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腿疼怎麼回事

  半夜腿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去醫院查不出病,那麼,事實上,您的孩子可能正在經歷“生長痛”。

  “生長痛”是指兒童的膝關節周圍或小腿前側疼痛,這些部位沒有任何外傷史,活動也正常,區域性組織無紅腫、壓痛。檢查之後,孩子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被排除了,即可以被認為是“生長痛”。目前,“生長痛”還沒有具體病因,但從普遍情況觀察分析,主要有三方面誘因:首先是孩子特殊的年齡階段造成的。孩子從出生到13歲左右是身體快速生長髮育期,特別是骨骼發育特別快,這樣就會造成肌肉牽拉痛,所以不少孩子覺得膝蓋及腿部骨頭疼痛,其實主要是周圍的肌肉疼痛。其次是發育不平衡造成的。在兒童骨骼生長迅速的同時,四肢骨骼周圍神經、肌腱、肌肉生長相對較慢,這樣的“不同步”發育很容易造成下肢腿部肌肉緊張。再次就是代謝產物堆積。這一點就是家長通常認為的運動量過多造成的。孩子在過度活動後,或是發育過程中組織代謝產物過多,引起酸性代謝產物堆積,也會造成明顯的肌肉痠痛。

  關於“生長痛”,大家常有一些認識誤區或困惑,以下分別解答:

  1.“生長痛”是每個小孩都會經歷的嗎?  據粗略估計,有25%~40%的孩子出現過“生長痛”。這種偶爾的隱痛在3~5歲的孩子中非常普遍,8~13歲時會再次出現。此時,最常見的疼痛部位是腿,特別是大腿前部、膝蓋後面和小腿肚,一般發生在傍晚、晚上和剛睡著的前幾個小時。“生長痛”本身會產生疼痛反應,但並不意味著生病了,健康孩子也會經歷“生長痛”。

  2.“生長痛”會不會影身高?

  “生長痛”是自然的生長現象,與身高沒有太大關係,而遺傳、營養、睡眠、激素、心理等多種因素綜合起來才能影響身高。所以,沒經歷過“生長痛”的孩子未必個兒矮,出現“生長痛”的也未必都長得高。

  3.“生長痛”是缺鈣導致的嗎?

  兒童在生長時期需要大量的鈣質,但從飲食中攝取有限,此時就需要另外補充鈣劑。但就“生長痛”來說,與缺鈣無關,鈣充足的孩子也可能出現“生長痛”,且補鈣對“生長痛”的緩解也沒多大幫助。

  4.“生長痛”能吃止痛片?

  “生長痛”是正常現象,而且疼痛程度大多可以忍受,基本不需要吃止痛片或採取其他措施。家長可以給孩子吃點維生素B1和維生素B6,能起到營養神經、緩解神經牽拉疼痛的作用,但效果有限。不過,如出現劇痛、發燒、活動困難等異常現象,則需立即就診,以防其他疾病,但切忌濫用藥品。

  所以遇到生長痛,不必驚慌,以下有幾個方法正確緩解“生長痛”:1.轉移注意力。可以用講故事、做遊戲、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來吸引孩子,態度也要比平時更溫柔,家人的鼓勵和精神支援,對孩子來說才是鎮痛良方。2.用熱毛巾進行區域性熱敷、按摩,能緩和孩子的緊張情緒及疼痛帶來的不適感。按摩時要注意力度,讓孩子在溫柔的撫摸下入睡。3.減少劇烈運動。“生長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活動,但如果疼痛較重,應讓孩子多休息,使肌肉放鬆,不要劇烈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