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有哪些途徑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創業的途徑

  創業途徑一:大學課堂、大學圖書館與大學社團

  創業者通過課堂學習能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在創業過程中將受益無窮;大學圖書館通常能找到創業指導方面的報刊和圖書,廣泛閱讀能增加對創業市場的認識;大學社團活動能鍛鍊各種綜合能力,這是創業者積累經驗必不可少的實踐過程。

  創業途徑二:媒體資訊

  一是紙質媒體,人才類、經濟類媒體是首要選擇。例如比較專業的《21世紀人才報》、《21世紀經濟報道》、《IT經理人世界》

  二是網路媒體,管理類、人才類、專業創業類網站是必要選擇。例如《中國營銷傳播網》、《中華英才網》、《中華創業網》等。此外,從各地創業中心、創新服務中心、大學生科技園、留學生創業園、科技資訊中心、知名的民營企業的網站等都可以學到創業知識。

  創業途徑三:與商界人士廣泛交流

  商業活動無處不在。你可以在你生活的周圍,找有創業經驗的親朋好友交流。在他們那裡,你將得到最直接的創業技巧與經驗,更多的時候這比看書本的收穫更多。你甚至還可以通過***和電話拜訪你崇拜的商界人士,或諮詢與你的創業專案有密切聯絡的商業團體,你的謙遜總能得到他們的支援。

  創業途徑四:曲線創業

  先就業、再創業是時下很多學生的選擇。畢業後,由於自己各方面閱歷和經驗都不夠,能夠到實體單位鍛鍊幾年,積累了一定的知識和經驗再創業也不遲。

  先就業再創業的學生跳槽後,所從事的創業專案通常也是在過去的工作中密切接觸的。而在準備創業的過程中,你可以利用與專業人士交流的機會獲得更多的來自市場的創業知識。

  創業途徑五:創業實踐

  真正的創業實踐開始於創業意識萌發之時。大學生的創業實踐是學習創業知識的最好創業途徑。

  間接的創業實踐學習主要可藉助學校舉辦的某些課程的角色性、情景性模擬參與來完成。例如積極參加校內外舉辦的各類大學生創業大賽、工業設計大賽等,對知名企業家成長經歷、知名企業經營案例開展系統研究等也屬間接學習範疇。

  直接的創業實踐學習主要可通過課餘、假期在外的兼職打工、試辦公司、試申請專利、試辦著作權登記、試辦商標申請等事項來完成;也可通過舉辦創意專案活動、建立電子商務網站、謀劃書刊出版事宜等多種方式來完成。

  總之,創業知識廣泛存在於大學生的學習、生活的視野之中,只要善於學習,總能找到施展才華的創業途徑,但在資訊氾濫的社會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也是很重要的。

  大學生創業的渠道

  第一種:技術驅動型

  對於理工科的大學生來說有點靠譜,如果你技術牛逼的話。比如你是電子類的,你在物聯網領域有成果,說不定就可以商業化。

  技術驅動型又分為:錦上添花型和顛覆式創新型。更多的人事錦上添花型,市面上已經有的某產品,你們添加了某某功能或節能了x%等。

  顛覆式創新型的則看你的技術了,大學生能搞出一項新技術,比較難發生,如果發生,也千萬不要太超前。以前遇到一個集團的董事長,他和我說過一個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專案融資的事情,那個創業專案希望他投資1千萬,推廣市場,但他沒有投資。為什麼?因為那個專案是:通過驗血快速鑑定使用者是否患上艾滋病。技術非常牛,不用向醫院等上好幾天到一個星期,沒記錯的話,僅需要幾分鐘。而他拒絕投資的判斷就是:沒有人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艾滋病,因為知道了,就知道了自己的死期。

  對於技術驅動型的專案,最好不要超前市場太多,尤其在中國,超前半步就很好了。

  第二種:商業模式創新型

  大學生創業,能走這路線的,那基本是有點水平的。繼續拿第一種舉例:近年非常火爆的智慧硬體,智慧路由器、....等。如果你是技術驅動型的創業團隊,你的產品非常好, 如果你按照傳統的方式銷售,那你只是靠賣硬體,65元的成本,賣90,賺25。你前期依靠技術優勢,賣了10萬臺,你信心倍增,又成功融資了,開始鋪生產線,擴大產能。但這個時候,新進入者,模仿你的技術,並找到一流的代工廠生產,工藝、工業設計等各個方面不比你差,甚至某些地方還有優勢。他一開始就按照百萬級的產量定價,一上市,不是賣90,也不是65,而是直接60,低於你的成本價,和你競爭。此外,第一批成功後,他依靠百萬級的使用者,智慧路由器廣告帶來營收,隨著高性價比持續的獲得規模使用者後,又形成口碑,口碑帶來新使用者,一個迴圈形成,最後逐漸把第一個競爭對手邊緣化。這就是商業模式創新型運用的一個簡單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