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會引發類風溼

  類風溼一般指類風溼關節炎,那麼造成該病的因素有什麼呢? 類風溼性關節炎什麼因素造成的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類風溼的原因

  1、自身免疫學說因其能夠解釋許多臨床現象及症狀,目前已為多數學者接受。主要指某些微生物,在寒冷、潮溼等誘因作用下,借受體作用於淋巴細胞及滑膜,產生抗體,即類風溼因子,從而破壞滑膜,導至軟骨和軟骨下骨組織破壞。

  2、感染因素病人常有發熱,白血球增多、血沉增快、區域性淋巴結腫大等症狀,且常有發病前2周—4周內的感染病史。但因大量應用抗生素不能減輕或控制病情,所以感染只能是一種誘因。

  3、遺傳因素類風溼病人有明顯的家族特點。病人家族中本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4、寒冷、潮溼、疲勞、營養不良、創傷、精神因素等,常為本病的誘發因素,但多數患者前常無明顯誘因可查。

  類風溼的表現

  ***1***晨僵早晨起床時關節活動不靈活的主觀感覺,它是關節炎症的一種非特異表現,其持續時間與炎症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2***關節受累的表現①多關節受累呈對稱性多關節炎***常≥5個關節***。易受累的關節有手、足、腕、踝及顳頜關節等,其他還可有肘、肩、頸椎、髖、膝關節等。②關節畸形手的畸形有梭形腫脹、尺側偏斜、天鵝頸樣畸形、鈕釦花樣畸形等。足的畸形有跖骨頭向下半脫位引起的仰趾畸形、外翻畸形、跖趾關節半脫位、彎曲呈錘狀趾及足外翻畸形。③其他可有正中神經/脛後神經受壓引起的腕管∕跗管綜合徵,膝關節腔積液擠入關節後側形成膕窩囊腫***Baker囊腫***,頸椎受累***第2、3頸椎多見***可有頸部疼痛、頸部無力及難以保持其正常位置,寰樞關節半脫位,相應有脊髓受壓及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表現。

  ***3***關節外表現①一般表現可有發熱、類風溼結節***屬於機化的肉芽腫,與高滴度RF、嚴重的關節破壞及RA活動有關,好發於肘部、關節鷹嘴突、骶部等關節隆突部及經常受壓處***、類風溼血管炎***主要累及小動脈的壞死性小動脈炎,可表現為指、趾端壞死、面板潰瘍、外周神經病變等***及淋巴結腫大。②心臟受累可有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外膜、心肌及瓣膜的結節、心肌炎、冠狀動脈炎、主動脈炎、傳導障礙,慢性心內膜炎及心瓣膜纖維化等表現。③呼吸系統受累可有胸膜炎、胸腔積液、肺動脈炎、間質性肺疾病、結節性肺病等。④腎臟表現主要有原發性腎小球及腎小管間質性腎炎、腎臟澱粉樣變和繼發於藥物治療***金製劑、青黴胺及NSAIDs***的腎損害。⑤神經系統除周圍神經受壓的症狀外,還可誘發神經疾病、脊髓病、外周神經病、繼發於血管炎的缺血性神經病、肌肥大及藥物引起的神經系統病變。⑥貧血是RA最常見的關節外表現,屬於慢性疾病性貧血,常為輕至中度。⑦消化系統可因RA血管炎、併發症或藥物治療所致。⑧眼幼年患者可有葡萄膜炎,成人可有鞏膜炎,可能由血管炎所致。還可有乾燥性結膜角膜炎、鞏膜軟化、鞏膜軟化穿孔、角膜溶解。

  ***4***Felty綜合徵1%的RA患者可有脾大、中性粒細胞減少***及血小板減少、紅細胞計數減少***,常有嚴重的關節病變、高滴度的RF及ANA陽性,屬於一種嚴重型RA。

  ***5***緩解性血清陰性、對稱性滑膜炎伴凹陷性水腫綜合徵***RS3PE***男性多見,常於55歲以後發病,呈急性發病,有對稱性腕關節、屈肌腱鞘及手小關節的炎症,手背可有凹陷性水腫。晨僵時間長***0.5~1天***,但RF陰性,X線多沒有骨破壞。有56%的患者為HLA-B7陽性。治療上對單用NSAIDs藥物反應差,而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常於1年後自發緩解,預後好。

  ***6***成人Still病***AOSD***以高熱、關節炎、皮疹等的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的一種少見的RA型別。因臨床表現類似於全身起病型幼年類風溼關節炎***Still病***而得名。部分患者經過數次發作轉變為典型的RA。

