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畫的基礎知識有哪些

  書畫是書法和繪畫的總稱,也稱字畫,尤專指東亞傳統的書法和繪畫。喜歡書畫的朋友可以來看看書畫的知識。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書畫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書畫基礎知識

  書法和法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書法是指毛筆字書寫的方法,主要講執筆、用筆、點畫、結構、分佈***行次、章法***等方法。如執筆要指實掌虛,五指齊力;用筆要中鋒鋪毫;點畫要圓滿周到;結構要橫直相安,意思呼應;分佈要錯綜變化,疏密得直,全章貫氣等等。主要是講寫漢字的方法,如李慎言的《書法概論》一類的書。進一步說,就是書寫漢字的文章詩句使之成為藝術作品的方法。

  法書是指有一定書法藝術成就的作品,與名畫是對稱的。常見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字型有五:楷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這五體只要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可供臨摹取法的,都可以稱之為“法書”。

  書法與法書雖說是兩字的顛倒,其含意的廣狹卻有所不同,一個屬於理論,一個屬於實踐,且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

  中國畫***宣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既有悠久的歷史,還有優良的傳統。是指用筆、墨、顏色在帛、布、絹、紙、綾等上面畫的東西。不是一般人畫的,而是歷史上有名的畫家們畫的。有些畫雖不是名家畫的,但年代較早,具有文物性的,我們也要儲存、整理。

  繪畫藝術

  中國的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藝術中起源最早的藝術形式之一。比如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彩陶上,就繪有互相追逐的魚、奔跑跳躍的鹿,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有一定的藝術意境。這說明我們中華民族的先人,遠在原始社會就已具有相當高的審美意趣和高超的藝術創作才能。

  書畫藝術效果

  書法作為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是記事的工具,也具有豐富的形象特徵,和書畫一樣,它是用線條來表現的,有“書畫同源”的說法。書法家充分發揮毛筆等書寫工具的效能和書寫技巧,就能創造出各種風格的作品來,給人以藝術享受,達到良好的藝術效果。

  當今書法藝術都是從古代書法藝術中發展變化的,許多書法家都是繼承古人書法的優秀傳統而又有所創新。想要欣賞書法藝術,必須具備一些書體和書法源流的知識。

  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書法藝術和人們的生活貼得最緊,從兒童上學的第一天就要學寫字,寫字漂亮美觀不僅便於學習、生活,還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行修養和素質,故前人有“字如其人”的說法。書法源於寫字練習,又高於一般實用性的寫字。其中的講究和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它是中國文化乃至東方文化的一種典型的表現形式。日本人在吸收了中國書法藝術的傳統之後,在書法研究和學習方面投入了持之以恆、鍥而不捨的精力。為了提高世人對書法的重視,日本人稱書法為“書道”,將古代中日書法家的名帖碑刻精印出版,早在本世紀初就出版了多卷本的大型書法集《書道全集》,中國不少當代書法家還是從中獲益者。近些年來各類書法字帖、大型法帖、書法工具書、速成字帖、各體書法字典,層出不窮,為書法愛好者提供了許多方便。

  書畫的儲存方法

  書畫裝裱

  俗話說的好:人靠衣裝,馬靠鞍。書畫豈不是也是一樣,三分書畫,七分裱。書畫,畫的好,也需要一個好的裝裱師裝裱,才能成為一幅完美的書畫。

  裝裱是裝飾書畫、碑帖等的一門特殊技藝。古代裝裱的專稱叫做“裱背”,亦稱“裝潢”,又稱“裝池”。據明代方以智《通雅·器用》載,“潢”猶池也,外加緣則內為池;裝成卷冊謂之“裝潢”。

  一幅完整的書畫作品,要使其更為美觀,以及便於儲存、流傳和收藏,是離不開裝裱的。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和絹類物品上的。裝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就像西方的油畫,完成之後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

  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式進行裝裱。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於管理收藏保管不善,發生空殼脫落、受潮發黴、糟朽斷裂、蟲蛀鼠咬的傳

  裝裱剪紙

  世書畫及出土書畫進行裝裱。經過裝裱的書畫,牢固、美觀,便於收藏和佈置觀賞。而重新裝裱的古畫,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古人說:“古蹟重裱,如病延醫……醫善則隨手而起,醫不善則隨手而斃。”

  那麼中國畫裝裱的程式是怎樣的呢?一般是先用紙託裱在繪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絞、絹、紙等鑲邊,然後安裝軸杆成版面。傳統的裝裱是多種多樣的,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為掛軸,手卷,冊頁,摺頁四大類。原裱的繪畫不論畫心的大小、形狀、及裱後的用途,都只有託裱畫心、鑲覆、砑裝三個步驟。只是畫心的託裱是整個裝潢工藝中的重要工序。而舊書畫的重新裝裱則就相當困難了。首先要揭下舊畫心,清洗汙黴,修補破洞等,再按新畫的裝裱過程重新裝裱。

