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版畫的基本知識

  版畫 ***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廣義的版畫可以包括在印刷工業化以前所印製的圖形普遍具有版畫性質。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下面就來了解下版畫的基礎知識吧!

  版畫

  版畫是以“版”作為媒介來製作的一種繪畫藝術。只要藝術家運用刀、筆或其他工具,在金屬、石板、木板、紙板、塑料板等不同板材上,進行繪製、雕刻、腐蝕等方法的製版過程,再通過印刷而完成的藝術作品均被認為是版畫。

  版畫的種類根據製版方式,主要分為4種,也有說5種。4種是指凸版、凹版、平版和孔版,5種是在此基礎上加了綜合版。

  凸版是版畫中最常見的型別。畫家在平面的木板或其他金屬等板面上,進行雕刻或腐蝕,將不需要印刷的部分剷除,保留凸起部分形成畫面,經上墨、印刷所產生的作品稱之為凸版畫,最典型的是木刻。凹版是指在平面的金屬板面上用鋼刀將需要印刷的部分雕刻出深凹的線紋,形成粗細、深淺不同的溝槽,然後將油墨填入凹縫中,再經銅版印刷機的壓印,使油墨粘在紙面上出現圖畫,稱為金屬版畫。如人民幣上的人像圖案或雕版郵票等。金屬板有銅板、鋼板、鋁板、鋅板、鐵板等,藝術家最常用的是銅板,故凹版畫一般指銅版畫。

  平版不是依***版面凹凸不平,而是以油水相拒的原理來印刷。平版印刷是現代滾筒印刷術的前身。以往的佈告、音樂的五線譜等都是用石版印刷的,由於用手工印刷費力、效率低、誤差大,所以金屬感光製版術一出現,滾筒式印刷代替了平版印刷,石版印刷術則被人們逐漸遺忘。而畫家利用平面的石版印刷技術與繪畫相結合,創作出優美的石版畫。孔版也稱漏版。一般是指通過絹、滌綸、尼龍、絲等材料,利用其織紋的漏孔,將水或油質的顏料,用刮板由下至上的刮印,漏印於紙上。過去印刷版的主要材料是真絲網布故稱絲網版畫,現在通用的名詞是絹網版畫。在中國,絲網版畫是新興的畫種,從開創到興盛不過20年左右的光景。

  綜合版畫是利用凸、凹、平、孔各版式,兩種或採用兩種以上結合套印的產物。綜合版往往是以一種版式作為主版,其他為副版,有的區域性只利用一些特殊肌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