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養生的食物及原則

  立冬是秋季向冬季過渡的節氣,那麼立冬養生吃什麼呢?立冬是初冬的開始,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要增苦少鹹,不可盲目“進補”。那麼,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立冬養生的食物吧。

  立冬養生的食物

  1、大白菜

  大白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有溫胃益氣、驅寒防風的作用。對於胃脘冷痛,腹部怕涼,小腹疼痛,排便不暢有改善作用。

  2、黑豆

  黑豆是各種豆類中蛋白質含量最高的,比豬腿肉多一倍還有餘。它含有的脂肪主要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其中人體需要的必需脂肪酸佔50%,還有磷脂、大豆黃酮、生物素,所以吃黑豆沒有引起高血脂之虞,還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中醫認為,黑豆性平味甘,有潤腸補血的功能。

  3、山羊肉

  山羊肉性熱、入脾腎經,有溫腎助陽、強腰健骨的作用。

  4、鱸魚

  鱸魚含有豐富的、易消化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尼克酸、鈣、磷、鉀、銅、鐵、硒等。中醫認為鱸魚性溫味甘,有健脾胃、補肝腎、止咳化痰的作用。冬天,鱸魚肥腴可人,肉白如雪,魚肉細膩,是最好的品鱸魚季節。

  立冬養生的原則

  1、立冬飲食養生以增加熱量為主

  冬天的寒冷氣候影響人體的內分泌系統,使人體的甲狀腺素、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從而促進和加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類熱源營養素的分解,以增加機體的禦寒能力,這樣就造成人體熱量散失過多。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稱為產熱營養素。所以,冬季我們要適當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鵪鶉、海蔘等食物中富含蛋白質及脂肪,產熱量多,禦寒效果最好。

  2、立冬養生要注意補充維生素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因此,往往一個冬季過後,人體出現維生素不足,如缺乏維生素C,並因此導致人發生口腔潰瘍、牙根腫痛、出血、大便祕結等症狀。那麼人們可適當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還有維生素A,紅心甘薯還含較多的胡蘿蔔素。多吃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的作用。

  3、立冬飲食要增苦少鹹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

  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4、立冬補冬不可盲目“進補”

  在補冬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進補時,要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一般來說,可先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亦可煮些生薑大棗牛肉湯來吃,以調整脾胃功能。

  立冬養生的注意事項

  1、立冬要防寒保暖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應留意防寒保暖。特別是呼吸道比較薄弱的人士,更要適時新增衣物做好保暖工作,建議外出時多加一條圍巾。

  2、立冬要多做運動

  冬季鍛鍊不可少,適量的運動可增強身體抵抗力來抵擋疾病的侵襲。

  但冬天天氣寒冷,應儘量選擇日照充足的時間進行運動鍛鍊。加上人的四肢較為僵硬,鍛鍊前熱身活動很重要,儘量不要做強度太高的運動。運動後要及時穿上衣服,以免著涼。

  3、立冬要調節精神

  冬季日照時間短,天黑得也早,容易讓人產生抑鬱得情緒。因此立冬時節養生,要注意調節情緒,讓心情保持安靜平和的狀態。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