  我國的裝裱工藝是伴隨著中國繪畫的歷史而產生的,從現今儲存的歷史資料看,早在1500年前裝裱技術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對於裝稼漿糊的製作、防腐,裝裱用紙的選擇,以及古畫的除汙、修補、染黃等都有文字記載。到了明代,周嘉胄著有《裝潢志》,清代週二學著有《一角篇》,均是我國系統論述裝裱的專門著作。

  裝裱亦稱“裝潢”、“裝池”、“裱背”,是我國特有的一種美化和保護書畫及碑貼的技術。裝裱也一是門藝術。俗話說,三分畫七分裱,可見裝裱之重要。書畫作成一經裝裱、便覺神采墨妙而成為完整的作品使人感到賞心悅目。其方法是先用紙託裱在書畫作品的背後,再用綾、絹、紙鑲邊,及至扶活,然後安裝,軸杆或版面。成品按形制可分為卷、軸、冊頁和片。經裝裱後的書畫,碑帖便於收藏和佈置觀賞。明代周嘉胄所著《裝裱志》,清代週二學所著《一角篇》及現代馮鵬生所著《中國書畫裝裱概說》杜子熊所著《中國書畫裝裱》;都是系統論述書畫裝裱的專門著作。

  書畫的保護方法

  一、存放登記:***可按年代、姓氏、尺寸進行登記。***

  二、汙漬的處理方法:***1***黴斑,用75%的酒精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2***墨漬,20%的雙氧水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3***便汙,20%的雙氧水加布再加吸水紙擦拭。***4***返鉛,20%的雙氧水加脫脂棉再加吸水紙擦拭。***5***油漬,用鐵熨斗加熱,在下面用吸水紙墊著。

  三、展闊看畫時需要注意的問題:***1***拿畫時,手要戴手套;***2***與畫距離很近時,不要咳嗽;***3***不要抽菸;***4***畫不要久掛,久掛容易變形。

  書畫收藏保養方法

  字畫是文人們抒發自己的感情陶冶情操的一種藝術手法,現如今收藏文人字畫成了收藏界的熱門,私人收藏字畫由來已久。但如何保管好字畫使其藝術價值長存,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介紹幾種保管字畫的簡易方法。

  字畫,不論是立軸、屏、對聯、手卷、冊頁,還是扇面、斗方,基本上屬紙質品和絲織品兩種,因為都含纖維質,所以具有吸溼性。裝裱字畫用過的糨糊,含有蛋白質和糖,這又是蠹蟲賴以生存的食糧。一幅字畫若不精心保管,就很容易遭受各種侵蝕,從而損壞變質。

  凡收藏的字畫,最好放在封閉的箱、櫥、櫃內,使字畫能擁有一個穩定的有限空間,避免直接受侵蝕和汙染。但這並不是說一旦放進去就萬事大吉,因為它還是會受到侵蝕的,被蟲蛀是常見的一種毀壞現象。大約每年5月左右,隨著溫度的升高,蠹蟲也大量繁殖。防止的辦法,可用樟腦丸或上海產的樟腦精塊等類藥物驅蟲。使用時可以將樟腦藥放在字畫的周圍。此藥一年之中最好分期放二次,第一次在3至4月,第二次在10至11月,這樣防蟲效果更好。

  放在箱、櫥、櫃內的字畫除放藥外,還要做到勤翻動,及時清除不潔之物。每隔半年左右就要展開字畫看看,特別是梅雨季節過去之後,最好能分批將字畫取出來掛幾天進行“晾畫”,這樣能有效地防止字畫生黴。

  黴菌在潮溼、溫暖和黑暗條件下最易繁殖,因此,字畫的貯藏空間的溫度應保持在14℃至20℃左右,相對溼度在50%至60%。若室內相對溼度偏高,容易引起紙張受潮而滋長黴菌;而太乾燥又容易引起字畫的翹曲變脆。一般的家庭遇天氣乾燥時,可常用溼墩布拖地,或在房內放盆水。天氣潮溼時,尤其在雨季,儘量少開窗戶,這樣可以使房間的溼度得到相應的控制。

  長期懸掛在外面的字面,會受到太陽紫外線的輻射,使字畫顏色褪淡,字跡模糊,發生纖維的老化、變脆。因此,一般不要將珍貴的字畫長期地掛在廳室裡,更不要掛在太陽能直射到的地方。應掛一段時間再收藏起來。若字畫數量多,則可以採取輪流懸掛的辦法。這樣做,既能展現收藏字畫的不同風格,又能延緩老化變色過程。

  塵埃也是字畫的大敵之一。掛在牆上,或存放在箱、櫃中的字畫,同樣會受到塵埃的影響,細小的塵埃沾在字畫表面,遇到一定的溼度,它會成為不潔淨的小顆粒,等小顆粒的水分蒸發,就會在畫面上留下黃色斑點。

  除此之外,對字畫保護還應注意,在欣賞觀看時,不要用手指指點點接觸畫面,更應避免唾沫沾染。展開和收卷時不要將畫折壞留下摺痕。在收、拿、卷、掛字畫時,一定要格外小心,動作要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