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新情況

  存款期限越長,利率越高,似乎是符合人們理所當然的“常識”。然而,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不斷推進,這種“常識”正在被打破。據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統計,截至2016年7月31日,我國主要17家銀行平均5年期存款利率為2.94%,3年期存款利率為2.9%,兩者差值為0.04%。部分銀行存款利率甚至出現“倒掛”,如渤海銀行5年期存款利率為3%,而3年期利率為3.25%。下面是小編帶來關於的內容,希望能讓大家有所收穫!

  

  銀行定存利率出現倒掛

  商業銀行的3年期存款利率和5年期存款利率的水平非常接近,甚至出現“倒掛”,這種金融現象該如何解釋,今年還會進一步降息嗎?

  利率倒掛現象反映銀行認為未來資金面將持續寬鬆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熊啟躍告訴記者:“這種倒掛現象主要是因為利率市場化,銀行融資結構變化以及對未來利率的下調預期。”

  “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前,定期存款的期限溢價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民銀行設定的基準利率決定的,其存在被高估的成分,沒有反映市場真實的供需情況。存款利率定價的上限放開以來,商業銀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導致了期限溢價整體收窄。”熊啟躍認為,“從總體上看,定期存款的期限溢價隨著期限增加呈逐步下降趨勢。”

  所謂存款期限溢價,主要反映在某一個區間段,銀行存款每增加一個月,銀行要為此多付出的利息成本。期限溢價越高,成本越高。計算方法是用利率差/期限差,如3~6個月的期限溢價是用6個月的存款利率減去3個月的存款利率再除以3。

  “隨著大額存單和債券市場的發展,銀行通過非存款,即金融市場融資的比例穩步提升,通過主動滾動負債支援長期資產配置的期限轉換能力顯著提高,這大大降低了銀行通過高息招攬長期存款的意願。”熊啟躍分析說,“另外,中長期存款利率倒掛反映出銀行認為未來資金面將持續寬鬆,通過滾動融資方式籌集資金的成本要明顯低於鎖定利率的長期定期存款。”

  熊啟躍告訴記者,這個現象非常值得注意,“中長期存款利率出現倒掛,儘管只是一個比較小的指標,但也反映了對未來經濟疲軟的預期。人們更加熱衷於短期投資,也不願把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安徽舒城商業銀行許權勝也告訴記者:“利率市場化後,貸款利率也相應下降了,也會導致中長期存款利率倒掛,再加上經濟增速下調預期,銀行也不太願意對中長期存款設定太高的利率。”

  今年還會不會降息

  銀行存款利率的走勢和央行的貨幣政策取向息息相關。一些關於央行降息的傳言不斷出現,今年還會降息嗎?

  “堅定不移降低各種企業成本。擇機進一步實施降息、降準政策。”這是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8月3日上午釋出的《更好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一文中的建議。這句話被一些市場人士認為是將要降息的訊號。然而到了3日下午,上述字句已被刪除。這一舉動被部分媒體解讀為:到目前為止,降息、降準不在政府和央行的考慮範圍。

  是否降息降準的決定因素在於市場是否流動性稀缺,進而影響到經濟發展、企業經營。目前中國不是稀缺而是嚴重過剩。截至6月底中國的M2接近150萬億元,是GDP的一倍。M1達到44.6萬億元,企業活期賬戶上趴著38萬億元的閒置資金。根本談不上降息降準,也沒有這個必要。

  “最為可怕的一個現象是經過這兩年多的貨幣大放水,罕見地多次降準降息,貨幣政策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的苗頭,即再多的貨幣也能被無底洞般的陷阱吸收,而就是不往實體經濟流去,既刺激不了投資,又拉動不了消費。貨幣政策對經濟的效應基本失效了。在這個時期如果繼續放水貨幣的話,惡性通脹、惡性資產泡沫在後面等著呢。”餘豐慧說。

  央行日前釋出的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若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訊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鬆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

  記者梳理了我國從1996年以來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變動情況,資料顯示,在經過2015年的五輪降息之後,我國的存款利率水平已處於20年最低水平,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僅為1.5%。

  哈爾濱某銀行人士告訴記者:“從社會穩定的角度,未來幾年,中國不會像國外利率那麼低,因為老百姓可選擇的投資渠道是比較狹窄的。”

  財經評論員譚浩俊向記者分析:“現在不少80後、90後基本不去銀行存款了,去存款的多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和在外打工的農民工群體,他們對銀行的安全性認可度是非常高的。從增加中低收入者的角度,存款利率不太可能降得太低。”

  儘管如此,中國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員莫開偉認為,今年降息可能性也不一定小,“要看中國經濟狀況,如果中國經濟在三季度沒有大的起色,持續低迷,為完成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央行降息就在所難免。貨幣政策必須服務經濟發展巨集觀大局這個目標,這是毫無疑問的。”

  更少將錢存到銀行

  “考慮到CPI將持續高於1.5%的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未來幾個季度存貸款基準利率或不做調整。”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此前對媒體表示。

  CPI高於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曾被一些觀點認為是“負利率”。通貨膨脹跑贏了具有基準意義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這意味著,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會有貶值的可能。國家統計局8月9日公佈的7月份CPI為1.8%,這已經是今年連續7個月CPI跑贏一年期定存基準利率。國家統計局官網顯示,今年1月份CPI為1.8%,2月份CPI為2.3%,3月份CPI為2.3%,4月份CPI為2.3%,5月份CPI為2.0%,6月份CPI為1.9%。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這種負利率狀況至少在2017年可能還會繼續維持。

  那如何實現個人資產的不貶值呢?莫開偉建議,“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少將錢存到銀行,做些力所能及、風險可控的投資。當然這種投資不是股市,而是選擇一些銀行投資理財產品或購買一些固定資產如商鋪等等,有能力的還可到海外接業,添置一些美元資產。”

  同時,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產品以其良好的保值作用和避險功能也成為投資者選擇的熱門品種。世界黃金協會在8月3日釋出的報告中稱,黃金今年表現強於大多數資產,主要是由超常規的貨幣政策所驅動。該協會稱:“金價繼續上漲,已在1360美元/盎司以上,今年同比已上漲29%。這是自2010年歐洲主權債券危機以來最大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