  ***7***老年發病的RA常>65歲起病,性別差異小,多呈急性發病,發展較快***部分以OA為最初表現,幾年後出現典型的RA表現***。以手足水腫、腕管和跗管綜合徵及多肌痛為突出表現,晨僵明顯,60%~70%RF陽性,但滴度多較低。X線以骨質疏鬆為主,很少侵襲性改變。患者常因心血管、感染及腎功能受損等合併症而死亡。選用NSAIDs要慎重,可應用小劑量激素,對慢作用抗風溼藥***SAARD***反應較好。

  類風溼的治療方法

  1.患者教育

  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樹立信心和耐心,能夠與醫生配合治療。

  2.一般治療

  關節腫痛明顯者應強調休息及關節制動,而在關節腫痛緩解後應注意早期開始關節的功能鍛鍊僵直。此外,理療、外用藥等輔助治療可快速緩解關節症狀。

  3.藥物治療

  方案應個體化,藥物治療主要包括非甾類抗炎藥、慢作用抗風溼藥、免疫抑制劑、免疫和生物製劑及植物藥等。

  ***1***非甾類抗炎藥有抗炎、止痛、解熱作用,是類風溼關節炎治療中最為常用的藥物,適用於活動期等各個時期的患者。常用的藥物包括雙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來昔布等。

  ***2***抗風溼藥***DMARDs***又被稱為二線藥物或慢作用抗風溼藥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靜注;柳氮磺吡啶,從小劑量開始,逐漸遞增,以及羥氯喹、來氟米特、環孢素、金諾芬、白芍總苷等。

  ***3***雲克即鎝[99Tc]亞甲基二磷酸鹽注射液,是一種非激發狀態的同位素,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緩解症狀的起效快,不良反應較小。靜脈用藥,10天為一療程。

  ***4***糖皮質激素激素不作為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首選藥物。但在下述四種情況可選用激素:①伴隨類風溼血管炎包括多發性單神經炎、類風溼肺及漿膜炎、虹膜炎等。②過渡治療在重症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緩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應首先減少或緩慢停用激素。③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溼藥治療無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劑量激素。④區域性應用如關節腔內注射可有效緩解關節的炎症。總原則為短期小劑量***10mg/d以下***應用。

  ***5***生物製劑目前在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上,已經有幾種生物製劑被批准上市,並且取得了一定的療效,尤其在難治性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幾種生物製劑在類風溼關節炎中的應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單抗***也稱TNF-α嵌合性單克隆抗體,臨床試驗已證明對甲氨蝶呤等治療無效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滿意療效。近年來強調早期應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靜點,3mg/kg,分別於0,2,6周注射一次,以後每8周靜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為1個療程。需與MTX聯合應用,抑制抗抗體的產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組TNF受體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和AS療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國內有恩利及益塞普兩種商品劑型。③adalimumab***阿達木單抗***是針對TNF-的全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推薦的治療劑量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單抗***,IL-6受體拮抗劑,主要用於中重度RA,對TNF-α拮抗劑反應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薦的用法是4~10mg/kg,靜脈輸注,每4周給藥1次。⑤抗CD20單抗Rituximab***利妥昔單抗***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Rituximab也可與環磷醯胺或甲氨蝶呤聯合用藥。

  ***6***植物藥目前,已有多種用於類風溼關節炎的植物藥,如雷公藤、白芍總甙、青藤鹼等。部分藥物對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具有一定的療效,但作用機制需進一步研究。

  4.免疫淨化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血中常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大量迴圈免疫複合物,高免疫球蛋白等,因此,除藥物治療外,可選用免疫淨化療法,可快速去除血漿中的免疫複合物和過高的免疫球蛋白、自身抗體等。如免疫活性淋巴細胞過多,還可採用單個核細胞清除療法,從而改善T,B細胞及巨噬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功能,降低血液黏滯度,以達到改善症狀的目的,同時提高藥物治療的療效。目前常用的免疫淨化療法包括血漿置換、免疫吸附和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去除術。被置換的病理性成分可以是淋巴細胞、粒細胞、免疫球蛋白或血漿等。應用此方法時需配合藥物治療。

  5.功能鍛鍊

  必須強調,功能鍛鍊是類風溼關節炎患者關節功能得以恢復及維持的重要方法。一般說來,在關節腫痛明顯的急性期,應適當限制關節活動。但是,一旦腫痛改善,應在不增加患者痛苦的前提下進行功能活動。對無明顯關節腫痛,但伴有可逆性關節活動受限者,應鼓勵其進行正規的功能鍛鍊。在有條件的醫院,應在風溼病專科及康復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外科治療

  經內科治療不能控制及嚴重關節功能障礙的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外科手術是有效的治療手段。外科治療的範圍從腕管綜合徵的鬆解術、肌腱撕裂後修補術至滑膜切除及關節置換術。