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中成功的名人的作文

  幾乎每一位成功者都是經歷了無數的艱難,最後得到成功的。在艱難中成功的人讓人佩服不已,你覺得呢?小編精心為大家蒐集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老拳王泰森過得很艱難

  還記得他嗎?他曾經是“拳擊”這項運動的代名詞,曾經是令人生畏的“野獸”。如今,卻只是一個臃腫蒼老的平凡男人,一箇中年喪女的可憐父親,他就是前世界重量級拳王邁克爾·泰森。

  這個已經被人遺忘了數年的名字,在今年5月開始的一輪紀錄片電影巡演中重新被記起:電影《泰森》***終極版***在北美上映,幾乎創造了近20年來紀錄片在美國市場的最佳票房。

  做個有尊嚴的人

  在電影《泰森》的首映式上,人們看到的泰森大腹便便,精神萎靡,沒有絲毫銳氣。

  接受採訪時,泰森平靜地說:“我永遠地放棄拳擊了。”記者問他:“你現在還有什麼計劃嗎?”泰森回答說:“我沒有任何野心了,只想做個有尊嚴的人。我必須得有一點點錢來確保家人的生活。

  迷失的人生

  泰森1966年6月30日出生在紐約混亂貧困的布魯克林區。父母離異、瘦小體弱的泰森在兒時不斷被欺負、毆打,他的眼鏡每天都會被砸碎在學校的垃圾桶裡。泰森回憶說:“我能活過青春期簡直是個奇蹟。”被狠揍得忍無可忍,泰森終於站了起來,用拳頭扞衛自己生存的權利。他開始參與打架鬥毆、偷搶扒拿。

  直到有一天。13歲的泰森認識了他一生中最信任的人——拳擊教練達馬託。

  正規的拳擊訓練讓泰森學會了自律,從小缺少教育的他在達馬託的指導下,開始學習做一個善良的人,遠離犯罪。然而,達馬託逝世後,雖然泰森的拳技不斷突破,人生卻再度開始迷失。

  20歲時,泰森僅用6分鐘就擊敗了前世界拳擊理事會簡稱的拳王柏比克,成為最年輕的重量級冠軍。從此,名譽財富接踵而至。

  成名後的他,開始了奢侈***的生活:由於沒有“安全感”,他甚至虐待身邊的女伴,直到被起訴入獄。

  “世紀一咬”成為轉折

  出獄後的泰森,重回拳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第一場比賽。他只用了90秒就擊倒了對手,獲得了2500萬美元的獎金。在此後的8場比賽裡,泰森比印鈔機還快地賺取了1.6億美元,這在當時的體育商業收益上絕對是一個奇蹟。他很快收回了自己失去的江山。直到遇見生命中的剋星——霍利菲爾德。

  1997年的夏天,在老奸巨猾的霍利菲爾德用小動作和言語不斷地挑逗後,泰森咬了他的耳朵,這”世紀一咬“表面上是報復,實際上是泰森給整個拳壇的一記重拳,也咬碎了泰森自己的人生。

  從那天開始,泰森徹底走下神壇,他不斷敗給不人流的選手。4億身家也逐漸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千萬的債務。2003年8月,泰森只能宣佈破產,那一刻他全身上下只剩不到6000美元。2005年6月,在華盛頓敗給麥克·布萊德後,泰森徹底告別了拳壇。此後,這個曾經幾十秒就可以創造千萬美元財富的前拳王,開始了他令人唏噓的另一段生涯:

  2006年9月,泰森作為人肉模特兒出現在拉斯維加斯的一家***,來往的遊客只需花費20美元就可以和前拳王拍照或者簡單比試一下:此外,為了生計泰森還代言了醜化自己的遊戲《泰森怒了》;給電影跑龍套。

  泰森憑藉一雙拳頭打遍拳壇,他的比賽沒有摟抱和拖延,沒有計算和姦詐,只有“出拳擊倒對手,或者被對手擊倒”。體育專家曾經評價:“泰森是最接近拳擊本質的拳手。”泰森的沒落,與其說是一個傳奇的覆滅,不如說是拳擊這項運動的沒落,或者更進一步說,是商業文明社會裡競技體育的轉折。

  篇2: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讓我們如香草一樣,愈受壓榨則芬芳愈烈。

  ——題記

  曾經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科學家將一隻青蛙放在涼水中慢慢煮開,結果青蛙在這安逸的溫中悠閒地水泡著澡,最終因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活活地被燙死;另一個實驗則是將一隻青蛙放入煮開了的水中,誰知青蛙在落水的那一剎那就奮力一跳,一道美麗的弧線劃過,引得在場的每一個人的熱烈的掌聲,終於它保住了性命。面對困難,一隻青蛙退縮了,最終喪命,然而另一隻青蛙選擇了奮力一搏,正視困難,終於保全了性命。並且將它最美麗的一躍呈現在我們眼前。

  青蛙是這樣,而身為萬物之靈的人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縱觀古今,橫看世界,有多少顆耀眼的明星卻又是多麼的璀璨絢麗。我在歷史的長河中捕撈著那動人的事蹟,洞悉那感人的情愫。“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遭宮刑而成“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曹雪芹舉家食粥作“紅樓”;蒲松齡貧病交加著《聊齋》;巴爾扎克流浪街頭寫“人間喜劇”。歷史以一種特殊的形式展現了它對“磨難”的詮釋,對靈魂的告知。青蛙最奮力的一躍,給人留下不能抹去的記憶,我在時間的沉澱下撿拾起那點點的動人事蹟,靜靜地品味,靜靜地靜靜地感知。

