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資結算記賬憑證

  目前,在會計中全世界最普遍使用的記賬方法是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借貸記賬方法。借貸記賬法的出現是會計記賬由單式記賬到複式記賬的革命。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希望能幫到你。

  

  在支付時,

  借: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貸:庫存現金

  在核算時,

  借:管理費用——職工福利

  貸: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

  工資結算的計算方法

  新華網1月10日訊息 勞動保障部今天在其官方網站釋出《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通知對職工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以及工資折算辦法進行了調整。以下是通知全文。

  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勞社部發2008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局***: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國務院令第513號***的規定,全體公民的節日假期由原來的10天增設為11天。 據此,職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數和工資折算辦法分別調整如下:

  摺疊制度工作時間的計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時數的計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時。

  摺疊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2000年3月17日勞動保障部發布的《關於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08號***同時廢止。

  工資結算憑證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發放職工工資、辦理工資結算是通過編制"工資結算表"來進行的。工資結算表又稱工資表,是按車間、部門編制的,每月一張。在工資結算表中,要根據工資卡、考勤記錄、產量記錄及代扣款項等資料按人名填列"應付工資"、"代扣款項"、"實發金額"三大部分。

  工資結算表一般應編制一式三份。一份由勞動工資部門存查;一份按第一職工裁成"工資條",連同工資一起發給職工;一份在發放工資時由職工簽章後交財會部門作為工資核算的憑證,並用以代替工資的明細核算。由於工資結算表是按各個車間、部門分別編制的,因此,只能反映各個車間、部門工資結算和支付的情況。

  工資的定義

  工資是工錢的一種型別,即員工的薪資,是固定工作關係裡的員工所得的薪酬,是僱主或者法定用人單位依據法律規定、或行業規定、或根據與員工之間的約定,以貨幣形式對員工的勞動所支付的報酬。是勞務報酬***勞酬***中的一種主要形式。

  工資可以以時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計算。在中國,由用人單位承擔或者支付給員工的下列費用不屬於工資:***1***社會保險費;***2***勞動保護費;***3***福利費;***4***解除勞動關係時支付的一次性補償費;***5***計劃生育費用;***6***其他不屬於工資的費用。在政治經濟學中,工資本質上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工資是生產成本的重要部分。法定最少數額的工資叫最低工資,工資也有稅前工資、稅後工資、獎勵工資等各種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