了,尤其是在近兩年網際網路大潮的推動下,湧現出一大批的網際網路創業者。然而看似熱鬧的背後,卻充斥著各種概念和噱頭,當資本寒冬來臨後,又如泡沫一般在短暫的炫目後,紛紛死掉。

  有的人將之歸結為“網際網路思維”的不靠譜,並把網際網路等同於概念和噱頭。然而實際上,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已經從網上走到線下,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然而,相對成熟的線上,O2O仍然是一片蠻荒之地。

  先行者們很輕易的利用先到的優勢,收集了樹上的果實,這是最省力的事情。而部分後來者由於來的時間晚,吃不到樹上的果實,卻又不願意做開礦的苦活、累活,只能靠各種謊言和噱頭去欺騙更後面人和投資者。

  然而真正的創業者卻不屑這麼做,因為地底下的金礦才是他們真正追求的。而網際網路的金礦是什麼,就是給每一個人節約成本,帶來價值,甚至創造出價值!

  而這正是李健和他的人人車做的事情。人人車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就賣出了20萬輛二手車,實現月交易額破10億,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但即使這樣,未來還有98%的市場份額,這是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市場!

  然而李健看重的並不僅僅是這些。李健在採訪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們做網際網路搞了十幾年,以為已經改變了世界,我們經常有很多人自以為改變了世界,但自己離開那個小的烏托邦,回到現實社會,回到我們老家,回到農村,跟20年前沒有任何變化,騙子照樣在騙人,你照樣掛不上號,你照樣升不了學,這些行業有沒有因為網際網路的存在有任何的變化嗎?沒有。

  網際網路在某些人眼中只是一個工具,一個成名的工具,一個聚集財富的工具,很少有人願意去做背後公眾看不到的事情,去做一件能給所有人帶來價值的事情。而這恰恰才是網際網路真正的本質,去掉一切不必要的環節,節省成本,實現每個人的價值所在。

  這也是李健選擇二手車C2C模式的原因,為買家和使用者帶來真正的價值。

  人人車是第一家敢把14天無理由退車白紙黑字的寫進合同上,之前行業沒有人敢這樣做,甚至說,在人人車之前,二手車是沒有售後保障的。

  首先,帶給賣方的價值:幾乎比任何其他的賣車渠道,人人車能幫賣方多賣20%,這就意味著什麼呢?你通過其他渠道,可能也就賣10萬塊錢,那人人車能幫你賣到12萬塊錢,多賣兩萬塊錢。這多賣兩萬塊錢,你只需要花兩三週的時間就可以達成。即使買家無理由退車,車也是退到人人車這裡,賣家根本不必擔心。

  帶給買方的價值。首先,尤其重要的一點,我們這個平臺的價格是相對有優勢的,其次,給予使用者一系列的售後保障,包括一年售後或2萬公里質保,以及14天無理由退車。

  曾有一個外地河北石家莊的使用者,買了一個車花了十幾萬,突然打不著火,特別著急,馬上跟人人車打電話。當時負責線下整個售後服務的是一個60歲的工程師,他在一汽大眾幹了一輩子,退休後,被人人車聘回來。

  老工程師連夜坐火車趕到石家莊去處理這個問題,到當地以後,發現什麼問題呢?沒油了。因為他是第一次開車。然後這個60歲的工程師坐火車趕過去,毫無怨言的給他處理完。

  李健說,我一直是把整個售後服務體系的建設,之於我們這樣一個二手車交易平臺的重要性,比喻成整個物流體系對於京東的重要性,未來我們的核心競爭力不是因為我們是一個C2C平臺,也不是因為我們有一個更便宜的價格,而在於我們能提供一整套的服務,能讓使用者覺得買車無憂,用車也無憂。

  如何給整個行業帶來價值?

  自4月份,李健開始做人人車專案以後,在全國陸陸續續有20多家模仿者。所以人人車從第一天就面臨比較嚴峻的競爭,但對於人人車來說,也從來沒有因為競爭就擾亂他們的陣腳。

  李健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是,這個模式要做成,最關鍵的點是什麼?

  李健總結了這幾點:一個是你要去持續獲得新客戶,第二個能力,是你的交易運營效率,第三個是什麼呢?就是我們最看重的,就是口碑有沒有達成?我認為只要我們自己圍繞我們這三個核心的競爭點去做工作,去把這個作出領先的優勢,就不用擔心任何人競爭超越。

  對於競爭,李健持開放的心態,因為二手車市場的整個規範化和規模化僅僅靠人人車一家是遠遠不夠的,它一定是需要更多的創業者合力共同去完成。只有合理合法的有序競爭,才能讓這個行業更加健康的發展,才能把這個行業的價值挖掘到更大。

  這個市場成熟了、健康可以說對行業好,對每一個人都好,創業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賣家可以把車賣到更好的價格,買家可以放心無憂的買車。這就是網際網路帶給每一個人真正的價值所在,它不是一種噱頭,而是實實在在正在發生的事情。

  李健說,我們曾經在那個烏托邦的小世界裡面,覺得自己很牛、很了不起,為什麼出現這麼大的偏差?因為你之前做的這個事情,沒有真正去解決這個社會深層次的問題,因為這個事情看上去很難做,吃力不討好,所以大部分人不願做。

  但是,正是越難做的事情,才是民眾最需要解決的事情。我認為所有的創業都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你這個創業本身沒有讓民眾某一方面的生活感受被到提升,註定要失敗。因為你看到的那個機會、所謂的機會,只是一個在你眼中的的小機會,而不是能帶給普通百姓價值的機會。

  >>>點選下頁進入更多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