  一位登山愛好者向登山專家請教如果在登山過程中遇到了風雨,那該怎麼辦?登山專家告訴他說要向山頂上跑,去迎接風雨。是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接受了“風雨”的洗禮,困難的磨練,才能洗去懦弱,洗去驕傲,洗去“塵埃”,只有磨練了才能享受“一覽眾山小”的快感與愉悅。請相信:風雨之後總會見彩虹。

  我喜歡聽歌手鄭智化的《水手》這首歌,當那滄桑的聲音,澎湃的旋律,“他說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為什麼……”盪漾耳畔,心靈的油菜花頓時爛漫荒蕪的戈壁,心中的浪花捲起了翻滾的波浪,久久不能平靜。是什麼力量是這種旋律迴盪?又是什麼力量使得這種豪情傳遞?那是迎接困難的勇氣。

  面對困難,李白髮出了“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呼喚,“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雄心壯志:文天祥吟誦出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零丁絕唱。

  如果你還不能被古人的縮影所信服,那麼,試問為什麼“水滴石穿”會萬口傳唱?為什麼大樹能夠將那一份翠綠永存?為什麼海燕能夠搏擊長空,傲然一世?那是因為他們面對困難時,不被困難所折服,仍以一種向上的姿態向大自然宣示。

  漫漫人生路上,有多少成長的幕,又有多少無法言說的苦:有多少的神傷無助,又有多少的新月疏疏?生活總是偏愛向上進取,無懼困難的強者,而人總是在磨難中塑造自我。“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沒有迎難而上,又哪得光輝燦爛!

  篇3:艱難的航天曆程

  人類與天空比,只是渺小的一粒沙子。沒有天空的廣闊,也沒有天空的高度。可“不知量力”的人們已經敢和天空比高,天空正如那樣空曠,除了雲啥也沒有。可人們居然敢和天空比高,因為我們渴望飛翔,高於一切。這就要講到航天。

  “航天”字面的意思是飛翔在空中。其實在古代就有著“牛郎與織女”、“嫦娥奔月”等飛天的幻想的神話故事。難道這些就只能停留在幻想麼?不,不是這樣的,這些已經有人嘗試。明代,一位叫萬戶的官員用48支火箭綁在椅子下面,想要達成“飛天夢”。開始點火了,只聽見一聲巨響,他為了祖國航天事業奉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現在我們為了紀念這位開創人類“飛天夢”的先驅,便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

  為了更深的瞭解中國航天的歷史,我去查閱了一下資料。在數以萬計的資訊中看到了“錢學森”這三個字。我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看起,看到了他的故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不少海外華人紛紛回國,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錢學森。當時錢學森在美國,聽說新中國成立了,他立馬帶著家人要回國。可是,美國人是萬般的、千方百計的阻撓。因為美國人認為錢學森無論放在哪裡,都抵得上五個師。寧可槍斃了錢學森,也不讓他離開美國半步。可當時錢學森已經辦好了回國的所有手續,正準備離開洛杉磯的前兩天。他收到了美國移民局的通知——不準全家離開洛杉磯。以此同時,美國海關扣留了錢學森的全部行李。並且還派人暗中監事他的全家和他的所有行動。事情遠非如此,錢學森在日後還遭到了美國方面的非法拘留,被送到美國移民局看守所關押起來。錢學森被無端拘留後,錢學森的老師及其學生還有美國的一些友好人士,都想救出錢學森讓他回國。

  可這一點用都沒有,美國不但沒有減輕對錢學森的迫害,而且反而加重了。錢學森的行動處處受到限制和監視,不讓他離開洛杉磯,還要定期查問他,錢學森就這樣失去了5年的自由。

  然而,這些並沒有阻斷錢學森回國的思想,反而使他的摯愛祖國的赤子之心更加熾熱。他日夜思念著新中國,他堅持鬥爭,最終1955年9月錢學森與他的夫人和他們的孩子乘上了回國的郵輪,離開了洛杉磯,駛向地處東方的祖國。

  錢學森回國祖國,並沒有停下對航天事業的研究。他們的研究使中國的航天事業不再停留在天空,而是宇宙。終於,在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升上了天空。

  別高興得太早了,雖然我國的衛星升上了太空,可之後的航天事業就不是這樣一帆風順了。1973年發射長空一號失敗;1974年再次發射長空一號失敗,發射返回式衛星失敗;1976年又一次發射長空一號,還是失敗了;1984年發射東方紅二號通訊實驗衛星失敗……還有很多案例,我們中國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終於,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在2003年的10月15號圓了中華千古飛天夢,因為在這一天中國人民期待已久的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5號順利升空並安全返回。它打破了美國、蘇聯和俄羅斯在這一領域的多年壟斷格局,成為世界第3個獨立自主研製併發射載人航天器的國家,這對世界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和振興中華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可人類還並不驕傲,依然在堅持不懈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成功已經在慢慢像我們靠近。2005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第二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6號”;2008年9月,“神舟7號”載人飛船順利升空,“神舟7號”實現了出艙;2011年9月,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1號”發射成功;2011年11月“神舟8號”無人飛船升空,還與“天宮1號”目標飛行器進行了空間交會對接;2012年6月,“神舟9號”飛船發射並與“天宮1號”實施載人自動交會對接。

  我們祖國未來航天事業將會發展到征服火星、月亮,探索宇宙的奧祕,去月球過週末,建立太空垃圾回收站……

  現在我們不光敢跟天空比高,我們現在還敢登上星球,探索宇宙,遨遊太空……宇宙對我們來說是神祕的,所以我們還要繼續努力探索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